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据《贝叶经》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它的产生与印度医药学的发展和印度小乘佛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傣族文献均不署作者姓名,为“贝叶经”和“红版经”两种,傣医药常识在以上文献中都有记述。记述医学常识最多的部分文献:《罗格牙坦》,(傣语...  相似文献   

2.
在西双版纳的深山密林中,经常可以看到身背药箱的摩雅傣(傣医)走村串寨,为群众诊病送药。在傣族人民聚居的大村寨有傣医一、两名,小的两三个寨子就有一名傣医,这些摩雅傣半农半医,是名副其实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采取适合当地习惯的行医方式,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方面有独到之处,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3.
“傣”这个字在傣族语言里,一说是和平的意思,另一种解释说“傣”就是犁。不管“傣”字的含义是和平也好,是犁也罢,总之,这一点是不错的:傣族,这是一个爱和平、爱劳动的民族。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时曾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和缅甸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历史的论著之中。本文作者根据其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了考证后指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了傣族文献的一些缅甸史籍中关于缅甸历史上的“太公王国”的传说故事,不足为信。  相似文献   

5.
傣族自称为“傣”,“傣”是傣语中自由的意思。在汉朝文献中,曾记为“掸”或“擅”,与“傣”字音很相近。历代汉文史籍,对傣族的称谓繁多。汉代以前对傣、壮、布依、水、侗、黎等族统称“百粤”、“越人”。汉代文献对“越人”的西部一支(实际上是傣  相似文献   

6.
“傣”是傣族自称的族名,汉文写作“傣”是解放以后的事,历史文献中对傣族有种种不同的称谓,不同时代与不同地区称谓就各不相同。研究傣族古代史,首先得确定历史文献所记录的哪些族是今天傣族的先民或前身。民族既不是种族而是属于历史范畴的人们共同体,那就不能说今天的某族是古代某一时  相似文献   

7.
傣族图腾似乎从未有过专文论述.自然,作为和人类童年有密切关系的图腾文化,是难以泯没的,傣族也不例外,只不过如拨雾看花罢了,所以本文命题就是傣族图腾文化及其史影觅踪.泰族图腾文化的孑遗,看来主要有:一、蛇图腾《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有神焉,人首蛇身."蛇图腾崇拜是古越人几乎共有的,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概莫能外.傣文古史《泐西双邦》开篇就是一位"人身蛇尾"的"勐神"("勐"是傣语,本意为国家或部落,现通译为地方或坝子.按:"勐神"取其本意,即国家或部落神).传说这  相似文献   

8.
关于云南﹃帕西傣﹄的族属问题文\辛智︵回族︶关于云南﹃帕西傣﹄的族属问题文\辛智︵回族︶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帕西傣”究竟是“傣族中的穆斯林”,还是回族?对其族属问题有不尽相同的两种看法。近年来陆续正式出版或发表的一些书刊、文章,对“帕西傣”的迁徙来源...  相似文献   

9.
和光翰  和少英 《民族学刊》2020,11(1):66-75, 136-138
金平傣族是一个跨中越边境而居的特殊族群,可细分为白傣、黑傣、普洱傣以及曼仗傣等四个亚族群。由于历史渊源、分布地域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其信仰文化具有与其他地区的傣族不尽相同的特征。本文在长期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平傣族的多重信仰文化进行初步探析,认为金平傣族的信仰文化呈现出以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信仰为主、兼有道教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信仰的多重信仰文化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多种信仰文化长期交融与变迁的结果。这一结论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界对傣族似为“全民信教”(信仰佛教)或“双重信仰”(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的简单化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云南省傣族自称tai~2“傣”,各地的傣族还有他自己的称呼如:tai~2nam~4“水傣”、tai~2l?n~5“白傣”、tai~2?εu~1la:i~2“花腰傣”等,但统称为tai~2“傣”。 海南岛黎族的自称为?ai~1“黎”,虽然各地的黎族还有不同的方言变读,如:t?ai~1、dai~1、thai~4等,但?ai~1“黎”是黎族的一个共同的民族自称。  相似文献   

11.
金平白傣     
白傣是自称"傣皓"或"傣端"的傣族支系,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境内。其与傣族其他支系同源,但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色。金平傣语是我国傣语四种方言之一,文字历史悠久。受社会、历史等方面都多重因素影响,白傣语言文化传承困难,状况堪忧。目前,金平当地正在积极保护和传承白傣的文化和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2.
傣族,在历史文献,和又称“摆夷”、“夷”、“百夷”、“白夷”、“白衣”。如果我们简单从事,也可以将这些名称视为同音异字了事。然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些文献记载中的族称,隐现的时代和地区往往有别,而且有的名字开始也不专指一族,等等。因此,弄清历史上族称的演变线索,常常是研究民族史首当其冲的问题。关于傣族的历史土族称的演变,《民族团结》1962年第四朋载江应梁先生《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傣  相似文献   

13.
罗美珍 《民族研究》2006,2(5):94-96
笔者在《民族研究》1981年第6期上发表了《从语言上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一文。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笔者对此问题有了更清晰的看法。探讨一些民族的发展脉络及文化历史,尤其是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史,除了考古发现外,就是靠语言这种“活化石”的证据了。对于傣泰人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当地土著说和迁徙说。笔者的看法是:傣泰族(即操侗-泰语族语言的广义“泰人”)的先民属于原始马来人种的一支,即古书记载的我国上古时期东南沿海的“东夷”。古书上说,这支人民好冒险,喜迁移。在那时他们就有一部分人从海路迁徙,经过台湾(…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上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国外的泰族,和国内的傣族、壮族是否有共同的族源?它们的发源地在哪里?现代分居两地的泰族和傣族古代是否居住在一处?后来又是如何迁徙的?这些问题历来民族学者、历史学者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过去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傣、泰、壮原为同族,属于百越,发源于中国的西南和东南部,即川滇两广。国外学者也有“鄂豫皖说”(Lacouperie)、  相似文献   

15.
傣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并非是一个大的民族,但是她却有悠久的文化,使用文字也已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到今还保留着大量的老傣文文献。所谓老傣文文献,其中就包括“贝  相似文献   

16.
为征集少数民族医药文物,我们曾对云南景洪、思茅、临沧、楚雄、大理等地区进行了调研,行程2500多公里,采集到数十种珍贵的医药文献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民族医药文物为研究西南民族传统医药取得了重要资料.傣族传统医药卫生傣族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认为构成自然界和人的基本元素是火、水、风、土4种,一旦4种元素失去平衡,就成为致病因素.火盛则发烧,风盛则肢麻震颤,水盛则浮肿,土盛则冰冷.傣医用药没有严格的组方原则.常用  相似文献   

17.
世代居住在怒江和瀾滄江边的傣族人民,不仅創造了丰富的物質財富,而且創造了惊人的精神财富,以他們独具香色的文学艺术,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庫。傣戏就是傣族人民丰富多采的艺术遺产之一。从它初步形成到現在,约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它广泛流傳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带,是一种群众喜聞乐見的艺术形式,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几乎每一个較大  相似文献   

18.
“撒”者,傣语的原意为“生食”或“凉拌”之意。由于历史、传统、地理气候等原因,长期以来,“金撒”(即生食)形成了傣族特有的饮食文化现象。傣族“撒”的种类很多,其中以“撒大鲁”和“撒苤”最为有名。“撒大鲁”即生猪肉食品。其做法为,把猪脊肉或瘦肉剁细(有的还加猪肝),加上米醋和盐浸泡,直至肉变白,然后加入切细的茴香、青辣椒、生姜、大蒜泥等佑料搅拌,再加入用油炸过的猪皮、肉、莴笋丝、粉丝等混合而食。其味鲜美独特是傣家待客的佳肴之一。“撒苤”即生牛肉食品。为傣味中的又一名菜。其做法是,把牛里脊肉剔筋去脂…  相似文献   

19.
傣族蝴蝶舞     
蝴蝶舞是流传在云南耿马孟定傣族民间舞蹈,傣语称为“嘎吆”,是一种佛教节日的喜庆舞蹈,有自娱和娱神之功能。在傣文古籍《温腊》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从前,蝴蝶是生活在天上的神仙,每七日到人间来一次,在百花丛中跳舞玩耍,享受凡间的无穷乐趣。有天,一位年轻人到中缅边境的清水河边打猎,幸运地遇见到正在花丛  相似文献   

20.
何平 《民族研究》2007,(6):79-88
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甚至公元前8世纪的时候就曾经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及缅甸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的历史论著中,甚至还把这个"达光王国"作为傣族的文明史向前往德宏旅游的游人介绍.本文作者根据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考证后认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德宏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傣族文献的一些源自缅甸的关于"太公王国"和蒲甘王朝早期的传说故事,不足为信.傣族历史上并没有一个"达光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