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明滨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俄国受西欧风气的影响,也在十八世纪掀起了“中国热”。他们除了对中国艺术和哲学的爱好之外,就是注意中国文学。不过,在绵绵二百年里,其文学出版物大多是翻译作品,还有一些评介性的文章。研究性的论文极少,著作屈指可数。直到二十世纪初,瓦·米·阿列克谢耶夫的专著出版,局面开始改观。阿列克谢耶夫在1916年完成了一部790页(16开本)的巨著,题为《中国论诗人的长诗 司空图(887—908)的<诗品>》,用这么大的篇幅来研究司空图的《诗品》,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是空前的。该书使阿列克谢耶夫一举成名,也为苏联汉学家撰写中国文学专著提供了范例。 阿列克谢耶夫论《诗品》的巨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评论,设四篇十四章。作者具有文学史家的眼光,把司空图的《诗品》放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考察,注意作品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联系,注意它与同类作品的关系,向前追溯到南朝钟嵘的《诗品》、唐李嗣真的《画后品》,向后涉及司空图之后的 相似文献
2.
论《金瓶梅》的近代现实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正> 在中国小说史上,近代现实主义的曙光是由谁升起的?在跨向近代现实主义方面,究竟是哪一部分小说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成为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对某个作家作品的历史评价,而且涉及到对中国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的正确认识。(一) 我认为,在中国小说史上,近代现实主义的曙光,是由明代中叶后的笑笑生升起的,他的《金瓶梅》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这主要是由于笑笑生的《金瓶梅》和它以前的小说有许多显然不同的新的特色,反映了从古典现实主义跨向近代现实 相似文献
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5)
《还乡》这部小说出版于一八七八年,它是一部悲剧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很多评论家认为它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本文将对《还乡》的环境伊格顿荒原,主要人物克利姆、游苔莎、尤布赖特夫人等,对哈代的“巧合”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悲观主义进行分析,以求得我们对《还乡》这部作品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高捷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狂人日记》自半个多世纪以前问世以来,历来都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作,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对一代青年起了震聋发聩的作用,确立了白话文学的正宗地位,宣告了文言文的历史性的失败。然而,令我们感到饶有兴味的是,对于写“日记”的这位“狂人”先生,却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5.
石农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
西南民族学院教授、民族史专家龚荫先生,历尽辛劳,潜心研究十多年,成功地推出了《中国土司制度》专著。这部专著的公开出版,填补了土司制度研究的空白,它是民族史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是民族学界的一件大喜事。 《中国土司制度》一书的内容,囊括11个省、区,上下数百年,方圆数千里,40余个民族,2569家,一万多个土司,洋洋百余万言,是迄今研究中国土司制度的空前巨著。 龚荫先生以读“破万卷书”和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集论述、考证、记录、整理、辨析于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土司制度的起源、形成、发展和衰亡,揭示了土司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弄清了元、明、清时期先后在全国设置土司的全貌,对2569家土司一一作了纂要,考订了每一家土司的治所地 相似文献
6.
黄霖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学界对此争论数百年,迄今无定论。但从《开卷一笑》(后称《山中一夕话》)中查到的屠隆确实用过“笑笑先生”这个化名的材料看,笔者认为“笑笑生”即是屠隆。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金瓶梅》全文引用的很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哀头巾诗》和《哀头巾文》,一诗一文在《山中一夕话》中恰恰被标明作者即是屠隆。此书上集所收 相似文献
7.
肖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6)
《汉语大字典》出版发行了。它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经过广大编纂人员十年的艰苦努力而编纂成功的。《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偏重提高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它继承了我国编纂字词书的优良传统,集众家之长,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把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系统性结合起来,建立了新的体系,历史地正确地反映了汉字形、音、义发展的内部规律。它的出版问世,标志着我国大型语文工具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复活》创作于1889年至1899年,是托尔斯泰继《安娜·卡列尼娜》之后的又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是作者经历了世界观的彻底转变之后,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先后增删六次才写成的一部巨著。毫无疑问,这是托尔斯泰晚年最成熟的一部代表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表现了作者世界观的基本倾向。认真研究这一巨著,对于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意义,对于了解俄国的历史是有重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邬国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文心雕龙》在《隋志》及以后的目录里多归在集部。尽管也有认为《文心》是子书的,但这种说法影响甚微,不足以改变《隋志》影响所致而形成的普遍看法。由《序志》和《诸子》两篇的对照可见,两文对作者著述用心和《文心》著作性质的表述高度一致,这就证明,刘勰本人是将《文心》当作子书来写的。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刘勰撰写《文心》的态度,也有助于理解该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肖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6)
《汉语大字典》出版发行了。它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经过广大编纂人员十年的艰苦努力而编纂成功的。《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偏重提高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它继承了我国编纂字词书的优良传统,集众家之长,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把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系统性结合起来,建立了新的体系,历史地正确地反映了汉字形、音、义发展的内部规律。它的出版问世,标志着我国大型语文工具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这部脍炙人口的好书,正象我国许多优秀的古典作品一样,也是思想内容异常丰富、复杂的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本来,从作品的实际出发,通过客观的、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从中阐明和揭示出小说固有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历史意义,“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论》),这是对待《水浒传》、也是对待古代文化遗产所应有的态度。可是,“四人帮”一伙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全然不顾毛主席历来对《水浒传》的高度评价,肆意篡改和歪曲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八月关于《水浒传》的谈话,捏造“… 相似文献
12.
孙韬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正>土生土长的乡巴佬作家沈从文,从小吃湘西的红薯绿豆,因而对家乡充满“不可言说的温爱”,写出了象山茶花美丽的艺术珍品《边城》.《边城》这部中篇小说,“浮沉半世纪,生存近偶然.”作品的浮沉起落,由于某种历史性的偶然误会,在文学史上也是常有的事,正象金子一时沾满尘垢,并不证明金子本身不能发光.假如不带成见或偏见剪裁作品,实事求是,深入到艺术形象真实性中,分析研究作品,自然会心平气和得出不带盲从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罗集铸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1)
关于《水浒》的评论一直众说纷纭。解放后,有人说《水浒》作者站在人民立场,冲破了封建传统束缚。甚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还有人说《水浒》在冲击封建意识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否认它是儒家作品。 相似文献
14.
苏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正> 作为一个学者,钱钟书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知名的。但是,作为一个作家的钱钟书先生,在建国以来的几十年中却是很少有人提及的。钱先生早在解放以前,就曾出版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的边上》。一九四七年他出版了长篇名著《围城》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被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的《围城》,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空虚、虚伪、灰暗的精神生活的。它不象“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那样,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为着革命和理想召唤风雷的战斗色彩和内容;它所描写的只是“那一部分社会”和“人类”的生活,但人们却可以借一斑而窥全豹,从知识分子们 相似文献
15.
16.
《小世界》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力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闫艳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80-81,88
从分析英国知名学者戴维·洛奇的名著《小世界》入手,展示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历程及其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许丽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78-79
教育是什么?见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是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刘云波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从中译者的角度介绍了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处女作《教师》的产生与内容,并从四个方面回答了出版商们为何在作者生前拒绝出版这部小说和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声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4):126-128
卫华教授新近翻译出版的杰罗尔德·西格尔《波希米亚巴黎:文化、政治,和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1830-1930)》一书,通过扎实的史料梳理和深入的个案研究,鲜活地再现了波西米亚发展状貌,并突破西方学界关于波西米亚与资产阶级关系的研究成见,深刻揭示了波西米亚的文化特征和精神本质。对于尚处于拓荒阶段的国内波西米亚研究,其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