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多年不见的同窗,特意打电话来说:“我看了你那篇《人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杰出的》的文章,觉得你还可以写一篇《人也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平庸的》。”还说,“我就是从某一个点上开始平庸的。”我当然不好承认他“平庸”,连忙对他说:“是呀,当初你也是挺有理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医生,他总是问我为什么不借给他钱。“你拿什么还我?”我问他,“你今天没钱,明天又去哪儿弄钱呢?我现在借钱给你,不就是等着将来你跟我解释谁把你骗了!”  相似文献   

3.
这个人,总是咧开嘴,不停地笑,只要他用狡猾的眼睛东张西望,就不知谁又得“遭殃”了!他总是那么让人啼笑皆非。他总是让老师伤脑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班的“搞笑大师”——壮晓鹏。壮晓鹏这只顽固的“皮猴”,一下课,便飞也似地直奔一楼,然后在一楼把沙包扔到十几米的高空来取乐,每当此时,他的哈哈大笑声就会传入大家的耳中。他的得意之作乃上课时的“插嘴神功”。老师问题一出口,他便迫不及待地“吼”出答案。这不,又来了!语文老师打开书,微笑着提问:“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壮晓鹏猛然一跃,神情严肃地说:“当然是不经磨练,就不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4.
张伟 《社区》2009,(17):40-41
大名鼎鼎的私人侦探福尔摩斯19世纪末诞生于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的笔下。他总是戴着猎鹿帽、身披深灰色斗篷、嘴叼大烟斗、手拿放大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多么复杂的案件.只要到了福尔摩斯手里.无不迎刃而解,一时间,福尔摩斯声名大振,风靡世界。甚至当时的美国读者在街头碰面之时,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福尔摩斯最近断的案子吗?”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福尔摩斯与中国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审题如诊病     
故事精讲古时有个叫季梁的人得了病,大哲学家杨朱去看他,对季梁哭泣着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并不严重,只要好好调理,很快就会好起来。”但季梁的儿子不信,去请了三个医生来给季梁诊病。第一个医生说:“是冷暖失常、虚实失调、阴阳不和、饥饱不均导致的疾病,吃几副药就能好。”季梁听了说:“你走吧,你的医术太普通了。”第二个医生说:“你这病是因为先天不足而长期形成的,恐怕很难用药治好你的病。”季梁听了说:“你是一位好医生。”第三位医生说:“你这病是由于精神忧郁引起的,只要注重修心养性,不用服药也会好的。”季梁听了,称赞他是一位…  相似文献   

6.
小猪闷闷地坐在家里问自己:“我快乐吗?不,我不快乐,可快乐究竟是什么呢?”考虑了很久,他决定出门旅行,去寻找快乐。蓝天白云下,小猪走过村庄,走过河流,不久,便来到了森林边,刚走进森林,他就被穿着华丽外衣的孔雀吸引住了。小猪心想:孔雀真美,他一定知道快乐是什么。于是跑上前去问道:“孔雀弟弟,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快乐?”孔雀说:“快乐,就是穿着美丽的衣裳。”“那你能帮我也缝一件吗?”“能!”孔雀爽快地答应了。一天时间他就帮小猪缝制了一件美丽的外衣。小猪穿上新衣服高兴极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小猪穿着新衣服走呀走呀,可是…  相似文献   

7.
物以稀为贵,人以杰为尊。 优秀的人总是先于他人触摸到稀缺的资源。而社会的逻辑,总是将优秀的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对于一名员工,做到优秀其实十分简单:只要你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只要你意志坚定,持续不断地努力。  相似文献   

8.
国际     
美国衰退风险降低 虽然时常听到有关美国经济将陷入“二次衰退”的预言,但近期的经济数据却不断显示经济向好迹象。美国里奇蒙德联储主席莱克日前就表示.美国最近的经济消息显示几个月来美国经济处于向好阶段。他预测美国2012年经济增长达到2%至2.5%,通胀率很可能达到美联储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毓龙街道洋中社区,提起王金怀,人们赞不绝口。他是一位“资深社工”:为社区服务多年,却从未拿过报酬,居民们说他是“编外社工”。邻居说他是个好人:只要有人请他帮忙,无论早晚他都乐意。他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头花白发,身形略瘦,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声音不大,让人觉得和蔼可亲,邻居亲切地称他“王爹爹”。  相似文献   

10.
黄胜 《可乐》2010,(7):40-40
有个留学生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别的没学会,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倒学会了不少。比如说,他法律意识非常强。归国后,他的口头禅就是:信不信我告你!日子久了,朋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我告你”。 最近,“我告你”遇到一个做律师的同学,在心里就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私人律师。  相似文献   

11.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他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他的心愿:他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吃惊,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  相似文献   

12.
黑多  李亚雄 《华人时刊》2009,(10):78-79
补办房卡 在美国的宾馆旅店,最怕的是你把房卡掉了。酒店只认房卡,不像中国的服务员“人情味”很重,只要她在你房间的附近,只要你和气地向他说明,只要你振振有词,她都会“善良”地用她那把万用房卡帮你打开房间的大门。美国则不然,哪怕服务员就在你房间里打扫,她也会拒绝你进入。  相似文献   

13.
运城地委、行署第六家属院7楼104号房间居住着一位78岁的高龄老人,每天总是忙着为孩子们推拿治病,他就是地区司法局原副局长刘志邦同志。 1984年离休后,他在家里一天也坐不住,究竟干些什么呢?于是他就跟着已离休的老领导杨钊学小儿推拿。有人劝他不要出洋相,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你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学什么小儿推拿。他却说:“只要有钻劲,不愁学不会。”就这样,他边看有关资料,边实际操练,遇到难题就反复请教杨钊同志。15年来他累计为小儿推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一种资格.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   有些人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快乐,也允许他的学生快乐.有些人没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一直过得很苦闷,他也希望他的学生和他一样过得很苦闷.如果哪个学生过得特别开心,他就立刻警觉起来,认定那个学生很可能是个“问题儿童“.你看,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当老师.有一种人,你只要看看他的那张脸,就知道什么叫做“悲剧“,你说,这样的人要是不幸做了教师,是不是很危险?如果你不幸正好有这么一副比较危险的长相,只要你不介意,我就建议你赶紧改行.……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5,(9):8-8
“I You She”翻译成中文是“你、我、她(他)”的意思,这本是三个最普通的人称代词,平淡无奇,但如果你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社区里打听一下,人们会告诉你,这是个很有名气的社会组织——“爱有戏”。“你、我、她(他)”包含了社区中的每一个人,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和连接。  相似文献   

16.
鹊尾上的盐     
有个叫奥勒的小男孩,总是渴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只要有一把亮闪闪的小刀,我就可以给自己刻玩具玩了,”他这样念叨(niàn dao)着,“只要有一辆马车,我就可以拉着我的玩具到处跑了,只要有一匹小马……”  相似文献   

17.
肖剑涛 《21世纪》2001,(7):24-25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然而谁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些个人不愿公开的小秘密。而当你的那点小“秘密”无意间被人发现了怎么办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那些匆匆忙忙的日子里,英国首相邱吉尔有一天来到白宫,要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他有一个癖好,那就是口叼一支大号的“哈瓦那”雪茄,泡在浴缸里休息。这一天他又泡在白宫的大浴缸里,突然,罗斯福总统踱着步子走进了浴室。场面显得很尴尬。但幽默的邱吉尔立即自我解嘲地说道:“总统先生您瞧,我这个大英王国的首相可是什么也没对美国总统隐藏的啊!”两…  相似文献   

18.
一位四川“诗人”最近告诉大家说:“美国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中国人在全世界唯一最好的朋友是美国人。”(《文摘周报》2006年1月27日转天津《老年时报》)“诗人”到底是“诗人”,竟然用了一个回环的修辞格反复强调美国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足见“美国人”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了。如果“诗人”仅仅对某些“中国人”说,我们由他说去;如果对全体中国人说,那就是强奸民意了。“美国人”是个大概念,其中确有好人,不可一概而论,应作具体分析。那么,“诗人”文中列举的“最好的朋友”是何种“美国人”呢?仅仅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美国政府和美国大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20.
近日翻书,竟从不同的两本书上看到两位名人异曲同工的廉洁故事。一个是关于美国平民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1837年,林肯辞去新撒伦邮政局长职务,前往春田镇担任律师。一天,州政府来了一个人,向他收取一笔未曾缴清的邮费。还没等那人把事情说清楚,林肯就从身上摸出一个钱包,数也不数就交给那个人,说:“过去你们是每个月都来收钱,这一次却过了五个月,我很着急,不论走到哪里,这17元公款总是带在身上”。其实,在那几个月里,林肯生活窘迫,一直靠借钱维持生计,但他从没打过这笔公款的主意。“我就是饿死,也不会动用这笔钱的”,林肯对借钱给他的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