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并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其重要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呢?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平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习惯1.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提问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热门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一、营造和谐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  相似文献   

6.
在对常规习题的教学中,注重原习题的发散和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实施创新教育.在信息给予习题的教学中,注重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在开放性习题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7.
陈继林 《科学咨询》2008,(16):63-63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和迫切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们主要学科,在数学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注重知识的传授,片面追求分数,而比较忽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现象.致使一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后劲.  相似文献   

8.
<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热门话题。为此,我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初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变传统式为现代式,变封闭性为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现代数学教育呼唤着全新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整合。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提供外部刺激多样性,超文本性、网络资源丰富性,确能创设一种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目的。如何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互补,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必然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标重要课题。一、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互补,优化学科整合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本身与各学科、人文、社会联…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坚持教育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是每个教师应探讨的课题。物理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自觉地寓创新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营造氛围 ,创造条件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营造氛围 ,激发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教师要用热爱、平等、尊重…  相似文献   

11.
郭远东 《科学咨询》2006,(10):45-46
我们知道: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现代数学教育呼唤着全新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整合.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提供外部刺激多样性,超文本性、网络资源丰富性,确能创设一种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目的.如何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互补,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必然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标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人的创造意识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启发,唤醒,人的创造思维需要在某些特殊的实践活动中训练、提高,那么物理教学无疑是实现两者完美结合的最好的实践活动。物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对创造新型学生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性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发掘和培养,致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低下。这个问题,已受到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丁玲 《科学咨询》2008,(14):50-5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营造和谐和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中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无疑是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有力的工具。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发展和提高,从而形成创造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如何在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1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1.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问题肯想、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服从于主体。农村小学生又占小学生中很大比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为了不断提高农村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  相似文献   

19.
高土其同志曾经指出:“思维的科学是培养人才的科学”,“国家的竞争,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成才,其关键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数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数学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学习数学可以使人思维精确,严密,合乎逻辑,这表明了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学习数学的作用,可见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担负了多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条件数…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和迫切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们主要学科,在数学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