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方人》2006,(2)
他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困家庭,很小就被家人送到戏班。那时,演戏是下九流的行当,只有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才有此举。按照旧时梨园行的规矩,父亲同戏班签了生死状,在约定期限内,他的生杀大权都在师傅手中。戏班里的管教异常严厉,本该在父母膝下  相似文献   

2.
朱晖 《可乐》2010,(5):35-35
少年时期,他便展示出过人的足球天赋。一次,父亲带他到当地的一家足球俱乐部玩,恰逢俱乐部组建少年队,就请求让儿子试试。教练拒绝说:“他只有五岁,太小了,并且那么瘦弱,不合适。”父亲再三请求,教练无奈地回答:“那就试试。如果有人踢他,我随时把他换下来。”他没有被换下,因为他第二次得球就连续过人,直至把球送进对方球门。教练当即录用了他。  相似文献   

3.
适者发展     
6月伊始,小兰开始在A单位实习了。初来乍到,一切是那么陌生,同事们都各忙各的事,来去匆匆,似乎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人生地不熟的,小兰也不敢与他们说话,这里的一切仿佛都与她格格不入。过了两天,小兰有了一位带教师傅,他把本该由他做的事几乎都叫小兰去做,却不教她应该怎么做。理论和实践是有很大不同的,小兰屡屡出错,免不了遭到师傅的大声呵斥。只有在上级领导来访时,小兰的师傅才会态度很好地指导她一两句。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老爷爷一生曾主编过很多版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有高深的学问。可他没读过大学,他的学问完全是靠自学得来的。他出生在苏州一个平民家庭,家境贫寒,但他的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3岁时父亲就教他认字,6岁时就把他送进私塾,12岁他考进了苏州第一所洋学堂—公立高等小学。当时要学三年才能毕业,由于他学习刻苦,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提起数学家,就不能不讲苏步青。作为一名享誉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他被认为是“东方国度灿烂的数学明星”。苏步青出生在浙江平阳卧牛山下带溪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觉得这个儿子读书会有出息,把他送进了自己哥哥开的私塾念书。后来,父母决定把苏步青送进县城高小。平阳县城高小很有声望,当地有钱人家都把自己的子弟送入这所学堂读书。农家出身、面黄肌瘦、由父亲挑着米、陪着走了100里山路赶到县城以米代交学费的苏步青,在那些一向作威作福惯了的富家子弟眼里,自然是横看竖看不顺眼了。小小年纪,初次离家,苏步青连遭富家子弟的羞辱欺负,…  相似文献   

6.
《新少年》2011,(7):16-17
谁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她就是廖伯英。廖伯英是湖南长沙人,1899年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那时正是清朝末期,政治腐败,国家贫穷。廖伯英的父亲忧国忧民,希望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在湖南省教育司任职时,创办了多所中小学校和女子职业学校,还把女儿伯英送进学校,并常常把自己写的诗句念给她听。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味道     
父亲打来电话,说母亲的胃病又犯了,这次像往常一样打了几天针,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听父亲的语气有些着急,我急忙请了假赶回老家,将母亲送进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十二指胃溃疡,还有胃下垂。诊室里,医生对父亲说这种病是  相似文献   

8.
兄妹如手指     
佚名 《百姓生活》2010,(11):23-23
前几天,父亲又病了,我把父亲送进了县城的人民医院。医生确诊是“轻度脑血栓”,需要较长的住院时间。那时,我刚调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不便请假长时间看护,于是就打电话,叫来了住在乡下的妹妹。  相似文献   

9.
姚剑 《山西老年》2009,(8):21-21
他出生时,父母亲都已年过三十了。生他时是难产,很艰难才把他生下来,母亲却去了。当他一个月大时,父亲还没有从悲伤中恢复过来。却又发现他眼神呆滞,抱他去医院诊治。医  相似文献   

10.
报复     
王海椿 《社区》2008,(21):59-59
“今天一定得把那条狗解决掉。”阿措在心里对自己说。阿措跟着一个师傅学室内装修,师傅对他说,不但要学会装修于艺,还要学会招揽生意。现在竞争厉害,行行难做。眼下,他们正在装修的这家,不但工钱给得低,还很挑剔,一会儿说这儿不好,一会儿说那儿不行。不管他们说什么,师傅都一个劲地答应着。  相似文献   

11.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做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间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间,却发现那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乐观者与悲观者  相似文献   

12.
事情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父亲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但对我的学习却要求非常严格。从小学到中学,我都是在他逼迫和训斥的“关怀”下学习的。那时候,放学回家,家长们都让孩子到地里帮助干活,唯独望子成龙的父亲把我关在家里一遍遍地写字、做题、背课文。我经常被反锁在家里,  相似文献   

13.
蔡中和 《金陵瞭望》2006,(21):34-35
一名县教委的办事科员,一名5岁男孩的父亲,一名曾当过中学教师的文学系毕业生,一名爱好舞文弄墨的瘦弱文人,一名普通公民,本文主人公秦中飞在茶余饭后、闲暇之余,用手机编发了一首有关时事的打油诗。他没想到,半个月后,警察找上门来,这条让自己小有得意的短信竟招来牢狱之灾——当地公安部门以涉嫌“诽谤罪”把他送进看守所关押了一个月。如今,彭水县公安局承认此案为错案,并向秦中飞道歉,而秦中飞被关押了29天后,获赔2125.7元的国家赔偿金。从表面上看,该案已结,但“彭水诗案”给社会留下的思考却远未到此为止。  相似文献   

14.
《新少年》2011,(Z2):16-17
谁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她就是廖伯英。廖伯英是湖南长沙人,1899年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那时正是清朝末期,政治腐败,国家贫穷。廖伯英的父亲忧国忧民,希望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在湖南省教育司任职时,创办了多所中小学校和女子职业学校,还把女儿伯英送进学校,  相似文献   

15.
刘凌 《社区》2012,(3):50-50
房子装修好了打电话给父亲,请他老人家来看看。 第一次来,父亲看到大门口的地砖,叹了口气,转身回老家去了。原来,邻居和我家装修时,各自把大门口用地砖铺起来,可中间“公用”的地方却留下了一块凹地,父亲的脚,正好踩在凹地上。父亲说:“你们哪像邻居啊,分得这么清!”我一时语塞。要知道,很多楼道里都是这样子,大家都习惯了。不过,当我补上几块地砖时,邻居直夸我,说当时也没想周全。没多久,其他楼层的邻居都效仿我们补上了这块阻挡邻里关系的凹地,这不能不归功于父亲的指责。  相似文献   

16.
李愚 《可乐》2010,(6):33-33
康拉德·希尔顿是美国旅馆业巨头。他曾说一生得到的最大启示,来自12岁那年的经历。 当时,在美国西部,人人都带枪,他父亲格斯·希尔顿却不带枪。希尔顿问父亲:“为什么不带枪?”父亲回答:“带枪的人必须依靠他拔枪的速度,不带枪的人需要的是智慧。我相信智慧的力量大于武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从小他就没有理想,老师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上大学就是你的理想。在老师心里,最希望的就是把孩子们都送进大学吧。 但他很辜负老师,总是偷偷在课堂上画画,简单的几笔,勾勒得惟妙惟肖。居然有这种天赋!家人从他的书包里发现了秘密,商量把他送到文化馆的绘画班,希望他将来能当一个画家。他使劲地摇头,不知怎么心里就怕了,甚至惧怕了画画。  相似文献   

18.
从小他就没有理想,老师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上大学就是你的理想。在老师心里,最希望的就是把孩子们都送进大学吧。 但他很辜负老师,总是偷偷在课堂上画画,简单的几笔,勾勒得惟妙惟肖。居然有这种天赋!家人从他的书包里发现了秘密,商量把他送到文化馆的绘画班,希望他将来能当一个画家。他使劲地摇头,不知怎么心里就怕了,甚至惧怕了画画。  相似文献   

19.
深沉的父爱     
父亲生病了,住进了医院。每天,不论多晚,儿子都要跑到病床前为父亲洗脚。他给父亲轻揉着脚板,心里涌起阵阵酸涩……父亲却显得很平静,温柔地看着已过而立之年的儿子为他忙这忙那,眼睛里满是慈祥和满足,似乎要把这份无言的交流,永远留在儿子的心中。父亲不善言谈,却是个乐观的人  相似文献   

20.
蒋书 《社区》2004,(13):48-50
父亲自从与母亲离异后,便把性格变得孤僻寡言的儿子梁岩的名字改为“梁小丹”,就是这个叫“小胆”的孩子,长大后却因为抢劫杀人而成为死囚。当他走到生命尽头时,却连自己生身母亲的名字都不知道。于是他在临死前想见见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