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龙与藏学专家︵之三︶文\刘冠群智慧的结晶———《康藏情况报告》●专家当兵及格达活佛进藏●教授办小学(七)智慧的结晶———《康藏情况报告》1950年1月10日前贺龙在成都所见到的藏学专家、高僧,如上节所述,只有李安宅,于式玉、任乃强、法尊和尚。《康藏...  相似文献   

2.
贺龙与几位藏学专家︵之一︶文\刘冠群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打完了仗,又干么子?”1949年,贺龙向毛泽东提了个问题。“莫有仗给你打了———还有一个仗,就是经济建设。”毛泽东说。1949年,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任务落到西南军区身上。为了打好这最后...  相似文献   

3.
土家山寨走出廖汉生将军(之三)/朱泽云接上期)四、辉煌年代的红军组织部长1934年夏,廖汉生所在的红三军,正在建设黔东,发展部队,纠正肃反造成的损失,准备发展湘鄂川黔边苏区。10月的一天,廖汉生突然听到贺龙说,他们在一张报纸上看到:“江西肖(克)匪部...  相似文献   

4.
任新建  何洁 《中国藏学》2017,(2):115-125
《筱庄笔记》是任乃强先生晚年写的一本回忆录。其中,身世录记录了任乃强先生从出生至20世纪40年代(西康省建立后)的人生经历,包括对先辈、家族、家乡,童年时代、求学经历的回忆及其所闻所见的社会变革,接触的重要人物、参与的重大事情的详尽记录。文章辑选身世录中,任乃强先生对其先世及父母、诸兄、童年时代、求学经历及参与南充"地方自治"工作的回忆部分,对了解任乃强先生家世、成长经历及研究民国时期地方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987年,在深圳举办的“台湾书展”上,见台湾出版之历史地理、民族史学方面的书,以四川大学高休教授,耄期之龄的任乃强著作为多,最有影响。1989年3月30日下午,辛勤耕耘一生,著述等身的任乃强教授,逝世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享年96岁。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学家、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任乃强的逝世,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一大损失,人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造诣深湛、蜚声海内外的师  相似文献   

6.
任乃强先生[2](1894—1989年)一生经历复杂,身份多变。早年学农,秉持"以农立国"的思想,攻农业经济地理。毕业后返乡,主持地方自治,践行"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想。随后以川康边区视察员身份入康(1),以农业和地理知识改变康藏落后面貌。除筹备垦务、负责民政、设计交通、发展经济等实务,  相似文献   

7.
“危害民国”的共产主义女“囚犯”——忆贺龙元帅前夫人向媛姑(二)文/朱泽云生活愈苦,愈能磨炼人的意志。可是,进入30年代,国共两党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蒋介石不仅出动庞大的军队,对共产党在湘鄂赣、湘鄂西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8.
七月·镜像     
《民族论坛》2009,(7):F0003-F0003
6月27日,张家界举行了贺龙元帅骨灰安葬仪式,贺龙元帅夫人及全家护送其骨灰回到故里,安置在风景秀丽的天子山,70年后元帅终于“魂回”故乡。  相似文献   

9.
土家山寨走出廖汉生将军︵之二︶文\朱泽云930年7月,贺龙奉命东下洪湖,与周逸群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安排后方工作,叫贺民英负责鹤峰地方军事。廖汉生成为“后方游击司令”贺民英的文书。后来,由于红军东下洪湖多次重返鹤峰与贺民英会合,贺龙、贺英姐弟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国内《格萨尔王传》研究 (1941——1989年) 罗马凯撒与关羽在西藏韩(亻入)林成都华西大学杂志 2期 1941年30—37页: “蛮三国”初步介绍任乃强边政公论 4卷4、5、6合刊 1945年关于“藏三国”任乃强康导月刊 6卷9、10期 1945年关于格萨尔到中国之事任乃强康藏研究月刊12期1647年  相似文献   

11.
在藏族的历史典籍中,“霍尔”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民族称谓,但是,不同历史时期所指的民族就有所不同。“霍尔”在汉籍中译作“霍耳”、“互人”、‘猢”等。那么,“霍尔”究竟是指什么民族呢?对此,国内外专家都有考证。有不少学者认为藏籍中之是“胡”的直接音译。例如,任乃强先生说:“Hor恰是汉语胡字之音,今藏族称蒙古人为索波,称其他北方民族皆曰胡刚‘。「苏」罗列赫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西藏的‘伙尔’(Hor)一称就是汉文胡的直接音译。这一名称是汉族对伊朗和突厥——蒙古种族中亚部落的通称”。“我国从事文化人类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篇节录任乃强先生在重庆大学任教、省三中任校长的部分内容,对了解任乃强先生的教育思想、民国时期川渝两地的教育状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藏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任乃强先生因病于1989年3月30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任乃强先生是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任先生即开始了对康巴藏区的研究。1929年,他亲赴川边考察,遍历川边藏区各县,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撰成《西康图经》,被学术界誉为“边地最良之新志”,“开康藏研究之先河”。四十年代,任先生为撰修第一部《西康省  相似文献   

14.
“危害民国”的共产主义女“囚犯”———忆贺龙元帅前夫人向媛姑文/朱泽云○她出身湘西武陵山寨土家富户。历经传奇丧婚,19岁嫁给贺龙。从此与夫甘苦与共追求真理与革命。1933年4月8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后经著名爱国进步律师史良奋力救助,得以出...  相似文献   

15.
五月的鹤峰,山花竞放。6月24日上午,以元帅英名命名的贺龙希望小学落成庆典在前湘鄂边苏区湖北鹤峰太平乡隆重举行。该校由原贺英小学扩建而成,是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关怀下,在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大力帮助下,由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捐资30万元兴建起来的。肖克老将军为该校题写了校名。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是革命的摇篮、血染的土地。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在这里创建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贺龙、贺英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生活战斗了8年之久。1933年,贺英在太平洞长湾突遭当地团练土…  相似文献   

16.
本篇节录任乃强为开发西康交通运输、解除藏民乌拉差役疾苦而在西康倡办"牧站联运"实践的整个历程,对了解任乃强经世济民的思想、实践及民国时期西康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期本刊收到贺龙研究专家、老作家,《从两把菜刀到南昌起义》的作者朱泽云同志的来信,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风水与名人》一书中《一撇胡子改变贺龙一生运程》一文,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在此,我们特刊出此文,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此类文化现象加以...  相似文献   

18.
赫哲族流行病专家毕天民毕天民(1899-1959)赫哲族流行病专家。原吉林省桦川县苏苏屯(今属佳木斯市桦川县)人。1918年前后考入依兰道立中学,而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原吉林省)双城县担任小学教师。1921年对月,考入沈阳奉天医科专门学院,后被聘为东...  相似文献   

19.
马铸材,藏族(藏名荣坤·次仁桑珠,外号甲米次仁),是德高望重的旅印老华侨。他于1890年5月13日出生在云南省中甸县一个贫困的农牧家庭,15岁时(1905年份出帮工度日,于1921年由西藏进入印度的噶伦堡经商,并在那里定居生活了40余年。1962年,他在侨居国掀起的反华恶浪中受到严重冲击而愤然回国定居,受到祖国人民的高规格的接待,中央有关方面负责人方方等亲到机场迎接,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何香凝副委员长及廖承志(中侨委主任)等领导分别接见和宴请了他,他还列席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聆听了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此情此景使老人…  相似文献   

20.
在贺龙元帅的故乡———湖南省桑植县 ,有一个叫马合口白族乡自生桥的山寨 ,全寨220户农户736人 ,分散居住在海拔800米的石灰岩裸岩地区。177亩水田和413亩耕地 ,一遇天旱 ,常常颗粒无收。“山高石头多 ,出门见岩壳 ,地在石缝找 ,人畜无水喝”。自生桥人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生活。1996年12月 ,湖南省农科院建整扶贫工作组受命来到了自生桥进行扶贫 ,由水稻专家杨怀兆、植保专家徐志德、茶叶专家胡松柏、土壤肥料专家周年发、旱粮专家邓锡兴、果林蔬菜专家张秋胜、李继成 ,畜牧养殖专家丁甫林、周国强等 ,组成了一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