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自2002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显现出来。一方面,国家自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大规模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的规模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本文通过宏观层面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从教育制度改革与教育产品供给改善两个方面具体就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关系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大局。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起"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新模式,力图构建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机制,切实改善失地农民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税收政策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极大的激励效应。通过相关税收政策促进就业,对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形成一定的政策导向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文章分析了我国的就业形势及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现状,并且从劳动供需及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指出了税收对就业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一系列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军费开支与就业关系模型,就中国军 费开支对就业影响问题进行了长期(1952-2004)和分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中国军费开支、GDP和科技投入对就业影响为正,工资对就业影响为负,说明军事部门与民用部门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军费开支对于促进劳动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分阶段看,改革开放后,军费开支对于就业的积极作用有所减弱,说明军费开支规模低于均衡发展水平、编制体制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军费开支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盖庆恩  赵文铖  王美知  胡雯 《管理世界》2024,(4):138-157+214+158-169
职业是影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核心因素,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效融入城市需要理解农民工与城镇本地职工职业差异的基本事实和影响机制。本文在描述农民工和城镇职工职业差异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分解为同化效应、组群效应和经验积累效应3类影响机制,并评估了相应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首先,2005~2015年职业隔离指数从0.369下降至0.325,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存在职业趋同;其次,同化效应和组群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工与城镇职工职业趋同,且组群效应贡献度更高,但经验积累效应会显著抑制职业趋同;最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上技能互补,农民工进城就业比例与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正相关。本研究可以为高质量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经济危机下,社会用人岗位大幅缩减,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在新形势下进行价值观教育,是高校面临的一项新课题。鉴于此,本文对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与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中小企业在此次危机中倒闭,依存于这些企业发展的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就业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透过金融危机分析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遇到的深层次的难题,就农民工失业对经济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分析,结合实际具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文章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安置返乡农民工,通过有利政策扶持返乡农民工通过小资金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民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并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积极保障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8.
职业价值观一般反映主体其对职业的态度与信念,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激化、我国教育体制与社会就业环境的变革,高校该如何更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流观念的职业价值观,已成为重大课题。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会深刻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活。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探讨其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随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高校应当在职业指导中合理地把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新变化,强化职业价值观中的责任观、地位观、幸福观教育以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的稳定性影响着这一群体的发展。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根据获得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职业、社交三个方面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年龄、外出工作年限、技能等因素;职位特征中的每天工作时间、工作单位性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等因素;社交网络中的是否参加社会组织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就业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有效解决就业弱势群体就业与再就业问题,对有效控制社会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化解我国就业难题,确保就业目标实现的关键。失业是最大的贫困,所以对于就业以及再就业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就业弱势群体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石  刘慧卓  陈圆 《管理世界》2012,(5):180-181
本文通过对调研数据和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出北京市高校本科毕业生留京意向的五大相关因素:期望收益、职业意向、籍贯、家庭月收入、受教育学校。并按重要性强弱程度对以上因素进行排序,得出研究结论,希望能为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面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难、就业跟踪不稳定、职业能力跟踪欠缺等问题,本文讲述了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如何有效的进行高职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实施过程,提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进行相关测度和反馈的实施途径。高职毕业生就业跟踪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为学校的就业、教学、校友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改革完善提供依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本科毕业生亦然。本文对我校2008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期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各省市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化与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泸州市在城市化过程的就业问题为切入点,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研究的回顾,总结就业能力的各种理论模型,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包括态度、个性等可变化的核心技能群。并提出了就业能力的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学期间的职业发展规划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而契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往往建立于对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的清晰认识与准确定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内ACCA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整理,将ACCA就业市场按工作性质划分为国际就业市场与国内就业市场。从专业与职业联系度、职业特征、素质需求等角度进行对比,为ACCA专业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信息,并提出把握国内就业市场、占有国际就业市场、瞄准空白就业市场的就业建议。  相似文献   

17.
凌娟 《管理科学》2002,15(6):66-69
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从长、短期的角度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就业产业的一系列影响,并针对我国矛盾已相当突出的现有劳动就业体制,提出了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劳动力市场发育、解决劳动力流动障碍、控制收入差距、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等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成为当前主流方向,而鼓励大学生创业则是其解决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是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因素的概念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对策分析,以此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成功和组织绩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模型,并通过对400名MBA学员和管理者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有关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成功、组织绩效及其各维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可就业能力在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成功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在个人-组织契合与组织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个人-组织契合、相互合作、共同担负培养和提高可就业能力的责任,对职业成功和组织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残疾人是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疾人就业问题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就业政策以及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的措施。通过巩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