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员工敬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行为和企业绩效,进而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学术界对员工敬业度的内涵界定,然后基于相关理论模型,分析员工敬业度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企业提升员工敬业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员工敬业度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引入情绪耗竭中介变量,探讨在中国组织文化情境下职场排斥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通过研究得出:职场排斥显著负向影响员工敬业度,职场排斥正向影响员工情绪耗竭,情绪耗竭对员工敬业度有负向的消极影响,情绪耗竭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敬业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关系实证研究--以饭店企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明  陈方英  孟华  周知一 《管理世界》2005,(11):120-126
本文通过对饭店企业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的因素并不相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满意度与工作本身、职业发展、薪酬福利、人际关系、工作生活环境、信息沟通、参与管理存在相关关系;而敬业度只与工作本身、职业发展、管理制度、领导水平存在相关关系。员工根据满意度和敬业度存在4种组合类型:满意度敬业度双高;满意度低敬业度高;满意度高敬业度低;满意度敬业度双低。调查显示,不同管理体制下员工的满意度和敬业度有明显差异,其中,实行合同制的员工在满意度和敬业度双高中占的比例最高。由此,建议国有饭店应推行合同制管理。与饭店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和企业利润直接相关的是员工的敬业度而不是满意度,因此,未来应该注重员工敬业度的研究,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敬业度的定义,分析了影响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的因素,探析了提升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和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有效员工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77名进入企业组织一年半的新员工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与有效员工社会化相关的影响因素;选取有效员工社会化的两个测量层面,即员工社会化程度和员工敬业度,二者呈显著性相关.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组织的员工社会化程度是比较有效的,依次是任务社会化、团队社会化和组织社会化;员工的自我效能与员工社会化程度、员工敬业度均呈显著性相关,对于有效的员工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契约的预期、执行和违背情况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员工社会化程度和员工敬业度.  相似文献   

6.
曾盛欣 《决策与信息》2013,(11):193-194
文章首先对员工敬业度的研究进行了介绍,界定了餐饮业员工敬业度的内涵,分析了餐饮行业的工作特点及其对员工敬业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升餐饮业员工敬业度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科学设计工作内容,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帮助员工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注重情感激励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04,(7)
中国企业员工的敬业度普遍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为什么会不敬业?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员工不敬业基本上都是因为他们的态度不对,但是其中的原因不会那么简单,针对这一问题,网友们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黎平 《经理人》2014,(4):100-103
正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领导没安排的事,哪怕再重要也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令很多管理者头痛,甚至不少拿着高薪的管理者,也算不上敬业。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敬业度?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是每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员工和管理者的职业成就,更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但是,在相当多的企业,员工敬业度不高是不争的事实。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领导没安排的事,哪怕再重要也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令很多管理者  相似文献   

9.
员工敬业度、工作绩效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角色理论,探索员工敬业度、工作绩效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绩效在员工敬业度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利用在职学生的137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绩效也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维度;员工敬业度、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工作绩效在员工敬业度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完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员工敬业度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员工敬业度(Employee Engagement)作为组织行为学的新概念之一,与我国传统哲学意义上的敬业精神的概念不同。文章从员工敬业度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理论框架、测量量表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述,在分析了员工敬业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等七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姜洪武 《经理人》2015,(1):60-61,16
敬业员工出现流失,其背后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现了问题。企业该如何有效调配、激励、培育那些有潜力、敬业的员工?让敬业的员工得到合理回报,让偷奸耍滑者无立足之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和未来。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2014,(2):48-51
正新闻2014年1月15日,在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的"中国杰出雇主2014"认证晚宴上,杰出雇主调研机构正式授予41家中国企业"中国杰出雇主2014"年度认证。年度"中国杰出雇主"调研显示,2013年众多中国顶尖企业优先选择的三大人力资源工作重点分别为1)人才管理,2)领导力发展和3)员工敬业度。相较于2012年度的调查结果:1)员工敬业度,2)员工保留,3)将人力资源部门提升到战略台作伙伴地位,有显著的变化。人力资源工作重点的变化及趋势与近年来人才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在保留员工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密切相关,各家企业因此得以调配出更多的精力从事人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782名服务业和制造业员工进行的调查,分析了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敬业度的积极影响不是直接的,工作幸福感的核心概念——积极情绪和工作满意度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未得到支持。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实质上是动机激励的工作环境塑造系统,由此形成了激发员工内在工作动机和积极心理体验的组织环境。此外,进一步揭示了工作幸福感是促进员工敬业的关键环节,启示组织应加强员工工作中的情感管理,塑造员工积极的心理力量,从而构建幸福组织。  相似文献   

14.
招聘,是企业与员工直接接触的第一站,是人才“选、用、育、留”的起点,是员工进入企业的“过滤器”,也是员工从了解到认同企业的开始。企业招聘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敬业度。如何提升招聘的效果、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企业应以“人与组织匹配”(P-O Fit)为基础开展招聘工作。  相似文献   

15.
浅析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能力的根本来源,如何有效地管理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如何激励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敬业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的目标。要提高员工积极性,必须充分认识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各种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激励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激励机制原则的分析,从薪酬激励、培训激励、发展激励、工作激励、文化激励、信任激励的角度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13,(1):48
CRF Institute的最新"杰出雇主"调研显示:部分中国顶尖企业预测明年业绩增长缓慢,但仍将继续投资改善员工福祉。针对五大核心维度(货币薪酬、工作环境和福利、培训和发展、职业发展、企业文化管理)的调查证实,这些企业对雇佣条件的投入平均提高了3.44%。企业优先选择的三大人力资源工作重点亦印证了这一趋势,分别是:1)员工敬业度,2)员工保留,3)将人力资源部门提升到战略合作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了敬业度的涵义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接着分析了影响敬业度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了必要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企业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几年广东中小型民营服装企业专业人才管理中出现的人才招聘困境现状,从广东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出现设计师、纸样师、缝纫工等专业人才招聘困境的原因,提出专业人才招聘的新措施和对策,以人为本,改善中小型民营服装企业的人文环境,提高员工的敬业度,使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广东中小型服装企业朝着的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国生 《经营管理者》2013,(28):346-346
开展企业基层车间文化创建活动,倡导基层员工与岗位同命运,树立爱岗、敬业、勤业意识。以开展车间文化创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群组路径分析模型,分析不同领导风格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员工敬业度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敬业度产生的间接影响。对创新型人才的管理应采取与普通型人才不同的领导风格,给予创新型人才更多的信任、授权和空间,同时配合愿景使命和对个人的关怀,以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潜力。领导风格的某些特质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行为,而另外一些特质则通过对新型人才敬业度间接影响其创新行为,既要针对创新型人才的特点采取有利于提高其敬业度的领导风格,又要采取更有利于直接正向影响其创新行为的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