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已把人类带进了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为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而形成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已渐形成.世界教育呈现出"战略化"的趋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竟相采取对策,以争取战略主动.教育"战略化"趋势给我国高等教育提出较高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策略,勇于竞争、面向国际、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于1983年9月为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融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一、“...  相似文献   

3.
依靠科技、教育振兴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当代发达国家普遍的成功经验,也是促进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要贯彻、遵循和运用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诸方面: 一、增强科技意识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一场运用科技与教育的力量改造社会、促进国家发展的宏大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人的思想意识的指导和支配下进行的自觉活动。增强人们的科技意识无疑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基于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需,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道路探索的最新认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根植于现代大生产的普遍规律,蕴含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基因,包含着对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丰富,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价值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目标宗旨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质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高质量为核心意涵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深入理解教育现代化何以是“中国式”和中国教育何以“现代化”等问题,还要平衡我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聚焦科技、生产和人的现代化,统筹教育的物质、制度和观念现代化的关系,协同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实践中推动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育振兴不仅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乡村教育振兴是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为统领,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乡村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乡村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从宏观层面来看,乡村教育振兴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逻辑蕴含着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在价值逻辑上彰显着为农而教的价值立场、承载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承诺、充盈着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价值情怀、诠释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乡村教育振兴在目标上要满足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在理念上要彰显乡村学校教育新理念,在方式上要构筑乡村教育新格局,在机制上要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推动乡村教育振兴需要从乡村教育经费投入、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乡村学校结构布局优化、乡土文化建设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来选择最优路径,为乡村教育振兴发展提供最佳方案,从而不断深化乡村教育改革,以乡村教育振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山东莱芜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他们实行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做法。通过调查,作者认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国农村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的现代化,取决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教育的功能,确立科教兴农的指导思想,建立农科教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实现农村经济的新跃迁,加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谈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时,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著名论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际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注意.当前,积极发展国际教育,努力为大庆现代化建设服务,已成为大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孙秀鸿 《理论界》2002,(4):77-78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一,“三个面向”的提出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战略是关于经济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谋划。邓小平为中国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战略目标和步骤,提出的重点带全局,波浪式前进,以先富带后富的战略思想。提出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这一战略思想的特点:一是重视基础产业建设;二是第一次把科技、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三是非均衡发展,但以讲效益、协调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四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战略手段,发展战略离不开改革开放。十五大更强调,必须实行“两个根本转变”,解决好两大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优先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实践必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主要体现为教师的中国式现代化、教师教育理论体系自主现代化及教师教育实践自洽现代化。实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必须要破除教师教育综合投入不足、运行机制不畅和文化生态不良的现实制约,坚持以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做行动,以教师教育体制现代化建设为关键保障,持续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综合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战略思维分析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践中,以文化教育思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科技思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人才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统筹解决新疆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问题。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教育科技人才思想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科技、人才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新疆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土化、时代化创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实践中解决了治疆稳疆的具体问题和现实矛盾,其教育科技人才思想对新疆统筹推进抓稳定促发展两方面工作具有重大实践意义。近年来,新疆立足自身战略定位,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抢抓新机遇,实施教育强基、科技赋能、人才固本等新举措,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教育·人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战略支柱宋淑敏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而人才...  相似文献   

13.
郭晗 《人文杂志》2023,(1):17-21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融合创新要素以驱动科技水平现代化,能够提升主体创新能力以驱动科技主体现代化,能够增进科技治理效能以驱动科技治理现代化。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供需对接机制、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和科研协同创新机制。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作用,需要加快构建支撑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能够实现协同共享匹配的数字化科研组织体系,加快构建数字化的科技创新管理平台和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支撑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振兴经济和国家现代化的一项跨世纪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根本措施和必然选择。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贯彻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和首要的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加速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国际性潮流。任何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各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一模一样的。恰恰相反,各国的科…  相似文献   

15.
崇左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崇左区域中心城市的区社、自然生态条件、人文历史演变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崇左区域中心城市可定位为集信息智能、加工贸易、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城市。为了实现这个定位崇左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构想 ,一是以科技、教育为先导 ,建设新兴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城市 ;二是以构建与东盟相连的边境自由贸易特区为突破口 ,建立面向东盟和中国大陆的双向加工工业和市场体系 ;三是以人为本 ,以生态发展为中心 ,以白头叶猴为主 ,生物多样性为特色 ,发展生态旅游业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四是更新观念 ,完善政策、法规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培育绿色农业。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其核心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它与科技现代化、经齐现代化等互为支撑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目前,以教育现代化为基础来推动经济、科技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已被各国认同并付诸实施。本文将回族教育现代化置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宏观发展脉络中,通过呈现其近代现代化教育和当代教育实践,尝试性地解析其背后的多种因素,以期提供一个中国社会中回族教育现代化的成功案例,并为当代回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实践表明,对国情的科学认识与把握是中国成功的基础与前提,这是“中国经验”的思想精髓所在。基于对国情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国情分类框架。应用这个框架分析了经过2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分析表明,中国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以实现由工业经济大国向工业经济强国转变、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要求选择新的战略,在技术进步战略方面,应重视战略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加大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在经济增长战略方面,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重化工业也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三次产业要有新的战略使命和发展定位;在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方面,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阐明现代化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然后揭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及其国际、国内环境。分析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发展科学技术。再从理论上阐明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源泉和动力;并从历史上总结欧洲现代化的基本过程,这就是“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观念更新”三者的互相交织、互相制约与互相作用。在分析了科技发展的内部与外部条件后,提出了“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想,即:根据“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规律,把科技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个层次,按此对科技资源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19.
科教兴国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将使我国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以教育优先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跨越式发展商不开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人才;科普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科学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改革与发展韩金远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高等教育要改革、要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