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杨梅 《东岳论丛》2005,26(3):123-127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接着中国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开始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文学批评也逐步开展起来。但网络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内容、形式极为丰富,网络文学批评大都以经验式评论为主,情绪色彩较重,很少对网络文学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理分析与把握。本文将对网络文学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归纳网络文学的创新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岩 《南方论刊》2005,(7):45-47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网络文学正迅速成为新的重要文学现象。本文简略地论述了网络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语言特征、题材特征、结构特征、思想特征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主要指网上文学 ,它与传统纸质文学没有本质区别。超文本不属于文学。网络带不来文学自由。文学 ,包括网络文学已无向前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是网上"创作"、网上"发表"、网上"阅读"的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还存在网络鸿沟、质量不高、超文本特征、非功利性等障碍。  相似文献   

5.
范小伟 《中州学刊》2006,(3):246-248
超文本文学作品的创作是集文学创作与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艺术创造过程,是网络文学创作的未来。超文本文学作品具有自身的特质,这不仅体现在超文本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体式具有质的区别,而且也表现在寄生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超文本网络文学的创作势必改变传统文学的文本、形象等构成模式,也将导致其阅读方式的彻底变革。  相似文献   

6.
解构的文本--简析网络文学的超文本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学是今天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新的文学载体赋予了网络文学新的文学特质 ,而超文本性是其中鲜明而突出的代表。超文本链接技术的应用 ,使得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文学作品 ,也使得网络文学体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学的“颠覆”性的改造 ,成为解构主义思想的不可多得的生动“例示”。而这既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和宝贵机遇 ,同时也体现出网络文学自身潜存的深层矛盾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创作的多媒体特性给文学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互联网的网络文学,具有综合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众多类型的信息的多媒体特性,多媒体文学将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主流形态。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多媒体特性给创作活动带来无限生机,同时也存在隐患,而这正是网络文学发展中的自身矛盾。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的界定与起源是关联在一起的议题,所以关于中国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讨论需要回到如何定义网络文学问题上方可进行。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媒介文学,网络空间是其生产和传播中最为核心的条件。“网络文学”这一提法属于中国话语与中国表述,此处的“中国”应理解为以汉语为依托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值得探索是基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繁盛的文化事实,起源坐标应指向对其具备形塑作用的网络空间,建构起源的目的则是为了网络文学场内的主体获取身份认同、指导具体的创作实践、实现文学前景的更好发展。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20世纪末期海外华人实现技术突破、搭建汉语网络空间、成立创作基地并进行文学实践,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也成功形塑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原初空间,而后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空间多点涌现,形成今日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文学的交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的推动 ,文学鉴赏出现了由凝神静观向交互性转变的趋势 ,实现了创作者和受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 ,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 ,交互式写作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无限的发挥。本文就是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方面 ,对网络文学的交互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是网络文学作者以网络文学语言为媒介,来塑造网络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且进行网络传播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自身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出来,而且越发呈现出缺乏自觉的无序、不正常状态。网络文学欲实现自觉还需要多种因素的积淀和准备:首先,有待于计算机的普及、上网人数的增多以及大众文学修养的提高;其次,要注意保持与传统纸质文学的适当关系;第三,理论界亟需开展对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与争鸣。  相似文献   

11.
崔兆玉  梁晓道 《南方论刊》2013,(11):101-103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及参与。文章从介绍网络文学的定义和类型入手,深刻分析了这种新兴文学的特点,并就如何使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而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和文学领域的新客 ,这里考察了网络文学的心理和休闲特质。由于人的生存现实与个性的冲突 ,网络文学提供了一个可以远离现实的家园 ;由于心灵的烦恼和倾诉的愿望 ,网络文学为心灵提供了可以自由的空间 ;网络文学还提供了一个使压抑的心灵得到解脱的自由游戏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超文本文学是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学创作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它的产生,有赖于互连网和超文本技术的充分发展。与传统文学相比,它有着鲜明、独特的特征,如结构上的超链接性、书写上的互动性、写作载体的超文本性、表现方法的超媒体性、传播方式上的互文性等。超文本文学的出现,给传统文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如它对传统叙事的重新解读,但它的出现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的样式,繁荣了当下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的民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的民间性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学种属、立身文学世界的基本根据,也是它未来发展的文化维度,离开民间性,网络文学也就丧失了网络空间赋予的宝贵的实践空间;如果网络文学的民间立场、姿态、话语和精神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就会成为虚伪的民间写作。自我生存的纯真表达,是网络文学继承民间文学精神传统使自己成为网络时代“新”民间文学的核心语词,“新”只表现为它书写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它从来都是旧的,因为它始终生活在民间并表达民间。  相似文献   

15.
安文军 《兰州学刊》2008,(11):181-184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文学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较多的两大学术焦点,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网络文学的关系,并从去中心与自由、平面化与游戏、复制性与互文、消费性与狂欢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6.
试论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 ,在语言上有不可忽略的新的变化。本文从网络写作的特殊风格出发 ,提出“网络语言”这一概念 ,从语言学的范畴分析网络文学语言的三个特点 :文字与数学符号组合 ,语言简洁幽默 ;超文本链接与互动书写并用 ,语言纵横伸展 ;多种艺术材料组合 ,语言文字为主。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的五种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下的网络文学创作可分为五种类型 :BBS网络故事型 ,这是网络文学的原始形态与基本形式 ,它完全依附于网络———故事背景是网络 ,主人公为网人 ,交往方式以网络聊天为主 ,故事结局也像网络一样虚幻 ;传统文学型 ,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一样的 ,二者的区别仅只是载体不同 ;大众参与型 ,认为所有发在文学网站上的帖子都可称为网络文学 ,它体现了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人数众多 ,作品繁杂 ,但缺乏有特色的代表作品 ;接龙游戏型 ,此种形式最能体现网络广泛接纳、变化多端的特点 ,它打破了作者与受众的界限 ,每一个阅览作品的网友都能轻易变受众为言说者 ,按照个人的意愿去发展故事情节 ;完全网络型 ,此类型实现了网络与文学的最亲密接触 ,由于其对网络的完全依赖 ,文字逐渐退隐 ,而“超文本”型、“非线形”型、“多媒体”型等正悄悄攻占传统观念中的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18.
王粤钦 《理论界》2003,(3):32-33
“网络文学”这一词语的出现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当时随着中国社会个人计算机拥有率的快速提升、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提高,网络凭借着其信息交流沟通快捷便利的技术所长,与报纸、广播、电视并驾齐驱,已成为众所共认的“第四媒体”。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网络这个“第四媒体”来获取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甚至去尝试完成自己在现实世界里难以实现的梦想。很自然的,利用网络进行艺术活动的尝试,就成为人们上述尝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其中,通过诸多形式的艺术创造活动的尝试,文学创作与计算机网络的联姻融合是最完美、最易操作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在过去20年中的迅速普及为文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文学从“纸上”跃到“网上”,表现出一些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新特质。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具有开放性、平民化与大众化、读者群体年轻化、传播迅速化、语言的新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网络文学的主流化潮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运动,是网络文学告别野蛮生长,自觉向规范、秩序转变的积极结果。网络文学响应国家号召,书写宏大的时代命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与网络文学的特点相适应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实现了网络性、思想性、文学性的融合,在作品内涵上向人情事理深处拓展,向知识性拓展,在语言表达、文化意蕴、小说结构、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向纯文学学习,探索精品化创作道路,不仅有愉悦读者的作用,也有提升读者的作用,不仅给人精神上的正能量,也给人艺术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