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灰关联熵分析法是对传统灰关联分析的一种优化,可以对影响区域物流需求的若干因素进行更为合理的排序.本文以全社会货运量来表征物流需求,根据熵关联度对影响物流需求的7个因素进行排序,分析各个因素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需求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聚现状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反映产业集聚的基尼系数,总结广西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特征,并利用stata软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因素,最后,对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制造业基地构建的产业集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北部湾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相关问题,对于推动该区域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化普及率不高,建设资金渠道单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匮乏,人才激励机制缺失,缺乏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头作用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现状.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创造性地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事实表明: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是可靠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已经迎来了其最佳机遇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产业平台优势、劳动力优势和公共服务优势,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6.
横跨中越两国边境的环北部湾海洋经济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国际合作开发价值,已经纳入海洋区域开发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安排。为此,有必要考察北部湾海洋经济区的基本结构,依托自身优势打造环北部湾海洋经济圈;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禀赋,依据西部大开发政策打造环北部湾海洋经济圈;促成北部湾海洋经济区的产业优势,从实际出发打造环北部湾海洋经济圈,使之成长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跨国境商贸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国际信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7.
人才资源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现状分析,结合人才开发的体系,从推动机制、服务机制和协调机制三个大方面来分析适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人才开发机制体系,以促进人才更好地开发,实现人才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阮静 《管理科学文摘》2010,(28):237-238
本文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优势,结合经济区的创新环境,为加速经济区经济发展,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想,最后提出提高经济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就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在分析其基本现状,帛约因素及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已成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路径,结合协同创新的3种模式(技术联动协同创新、产业转移协同创新、功能定位协同创新),提出加快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分析该经济区在我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基本情况,指出了该经济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利用国内、国际环境各项支持、合理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的关键年,作为国家级重要战略经济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临建设战略转型的问题。基于国内国家级战略经济区演进模式的分析及经验的借鉴,本文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一五"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十二五"其建设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已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集群创新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北部湾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创新水平低,知识产权少,急需增强其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促进其发展,从而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本文对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未来创新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指出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内的相关创新体系,提升其集群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0,(44):14-15
案例背景 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再加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发开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和“14+4”产业集群的打造.广西经济社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也对广西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作为广西首府,南宁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桥头堡,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也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体定位是"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强化素质,办出特色",重点培养为广西地方经济发展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服务的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如何培养出操作能力强、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6.
如何更好地培养、引进、留住和用好其高级人力资源,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本文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障碍的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6月22日,由来自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领域的共39位院士和学者组成的战略环评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他们将首先对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产业布局问题以及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有序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9,(27):30-31
自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相继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于7月1日也原则通过,这是国务院在两个月内批准的第五个区域发展规划。此外,加上2008年2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已经上报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共有七个区域发展规划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来看,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已经是“全面开花”。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邮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建筑业信息传输计摘要:本文在明晰物流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从产业关联角度,应用相关性分析法,对沈阳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布局设计,并对沈阳市的物流产业集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秀英 《管理科学文摘》2010,(29):215-216
进入“十一五”期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研究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广西县域经济问题,认为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