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投资、消费与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古典角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试图运用古典的内生经济发展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做一个简单考察。文章考察了投资、消费与经济内生演进机制在中国的运行状况,分析了这一机制的总体特征,并依时序发展考察了其演进与变化的过程。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地表现为两个阶段。90年代中期后,经济演进机制的运行变化的紊乱,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不足。解决好上述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正>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推动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但是,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土地、环境、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乡镇之间、产业之间、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农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滞后,阻碍经 相似文献
3.
4.
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自1978年起,由于研究对象确定、数据选取等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目前学术界仍未达成共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涉及确保经济增长前提下节能降耗政策是否有效,依旧是长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通过一个具有风险约束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政府防减灾支出与灾害控制、防减灾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设定,利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预期效用和风险决策原理建立了一个两期的防减灾支出与经济增长模型,并以1990-2009年的中国灾害损失与经济发展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结论是,在满足风险预期的约束条件和灾害总成本最小化的目标控制过程中,政府的防减灾投资支出存在最优的规模效应,适当水平的防减灾投资支出可以有效控制灾害损失;但是防减灾投资支出对当前以及近期资本存量积累和消费预期的影响程度在我国十分有限,政府的最优决策行为应该是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防减灾工作,一个完整而且有效的灾害管理体系应该将有限的社会资源在一般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预防性的防减灾投资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并鼓励个人积极参与防减灾过程。 相似文献
8.
9.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个经济变量都以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三个变量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从而针对我国的经济状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还是从我国资本结构分析,民间资本都应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软着陆"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总需求不足,融资环境不良,给我国民间资本投资造成很大创伤.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在我国逐步形成了国有资本和外商资本的"两极格局",而民间投资启动乏力,导致了"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不良局面.当前,面对WTO的挑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跨国公司的"东进"和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迅速启动中国民间投资是实现"十五"期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出口技术复杂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世界》2014,(2)
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背景,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一方面会提高技能溢价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城乡融合,从而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其次采用2007年的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世界银行的TPP数据库,检验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城乡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有利于中国农村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同时,还有利于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未来预期报酬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子女教育投入和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另外,随着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从事高技能职业的劳动者比其他劳动者更倾向于对自身及其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并运用灰色技术对其进行改进,采用C-D生产函数扩展模型,揭示了GDP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通过对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用于测算和预测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比较理想,由此测算了未来几年的能源消费量。得出结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必须实行节能降耗;二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三是加大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有序发展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3.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122,自引:1,他引:122
在三要素的生产函数框架下,本文应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研究了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DP、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一证据支持中国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并且这两个变量是互相联系的假说。这一推断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可节省能源、采取能源保护措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在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的发展战略目前仍然有效。适当的“先行”可避免周期性电力短缺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中国会发生投资消费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资消费失衡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释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具有比美国更高的投资份额和经济增长率,更低的消费份额;两国各变量之间具有不同的趋势特征。基于两国在财富效用和生产外部性上的显著差异性,本文建模分析发现,如果资本在效用中权重越大,生产外部性越高,则经济增长率越高,消费资本比越低。结合资本在效用中权重和生产外部性的大小比较分析,本文解释了中美关于经济增长率、消费份额、投资份额的比较特征。并进一步从高积累的形成机制、循环积累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3个视角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投资消费失衡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对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我国较高的对外依存度情况下,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回落、以低成本为主要竞争优势的出口部门面临调整和次贷危机的冲击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中国经济从2007年上半年的周期性高点迅速回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出口增长在过去20年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波动性,出口经常性的大幅波动将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保持出口中速增长的稳定机制,这一稳定机制既应包括短期的政策性刺激手段,更应侧重于长期的结构性调整,特别的应着力于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应成为建立出口增长稳定机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居民最终消费和GDP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1978-2006年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和GDP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居民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且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至9月,出口值已连续三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出口值自3月以来连续数月环比增长。二季度以来,沿海出口型企业开工率上升,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缺口。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HI)、新订单、新出口订单、采购量和从业人员等分项指数继续走强。鉴于出口回升趋势和我国经济的复苏态势,市场各方对出口接替政府投资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寄予了厚望。但是,咨询分析当前出口数据和走势,笔者的判断是,以眼下的态势,出口尚不足以成为未来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徐州市1978-2005的年度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性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徐州市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徐州市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二者呈现出长期稳定的特征,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1989~2011年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数据,对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包括出口规模效应分析和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对外直接投资是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