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覃志定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2)
本文从一系列的现象入手分析探讨了目前新闻界存在的新闻娱乐化及其特点,从传播观念的改变和受众地位、文化素质、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新闻娱乐化的文化社会根源。认为解决新闻娱乐化走入向大众文化低俗化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媒体要发挥"把关人"作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诞生带动了媒介的变革,媒介从电视和广播等以电子信号为载体转变为以借助互联网无限延伸,“三微一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媒介平台应运而生,传播的格局和模式也因此产生巨变,人类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但是技术是把双刃剑,带来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催生“过度娱乐化”现象,即大众传播普遍追求娱乐效应,以娱乐大众为追求,营造享乐主义,威胁了社会层面精神生活的健康环境,对社会正常价值观体系的塑造产生巨大冲击。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失为解决大众传播“过度娱乐化”现象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贤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4):64-66
媒介娱乐化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种趋势,但其过度发展造成媒介与司法、媒介与受众、媒介与社会、媒介与文化的矛盾,亟待法律予以规范,同时又要加强业者素质,以发挥媒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谭铁军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6):34-36
大众文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影视审美呈现出娱乐化倾向。这一倾向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大众文化的强势渗透、影视文化的直观感性诱惑和大学生的紧张心理释放需求。影视审美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化进程及心理产生了双重影响。因此,要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影视审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也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和经济运作方式。从文化角度来考察,新闻的娱乐化趋势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和谐发展中的一个尝试,是大众文化的外衣下裹藏精英文化的内核,体现了电视媒介以受众为本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信息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拥有了更广泛的传播与影响力。“泛娱乐化”本身是为了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对其做出的积极回应。但立足于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不该娱乐的也娱乐了。“泛娱乐化”的危害降低了大众文化品位,扭曲了模糊的善、恶、美、丑的概念。在“泛娱乐化”恶心循环中,大众陷入了对刺激、猎奇的追逐之中,社会责任感日渐削弱。反思泛娱乐化现象,警惕娱乐的过度化并提出对策,是防止“泛娱乐化”造成价值观沦陷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思思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12-115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媒介娱乐化成为消费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虚拟与真实的界限逐渐消弭的同时,娱乐构建的世界开始消解大众的主体性,使我们成为单向度的人,迷失于大量的娱乐文本中。然而,早期的媒介娱乐化进程可被归结于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和人类心理需求的自然选择,对于当代娱乐需求无限预期的假设也显得过于轻浮,如何正确对待媒介娱乐化成为当代大众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游戏与反叛角度来解释媒介娱乐化趋势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众自主选择的结果,娱乐有理、娱乐有度才是新的信息环境下正确的媒体态度。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并具有形式上强调吸引力、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要素的三个特征。当下,移动信息发展迅猛,社会化媒体成为新的新闻传播渠道。为了迎合受众,新闻娱乐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大众传播的复杂情况导致了新闻娱乐化缺乏合理的标准与指导。本文主要以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及抖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化媒体中新闻娱乐化现象与动因,并尝试给出对策,以推动媒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娱乐化客观上刺激了方言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列举方言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方言应用在电视节目娱乐化进程中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1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85-92
科普类电视节目作为较早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幕的节目类型之一,担当着电视作为大众媒介进行科学普及的使命,也在电视媒介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形式与内容的嬗变。特别是在大众文化兴起,消费社会业已形成,媒介技术不断演进的当下,科普类电视节目发生着多方面的审美转型。既有传受关系层面的"传者主体思维"的大众化审美转向,也有节目本体的多维度审美转向,包括节目形式的景观化转型、节目模式的"真人秀"转型、节目风格的对抗性转型等,以及节目受众的多重审美转变。对当代科普类电视节目审美转型的探索既是业界创作生产所必须面对的命题,也是学界研判以科普类节目为代表的电视节目审美追求与发展走向所必须回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包含两个方面——语言个性和体态个性,这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主持人个性风格。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在当代综艺娱乐电视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着综艺娱乐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杜俊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117-121
学生兼职已成为当前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是高等教育管理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兼职现状与动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兼职在给大学得到实践锻炼和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缺乏长远的兼职规划,缺乏专业的兼职指导,社会保障不健全.必须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和家长四个层面规范大学生兼职行为,提升兼职效果,真正实现通过兼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减轻大学期间的经济压力,达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4.
王瀚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56(1):103-109
电视通俗文化是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最为流行的品种之一。把话语分析引入像“竞猜秀”一类的电视通俗文化的研究中 ,是把文本研究和传统媒介研究结合起来 ,把电视通俗节目的话语活动和尽可能广泛的社会经验结合起来 ,以理解电视文化的“通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7-9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硬性广告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并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受欢迎程度也日趋降低。所以,在影视作品中植入广告成为越来越多的广告商所青睐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展现广告产品的符号,彰显广告产品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孟光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154-156
本文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简要阐述了流行舞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的现状。结合流行舞的基本特性、发展趋势及对流行舞教学现状的思考,论述了对流行舞教学发展的基本构想和具体措施,从而展望了流行舞蹈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节目是电视媒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电视媒介在节目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编导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主持人中心制、部门中心制和频道中心制等多种机制不断丰富节目生产机制,并采取制播分离的手段提高节目质量。同时,通过实行频道专业化、节目市场化、管理企业化和各环节控制有效降低节目成本,运用电视节目交易网、交易会(电视节)、节目购销与代理公司和网上交易平台不断规范和加强电视节目的市场交易,从而实现电视节目质量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购物日渐普及,正在成为大众消费方式。以具备说服力和代表性的淘宝网为例,认为网络购物是一种具有技术依赖、非在场虚拟、低控制匿名特征,有规范与特定流程的购物形式。基于购物行为发生前、中、后对参与者进行社会心理分析。即购物网站通过规则制定建立信任,卖方利用促销措施落实信任,买方在购物行为达成中自觉维护信任。阐述了网络购物即是虚拟平台与实在交易的过程,而解决虚实交易矛盾,引领未来网络购物发展的关键,正是以信任为核心的社会心理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马金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4):119-121
电视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塑造品牌形象已成为当今电视业的主题。电视的品牌形象塑造具体体现在品牌栏目的塑造方面。对有形形象、无形形象及二者如何有机结合塑造电视品牌栏目形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