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需要研究、总结的方面主要有:1.建国初期异体字整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成就及经验教训;2.《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定量分析及科学性测查;3.《第二批异体字整理表》(初稿)等未公开发布字表的意义、价值及经验教训;4.《通用规范汉字表》异体字整理工作的继承与创新;5.进一步整理异体字的原则与方法.总的看,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日韩常用汉字规范异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文利  杜丽荣 《学术界》2005,(5):135-139
本文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现行汉字规范标准,主要从字形角度对日文常用汉字和韩文常用汉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中日韩三国常用汉字字形规范的异同作了总结,以期为三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书同文”和对日、对韩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字典辞书是无声的教师,对读者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字典辞书应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中发挥重要的典范作用.舛误多达百处,以讹传讹,影响不可低估.指出不按国家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及<简化字总表>(1964年)、<汉语拼音拼写法基本规则>、<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以及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1986年)等规范标准解字释辞,因而造成不应有的种种错误.如何改变这种滥编乱出版、讹衰之多的语文工具书现状,当引起有关方面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宋文 《东岳论丛》2008,29(1):98-100
通过对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异形词情况的全面统计分析,并与《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相比较,提出了对几组异形词规范的处理意见及对异形词进一步规范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受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语文工作者的欢迎。2002年7月17日,教育部、国家语委、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六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在各自系统内认真贯彻执行。但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仅对338组异形词进行规范,远远不能满足语文教学、报刊编辑、书籍出版、信息处理等实际工作的需要。 鉴于上述情况,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咬文嚼字》编委会、国家语委  相似文献   

6.
柳士镇 《中州学刊》2002,(2):101-102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是我国首次制定的现代汉语词汇规范 ,对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及人民群众的书面交际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有些问题值得商讨 ,如 :应将现有 36 2非推荐词形再作区别处理 ,并用“指导性”或“引导性”替代“推荐性”。作为发布的文件 ,特别是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文件 ,文字表述上也更应做到严谨、周到、稳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汉字规范的社会性和科学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 ,科学性指的是汉字的自然规律 ,包括它的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互相关联的规律和自成系统的规律 ,这种内在的规律是客观的。社会性指的是汉字在使用时受社会制约的人文性 ,语言文字是符号 ,但不是单纯的数理符号 ,它是在人文社会中被全民使用着也改变着的符号。汉字的通行度、社会性分布和人为调整的可能性 ,都是它社会性的反映。科学性与社会性二者是互相制约的 ,而社会对汉字的人为调节 ,无论如何不能违背它自身的规律。文章指出 ,在确立常用字和通用字时 ,统计方法需要更加完善 ,必须考虑通行度问题。在处理规范字表的字际关系时 ,应当考虑采用异体字严格的科学界定 ,重视简繁字的对应。在对字形进行规范时 ,要慎重使用“类推”的原则。文章指出 ,在新形势下修订规范汉字表 ,应当坚持正确的理念 ,把社会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 ,将汉字规范问题置于国家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来认识和操作。  相似文献   

8.
《砥柱铭》正文文字内容407字,明显错字9个,不规范汉字15个,全部错字和绝大部分不规范汉字在历史上都没有相同的异体字和碑别字的写法。文章从《砥柱铭》文字内容的前后对照、"宋四家"书法用字分析、北宋政治及文化背景、文化史角度、《嘉祐石经》的刊刻、黄庭坚的书论诗论以及异体字角度等方面论述,得出结论《砥柱铭》不是黄庭坚的墨迹,并且推测此件作品属于临摹作品,域外汉学家或书法高手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发展和建设问题,包括控制汉字数量,用好汉语拼音,规范白话文词语,特别讨论了音素字和语素字,以及它们和词之间的关系,建议正确认识词,用好词,用好词。提出用字位学理论建设汉字.建议尽快制定《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等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等字表配套。  相似文献   

10.
《篇海》是古代字书收字最多的字典,也是第一部按笔画数序排字的大型字典。该书保存了大量珍贵资料,有重要的价值。但该书在异体字处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异体字和正字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说明与沟通。论文对后代大型字典引《篇海》在异体字收录、辨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文信息》今年第1期《UCDOS 5的扩展字表》一文,向读者介绍了用编程显示或打印UCDOS5.0汉字系统预造的156个非国标汉字的方法。该文作者采用此法是基于UCDOS提供的UCT.COM工具箱里的“汉字码表”只显示01-09区和16-87区GB2312-80国标字符集,156个非国标汉字(扩展字表)却不能显示这样一个事实。 如果我们直接对UCT.COM作一点改造,就能扩大“汉字码表”的显示范围,UCT.COM就具有显示扩展字表和UCDOS 5.0的扩展图形(10-14  相似文献   

12.
唐初著名经学家、语文学家颜师古在《汉书》注的训诂实践中,从广义角度择取异体字,采用"某即某字""某亦某字""某字与某(音义)同"等相对集中的训诂术语,深入训释辨析了包括造字方式不同、构件相同位置不同、更换形符、更换声符、省减偏旁、书写笔画差异等原因形成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的训释既有助于我们识别生僻字、顺利阅读《汉书》,也为研究汉字形体演变保留了丰富资料,充分体现了颜师古在文字训诂方面的造诣及其对古籍异体字整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40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文字改革工作,大大降低了学习和书写的困难,在儿童教育、普及教育方面效果赫然在目,对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继续坚持推行简化字的同时,对40年来使用简化字的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和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的改革及将来“书同文”时参考。就《通讯用汉字字符集(基本集)及其交换码国家标准》收汉字6763个而言,第一级汉字3755个,经笔者逐一考查,容易写错的字有1600多个(参见拙书《正字指南·常用汉字易错字表》)。对这些易错字进行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其中小部分易错字是当初简化整理科学性不足而埋下的隐患造成的。现在把笔者的分析和处理意见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所谓异体字,是指同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异体字。它的存在,给我们阅读古书造成了很大障碍,但同时也给汉字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证的重要镜象。因为异体字的成因,从本质上说是文化的变异,是创制者不同的文化心理构成,因此,分析异体字不同的构形理据,便可窥见其中所载负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成字部件和独体字理论上应该指的是同一概念,但《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之《常用成字部件表》与《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之《现代常用独体字表》内容并不一致。《常用成字部件表》中共有成字部件311个,《现代常用独体字表》中共有独体字256个,二者都包含的字有254个,《常用成字部件表》中有而《现代常用独体字表》中没有的字57个,《现代常用独体字表》中有而《常用成字部件表》中没有的字2个。这样相互冲突的两个规范性文件的发布给汉字教学带来了困扰。文章对两个规范中相互冲突的汉字逐一进行分析,从构字能力、系统性、有利于理解字形结构、有利于教学和文字书写等各个方面考察这些字是否需要进一步分析,对部件规范提出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是汉字教育和辞书编纂等方面汉字部件分析和解说的规范,这个规范在实际使用中情况如何?为了验证规范,我们依据该规范中的《现代常用字部件表》,按照该规范制定的拆分原则和规则,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最常用字2500字进行了部件拆分。在拆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发现规范还有值得讨论和修改的地方,文章就是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向豫 《河北学刊》2014,(3):187-190
新中国成立以后,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成为中国当代语言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以政治学的国家主权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当代中国通用语的确立和选择对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确立国家通用语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根本保障,合理选择通用语,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异体字产生的历史悠久,产生的方式多样,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如果在当前翻印历史文献的过程中,单纯地以现行规范汉字改换异体字,难免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生文化理解的困难与偏差,不利于历史文献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作用。倘若现行的文字系统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无疑对文化的理解、阐释与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自公布以来受到普遍反对,主要是因为它回避了宋体与楷体的明显差异,忽视了人们的社会需求。字形调整应遵循宋体楷体一致、字形优先于字理、成字偏旁尽量不改、同类笔形变异贯彻到底等原则。推行规范字形应采取分步分类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从汉语多音字的现状看多音字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语多音字的现状看多音字的整理刘松汉多音字是一个汉字有几个读音。多音字的存在是方块汉字带来的结果。我国曾于1957年至1963年分三次对普通话异读词进行过审音,并于1963年辑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表初稿》。此后,又对《初稿》进行了修订,国家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