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我国发展最早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大中型国有企业比较多,社保建设落后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这不仅影响了就业问题的解决,而且导致东北地区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后,东北三省先后成为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省份。在东三省社会保障建设中,就业与社会保障必须与企业改制同步提前进行,同时要解决新进入就业人群的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大力推动第三产业、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着力构建社区型社会保障模式;加快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进程,对维护东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薇 《经营管理者》2009,(17):226-22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困境,以及国有企业的成长概况分析,得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存在的紧迫问题,接下来,本文还分析了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效率比较得知,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文章引用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思路以及过程来揭示国有企业改革的景迫性.因此要解决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有限责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进一步解决有限责任问题,主要包括:切实保障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受侵犯;推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在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抓好减员增效。  相似文献   

3.
浅议企业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文章介绍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目的,分析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现状与面临问题,最后就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孟凡玲 《经营管理者》2013,(28):240-24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我国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因此,关于如何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以下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相当多的企业步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的社会福利性机构过多,人员负担沉重,使国有企业不可能与其它所有制经济组织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呢?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条可行之路。 我国传统的企业制度实行就业、福利、保障三位一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基本确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有力支持,二者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助力。本文关注社会保障视角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重点分析在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前提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蔡敏 《管理科学文摘》2010,(31):104-104
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群众工作。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企业能否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与离退休职工的晚年幸福和生活快乐息息相关,涉及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重点探讨企业现阶段离退休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建设的滞后以及功能上的不完善已成为深化改革的桎梏,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紧完善并丰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十几年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在我国已见雏形。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注重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用和保值增值,唯有这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在经济改革发展中发挥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谢群 《决策》2001,(5):49-50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要素市场的规范发展,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政府职能的加速转换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必须尽快越过的四大改革难点。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由企业管理移交街道和社区,进行属地化管理,全面实行社会化管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中要从制定方案,健全渠道,强化保障等方面着手发挥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破除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改变国有企业的单一所有制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文章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及现状入手,探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同时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有70多万的企业退休人员,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谓其特殊就特殊在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进一步深入,关闭、破产企业提前退休人员比例增多,企业退休人员队伍日趋庞大。各级政府为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搭建了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平台。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切实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加入医疗保险改革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经过10多年的运作,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从开始的各市县统筹到州级统筹,红河州也不例外,从2011年4月1日实现州级统筹。医疗保障统筹层次的提高能给企业和参保者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核心的党中央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发展亟需企业文化的引领。该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配套改革之一,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十项原则:(一)变被动保障为积极保障的原则。在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以预防风险为主。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固然重要,但尤其要注意培育活跃的劳动力市场。我们应通过调整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发展就业培训,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尽量减少失业人数。(二唯会保障…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 ,因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体与支柱地位 ,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加入世贸组织 ,已经为这一过程界定了明确的时间界限———必须要在全面开放国内市场之前(即未来的3~5年内)使我们的国有经济重新获得在新经济体系中的竞争能力。而随着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入 ,社会诸层次中的各种相关矛盾也渐渐凸显出来 ,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冗员与大量人员失业的矛盾。应该说 ,要想在国有企业内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并使之真正有效率 ,解决现有的冗员问题将必不可少 ,而大量下岗职工的出现又令我们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启动改革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多个年头,其过程是对原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由放权让利浅层次改革逐步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层次改革迈进,目的是建立一个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的产权制度。 本文从对“产权”与“现代产权制度”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入手,围绕“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等方面依次展开,本着成熟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宏观政府作为与微观企业作为相结合的成文原则,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实践作重点剖析,最后针对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操作,指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及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经贸委"中国国有企业破产改革"项目组经过数月调查后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遇到十大难题;1.产权不清。国有企业有的是中央所有,有的是地方政府所有,有的是部门所有,还有的是国有企业自我积累资金投资兴办的,虽然都说是"国有",但谁来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并没有完全解决。因此,一个国有企业破产就涉及到谁来申请、谁来批准决定、谁来承担经济风险与损失的问题。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失业、医疗、养老、住房,特别是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的定量问题难以解决。3.企业破产银行损失过大。企业的主要债权人是银行,一旦企业破产.银行的贷款将遭受重大损失,债务难以收回,经营也难以进行。4.担保关系混乱。很多国有企业的贷款是由地方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担保的,这种行政担保没有法律效力。另外重复担保及不具备担保能力的企业相互担保的问题也很严重。5.破产财产变现难。许多企业往往拖延破产申请程序,致使设备老化锈蚀、产品库存过期,企业财产的转移、流失、瓜分现象也很严重。6.破产欺诈。当事者利用政策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