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庆 《决策探索》2010,(15):27-28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扩大内需,努力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从需求角度来讲,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出口。其中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动力。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多年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主要因素。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的调整 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由于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也加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为保持经济的长期快速健康增长,我国对当前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适度调整,在保持对外贸易适度增长、提升产品出口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内需主导发展战略,通过开发国内市场、促进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把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由过多依赖出口转移到内需、出口、投资“三驾马车”上来,尤其是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投资、消费和出口贸易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而消费则处于疲软状态。与投资和出口贸易相比,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陷入全球金融危机而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的大背景下,如何启动消费市场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更加具有特别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清树 《决策探索》2011,(22):30-31
"十一五"以来,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不够,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艰巨。如何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一、背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发展强劲,其中消费是经济整体迅猛增长的最终动力。有关研究表明,消费历来就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通常占60%左右,发达国家这一比率更高达70%以上。以前,人们囿于传统的节俭观念而不愿消费,基于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不敢消费,或者因为没  相似文献   

7.
消费与投资、进出口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呈逐渐上升态势。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消费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消费面临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的缩影,优化消费结构,有利于扩大内需,倒逼供给结构改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拥有3.5万多个跨国公司。在1991年,世界出口总额达3.7万亿美元,而这些跨国公司设在国外的15万个子公司的产品销售总额则达4.4万亿美元。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管理署估计.“仅同一公司系统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和子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贸易量就占目前世界总贸易量的30%到40%”。因此,该署署长强调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那种“经济增长以国际贸易为动力”的理论,将为“经济增长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和与其直接投资相关的贸易为动力”的理论所替代,“今天和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以跨国公司在国外的直接投资和与其直接投资相关的贸易为动力。”  相似文献   

9.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甚至建国60年以来,我们的生产目的是什么?从历年GDP增长构成不难看出,资本投资以及商品与劳务净出口占GDP增长的60%左右,而最终消费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种增长轨迹显示,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更多的是为生产而生产,为出口而生产.近年发生的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也对这种忽视国民消费的经济形态提出了最为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经济发展中储蓄、投资、消费、国际收支等经济要素,进而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极为复杂,有正向的相互促进,也有负向的相互制约。本篇文章就中国1991-2013年人口结构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并提出优化人口结构的建议。研究表明,人口结构中的教育水平因子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素质劳动人才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且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越大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低知识水平劳动者则妨碍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07年经济发展将具有一个相对宽松和不断向好的国际环境,高油价和高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有所减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明显增加。为此,我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从经济发展的“有快有好”迈向“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从经济发展的“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中央多次强调消费需求的作用体现了当前拉动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对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表明了扩大国内需求是推动我国经济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汇率在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分析汇率变动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本文综合分析了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外汇储备、贸易顺差等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出口总额负相关,而与进口总额、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外汇储备等呈正相关,最后,本文还从贸易顺差、扩大消费内需、国际巨额游资、人民币汇率改革方面探讨了对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出口的港、台、韩转移因素[香港]陈文鸿,朱文辉编者按本文肯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重点分析了港台韩直接投资导致的“出口转移”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能力方面的消极影响。随港、台、韩在大陆的直接投资与日俱增,其出口生产能力相...  相似文献   

16.
冯超 《决策与信息》2010,(1):176-177
一定程度的产能闲置在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动、推动竞争和增加福利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而闲置过度,即形成的产能过剩就会抑制经济的正常发展。在金融危机后时代,盲目投资与重复建设等问题也相伴而生,加上我国内生消费动力的不足,产能过剩已初现端倪。产能过剩会带来物价水平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压力、形成大量产品积压、扭曲投资与消费预期、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理性追求GDP、合理投资、提升内部消费动力、加强政府的引导干预、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市场转移环境等,有效控制产能过剩,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出口和消费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弱。投资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到底有多大是目前国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分析,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考虑,根据河北省近几年各个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河北省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出口、投资、消费三大因素所推动。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消费品市场已显现出巨大的潜力。预计到2010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0万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诱人的零售业市场。  相似文献   

19.
韩杨 《经营管理者》2009,(21):217-21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却积累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投资、出口、消费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例失调,一二三产业构成不合理,经济发展以粗放式为主,消耗了大量资源,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些问题的不断发展深化必将导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甚至陷入恶性循环。为此,要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趋于平衡、协调、可持续。从而进一步巩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果,适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重大调整。虽然目前的经济结构存在缺陷,但是,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来防止经济灾难的发生。中国经济面临着两个巨大挑战,两者有着共通的地方。其中,最基本的挑战在于经济的再度平衡,这是一个长期问题。中国的发展过度依赖于大规模投资以及贸易顺差——尽管后者在早几年已有所调整。作为重要的经济成分之一,消费已被人们对投资与出口的过度关注而被严重挤压。巨大贸易顺差的持续也面临着实际的限制。如今世界各国都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