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忠宏 《决策与信息》2013,(11):294-294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否结束,会有哪些问题?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婚影响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改变社会抚养比,社会抚养比越高社会整体负担越重。如何顺利渡过这一艰难时期?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口红利一直以来是我们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近几年我国各地人口结构均出现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生育率低、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资源出现了相对紧缺。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到的拐点就是指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本文正是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来观察桐庐当前的人口结构变化状况,并深入分析了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对桐庐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对经济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好处,但更有不利的一面。桐庐政府应该抓紧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所必要的足量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0,(5):11-11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后.因为人口抚养的比例下降.所以劳动年龄的人口占整个国家的人口比例因此上升,而这时,老人的人口比例又还没有明显提高.所以整个国家处于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4.
5.
“人口红利”只是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有利条件,能否转变为经济成果,依赖于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只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应对“人口红利”枯竭的重要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5年到2011年17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劳动适龄人口比率和抚养率比率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劳动适龄人口比率,人口抚养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经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适龄倒动人口比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口抚养率比率成负相关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我国在人口红利上的优势也在逐渐减弱,有预测指出,我国的人口红利可能会在2030年前后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就意味着我国由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经济增长点已经不复存在,这就对我国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口红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人口发展规律表明,人口红利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必然伴随着人口红利减少,中国即将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企业将面对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出发,论述了企业应对这一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措施,由于有关问题关系到未来企业的发展及中国经济的走势,毋庸置疑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全国进行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比较详细的资料。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对宝安区常住人口年龄构成的特征、变化进行描述,研究分析宝安区"人口红利"期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延续"人口红利"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深入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对策,主要从国家长远规划,家庭社会养老机制,老龄产业,法规体系,人口素质几个方面疑啦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3,(5):27-27
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在15至59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较2011年减少了345万人。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此前专家预测的2015年提前了3年。中国人口红利亮起了"黄灯"。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口红利"及其成因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Bonus),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又称为"人口机会窗口"(Demographic Window of Opportunity),是指一国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会形成一段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较轻的时期,经济由此获得额外的增长源泉被称为"人口红利".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人的生命周期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包括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而对一个国家来说,由于人口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引导,每个阶段的人口增长率高低会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劳动适龄人口和社会负担发生波动甚至较大波动,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了老龄化率,以便更好地刻画社会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变化这一现象,并将人口结构参数定义为老龄化率与人口增长率的比例。人口结构变动除影响技术进步率外,还影响家庭对未来的看法,将人口结构参数引进Ramsey模型分析对经济的影响,发现在鞍型的平衡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率与老龄化率之差,而由于人口结构参数影响时间偏好,经济增速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所要求的人口结构参数出现了不一致,本文给出了两种情形下的必要条件,并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过去二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中,特别是过去的十年快速增长中,有很多因素——市场、体制改革、外资、国内资本的投入等,但劳动力确实是一个好的结合,历史陡的一个结合。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素质及结构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河北省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期,面临着民生改善任务和治理大气污染的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对劳动力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个世界性课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受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等因素影响之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生活保健医疗水平提高等也是重要因素。本文以胶南市人口老龄化为例,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并围绕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开发老年劳动资源、发展老年文化、发展老龄产业、加大老龄化宣传教育等提出了老龄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价格、人口结构变化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且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它们是否会显著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种植结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省级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蔬菜作物种植比例促进幅度较大。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小麦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玉米种植比例有正向影响。微观农户层面的实证结果与宏观结果保持一致,凸显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在农户家庭人口结构方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实证结果都表明老年劳动力比例对粮食生产无显著影响,而女性劳动力比例高对粮食种植比例有负面影响,而对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是事关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失控问题必须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及社会保障入手,逐步消除城乡生存方式的差别,以此促进农村建设,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人既是资源消费者,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资源。本文通过对将近四十的计划生育历程的概述,肯定了计划生育取得的良好效果。进而从中国面临的"未富先老"的现状出发,通过改进的李嘉图模型和人工红利论述了老龄化问题将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建议政府将"双独"政策放松为"单独"政策,然后经过过度时期,在放松农村的"一胎半"政策,完全实行"二胎",限制"三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从劳动力不足的角度来探讨目前人口学界的重要争论——是要"严格一胎化"还是"全面放开二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即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以"继续稳定低生育率"为核心的人口政策是恰当性的,并对中国人口政策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老龄化的匆匆到来,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很大压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的现状,揭示了老龄化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带来的挑战。因此,尝试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非常必要,意义也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