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批评的理论基座应是价值论而非认识论,评价作为文学批评的主要功能,在价值关系中充分体现主体评价对价值生成、建构和构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批评主体性及其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对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指导与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Dorothy Smith创建的建制民族志(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最初是为建构女性主义知识而提出的,它坚持社会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取向.建制民族志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视角,有三个与其他民族志不同的显著特点:一是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探索问题,不预先设定研究结果;二是不把田野中的任何经验现象看作是静态的、在地的,而是探讨建构经验的社会关系,揭示在地实践与越地支配之间的隐形建构关系,为理解田野经验提供更为深广的社会背景,从而为在地人的境遇改善提供知识支持;三是在一般民族志的基础上吸收了质性研究的新成果,如重视组织分析、文本分析及权力与话语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透过现象看本质”一直被视为认识论的经典思维 ,它预设了一种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等范畴的先验性存在 ,认识直接就是主体对客体绝对本质的认识。但是得益于康德现象学认知的马克思历史认识论则一举粉碎了这种认识的直接性 ,提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认识论命题 :认识主体与客体并非是一种先验性的存在 ,而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与此相连 ,认识主体与客体是一同作用于人的认知结果的。这就要求一种革命的批判的实践介入其中 ,摒弃认识理性的原子式的个人直观及其虚假优先性 ,以达到一种社会地完成了的历史性认知结果  相似文献   

4.
董爱智 《河北学刊》2012,32(4):206-209
分析哲学对于语言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语义、语用的分析,可以发现,语言交际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三种难以突破的间性:一是符号的异质性;二是主体势差;三是情境的适时性。从表面上看,这三种语言间性在交际实践中更多地表现为一个符号学问题,但是,如果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去分析,它存在的合法性依然脱离不了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不可否认,语言间性的存在使得话语主体的话语实践更显得的丰富多彩,但其衍生的符号变异、语义错位、日常语言的不可通约性和话语相关性减弱等问题却使得主体间表达意义的理解受阻。因此,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寻求话语空间的扩张,建构一个一元的语言沟通渠道,是话语主体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体论认为非理性是一种派生和构造世界的特殊的唯一实体;认识论主张非理性是人的主体意识形式和各种主体心理形式;价值论意义上的非理性,指的就是在价值认识和评价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性和集体性的非逻辑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非理性是指在实践中形成、发展、丰富,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属性,是一种非规范化、非逻辑化的社会精神现象。对非理性含义进行哲学思考,从非理性因素积极作用出发,建构和谐的阶层关系,提升国家社会治理水平,或者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当代的发展,总的说来是循着两大基本趋向进行的。其一是由客体认识论朝主体认识论发展;其二是由总体认识论向分支认识论发展。关于后一种发展趋向,我们可以根据客体的不同类型把总体认识论划分为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精神认识论;我们也可以根据主体的不同类型把总体认识论划分为人类认识论、群体认识论和个体认识论。总体认识论和这些分支认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总体认识论分支的个体认识论,不是研究人类如何去认识个别客体,而是研究个人主体如何去认识外界客体,也就是说个体认识论中的个体一词不是指客体,而是指书体。个体认识论就是以个人主体的认识为研究对象的。  相似文献   

7.
对"个体与社会"之关系的讨论构成了理解"社会"本体论之争的主要脉络。从这一关系视角出发,古典时期的思考成为本体论之争的萌芽,不断地形构和延展出"社会"的种种图像。近代则开启了基于机体隐喻与关系类型学的本体论之争,奠定了理解"社会"的不同取向。进入现代,关于"社会"的讨论在认识论及方法论的分歧中进一步分化。诠释论视角聚焦于个体行动与社会文本的阐释过程,将社会分解为个体,却搁置了形构意义的权力角色、冲突特性及背景条件等现实层面。实证论视角则坚持集体存在与社会事实的因果发现,强调社会的力量,导致个体仅是等待被理论形构。就当代社会研究而言,还需关注那些未能以经验框架来解释的"社会"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8.
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旨在揭示某些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背后的动力机制.传统研究秉持客观主义取向,忽视了社会问题与政策议题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建构属性.通过社会建构论视角的引入,政策议程设置的研究将涉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政策议题”三个阶段,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主观诠释与意义赋予的互动过程,意义竞争的获胜者能够最终进入政策议程.以话语为媒介,从行动者、情境和策略三个维度来考察我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议题的社会建构逻辑,体现出结构与能动要素、宏观与微观视角的结合,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颁布的因果机制.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以对人的实践存在辩证本性自觉理解为基础的辩证法 ,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途径和方法。应当在以人的实践存在为基础的存在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中理解认识 ,揭示认识的辩证法。近代认识论是体系主义认识论 ,它热衷于建构绝对化、终极化的认识论体系。现代某些西方哲学家在反对体系主义认识论时 ,却又走向主张解构一切理论体系的相对主义极端 ,否认知识和规则的确定性、可靠性。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认识论都以理论脱离生活实践为特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强调认识“贯串着实践”和实践“贯串着理论”的品格 ,在实践交往的基础上揭示了认识主体间的辩证联结 ,克服了局限于语言交流与释义层面理解主体间性的缺陷 ,为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开拓道路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从初创时代直到当代,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关系论题对于理论社会学具有重要的学理性标识,从关于这一论题的洞察和探索而逐渐荡开和拓展的论域,对于获得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性状与变迁的理解,对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体系化,意义极为深远。然而,这一论题上形成了一种将行动与秩序和结构进行分离的传统研究套路,并为后继者所沿袭和复制,也因之一再激起社会学的理论重建。理论是时代的折射或先声,问题的谜底已经深藏于时代本身。在全球化激流奔涌的现时代,“过去”的影响力迅速降低,“未来”的意义日益凸现,“生活在未来”就是不断地生成和建构。在生活实践面前,传统的理路在消蚀。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结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是彼此建塑和同构互生的关系,而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和解释,是根本性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使得社会世界意义赋予的不断深化,主体的反思、自否与创新能力也无穷递进,促成了社会秩序与社会结构的重构与变迁。正是在一轮又一轮的行动意义效应中,社会生活、社会主体、社会行动、秩序和结构不断胶着、建塑和往复转变,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绵延和演替,通过共同的进程投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认识论的基本内容,对其探察的视角不同,认识论的基本倾向就不同。在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的认识论研究是以客体为视角的,片面强调客体的作用,贬抑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认识论的研究视角由客体转移到主体,弘扬主体性成为认识论研究的主旋律,成为发展马克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广松涉认为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假定为直接发生的感性经验其实都不是“单层”的所与,而是意义的所识共同构序完成的觉-识结果。这是被主-客二元结构遮蔽起来的认知二肢性关系存在。作为关系性存在的显相的所与不是传统认识论中假定的主体认知对象的外部现象,它本身无法独立实存,意义的所识也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主观现象,当它们作为显相呈现,就已经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显相的所与和意义的所识构成的二肢认知结构,不是一种牛顿力学中那样的实在框架,而本身就是发生于认知活动中的格式塔场境建构。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中,存在着笛卡儿式的和康德式的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径。从表面上看,这是二元论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然而,二元论的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实质上,西方认识论哲学是一种理性建构说。在这种理性建构模式中,主体被抽象化,而客体则被抽象的主体重新建构。因此,主体与客体在这种唯心主义哲学中,二者的关系是自洽的。只有在涉及社会历史领域或具体经验事物时,理性建构说才真正显露其理论缺陷。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提出,克服了这种认识论缺陷,摆正了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之下,我们的社会被技术所浸润,设计也参与其中。如何认识设计实践活动对生活世界的建构,如何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归属于设计的认识论研究范畴。通过引入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技术意向性概念、“人—技术(技术人工物)—世界”关系、身体理论和物的伦理学等研究进路去探索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可以为理解和认识设计、阐明设计现象的发生,厘清设计的价值,并将设计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还原到生活世界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主体和客体的同时性问题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是理解主体和客体辩证关系的基础,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也很难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论述透彻。一、主体和客体同时性问题的前提谈论主体和客体问题,我们主要是在认识论范围内,其本体论、历史观的意义,也要涉  相似文献   

16.
解放思想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知识体系的更新改造,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建构实践。本文拟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分析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的知识情景,分析如何动员社会主体通过互动和磋商,从而建构起解放思想这一在当代中国占主流话语地位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分析解放思想活动作为建构社会工程的个案蕴涵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雒作龙  赵丽丽 《学术论坛》2012,35(12):178-182
作为心理学学者,维果茨基开拓了心理语言学的学术研究,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他的学说研究大多集于社会文化相对论的研究视角。事实上,维果茨基的学术研究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研究方法论基础,维果茨基关于心理学、语言学的研究实践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的具体体现。为此,文章力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去理解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实践方法。文章不仅阐明了维果茨基关于心理语言学的核心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学说,更为思维与语言的交互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纲领性意义的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建构主义:建设性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尔、拉图尔、谢廷娜等经典社会建构主义作家的建构思想,重在强调建构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而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为建构主体的人与其建构物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建构者即社会群体与建构物即科学技术等之间是相互建构彼此不断超越的,两者都达到更高的水平,并在此水平上进一步超越循环不止,其实质就是建设性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徐京波 《天府新论》2014,(2):119-125
关于消费主义的讨论存在两种不同学术取向:非政治化的自由选择和欲望需求的建构。前者主要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或生活方式,以非政治化的手段将个人发展、即时满足、追逐变化、喜好创新等特定的价值观念合理化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后者基于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立场,认为消费主义的基本预设是消费的意义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欲望的满足。消费主义存在着认同与批判的理论分殊。对消费主义理论的辨析及反思可以成为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关于消费主义的讨论存在两种不同学术取向:非政治化的自由选择和欲望需求的建构。前者主要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或生活方式,以非政治化的手段将个人发展、即时满足、追逐变化、喜好创新等特定的价值观念合理化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后者基于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立场,认为消费主义的基本预设是消费的意义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欲望的满足。消费主义存在着认同与批判的理论分殊。对消费主义理论的辨析及反思可以成为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