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漱溟认为任何政治结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价值判断,都有其文化的内容,因而应从文化的角度去全面地分析、考察政治问题产生和解决的背景,找出不同民族所适合的政治发展样式。梁漱溟提出的“尊贤尚智”的政治理想诉求、法治与人治相调和的政治权力认知、改良主义的政治价值选择、“纳政治于礼俗”的政治思维取向就是这一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特点及其实质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为实现资本统治世界的“合法化”,将其政治文化向全世界传播和扩张的过程。实质是“西方化”或“美国化”。但是,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并不能使文化同一化,更不能实现自由民主的“崇高使命”,也不会使国家权力消亡。当前,全球文化的发趋势则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冯钢50年代末期,随着西方传统政治学的衰落,一批青年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背景中寻求研究政治学问题的新路径。结构功能主义的比较政治学就是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发展理论。“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4.
黄一源 《21世纪》2010,(12):42-43
按照诺贝尔先生的遗嘱,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那些“为促进民族和睦,增进各国友谊,推动裁军以及为召开和宣传和平会议而努力的人”,然而,这些美好的设想经受不住严峻政治现实的碰撞。比起宣扬和平,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更热衷于干涉别国内政,推销西方意识形态,已经完全沦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不符合他们标准的政权进行“和平演变”的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的的著作中尽管没有出现政治文化这个概念,但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评价都有广泛的涉及和精辟的分析,其内容十分丰富。邓小平政治文化观的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我们洞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还在于它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信念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儒家圣人政治与西方契约政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政治是以圣人为核心的圣人政治,基于社会契约的西方传统政治是契约政治。在中国文化中,圣人是理想和价值的体现,因此形成了“圣人为王”的传统,这个传统逻辑地预设了圣人的万能和常人的无能,常人需要圣人的指导,按照圣人的意图来生活,常人没有自己的权利,因此无法形成民主思想。与儒家的圣人政治形成对比的是西方的契约政治,它基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形成了一种平等与民主的政治传统。这是中国社会政治的追求方向。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直接相关,但早期文化研究主要关注阶级意识形态和现实斗争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体现出明显的宏观政治特征;从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的后期文化批评则结合了西方文化的自检传统,把政治微观化和泛化到了几乎一切文化领域。后期文化批评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早期的意识形态批评精神,但由于对无主体性和反本质主义的强调,因此阻碍了反抗性力量的凝结,最终使文化批评在实践上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8.
文化具有一种隐形而又无法抗拒的力量,有着近400多年殖民历史的菲律宾,深受西班牙天主教与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与民主思想文化影响.落后的菲律宾在强制被动或者有意识中自觉接受来自西方不同的政治文化,本文主要宏观分析西班牙语与美国殖民统治菲律宾期间,其政治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建立、民主意识进程、政党制度发展及完善过程中受到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些先进的西方政治文化为菲律宾发展民主政治体制打下根基,使其赢得“亚洲第一民主国家”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所谓“文化” ,属于“小文化”范畴 ,是指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 ;毛泽东习惯将经济、政治、文化并提 ,强调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毛泽东所谓“文明”与“大文化”范畴吻合 ;毛泽东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尚“动”、尚“变”、尚“斗”、尚“新”四种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一些文化学人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剖析,将中国哲学称为“君子哲学”,西方哲学称为“小人哲学”。以“君子哲学”为基点,中国传统政治走的是“人治”之路,以“小人哲学”为基点,西方传统政治走的是“法治”之路。这是中西方传统政治最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重要政治思想资源具有维护国家政局稳定、提升政治正当性、抵制削弱敌对意识形态渗透等功能。互联网作为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系统,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互联网技术优势,以"互联网自由"为借口,力图使网络成为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这必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我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揭示作为意识形态的西方自由主义为西方国家利益服务的本质,同时探寻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潮流的价值共识,实施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意识形态的阐释力、传播力、影响力与控制力,从而有效抵制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与侵蚀。  相似文献   

12.
政治认识论秉有哲学认识论的反思性特质,是政治知识的知识,主要关注政治思维方式。对中国近现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历史性论述表明,尽管遭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扭曲,中国近现代以来对西方政治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内核、从片面到完整、从感性直观到理性反思的上升过程。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景"理论提示我们,对西方政治文明的认知应实现从政治认识到政治认识论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术语是指党和政府在处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政治概念.它们对内传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反映国家的政治生态文化,对外宣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政治立场,为中国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政治文献、大会讲话、领导文选中,具有很强的政治严肃性、思想导向性、行政权威性和舆论工具性.外事无小事,政治术语的翻译一定要“讲政治”,并注意译名的统一规范.通过分析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权威性”“时代性”“通俗性”“概括性”“覆盖性”和“美学性”等语言特征,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加注释义”“省译”“创译”等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英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诗人、评论家马修·阿诺德是英国文化批评的先声.阿诺德的文化观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机器文明的反拨.一方面他将古希腊文化设定为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树立起纪念碑式的膜拜对象,另一方面,他认为人有着朝向完美和自由的使命,凡是不利于人性的自由发展的,都被视为文化的敌人.他寄厚望于人文教育者,希望他们以使徒传教般的热情传播文化;他也寄厚望于现实政治国家,后者在他那里作为最好的自我的共同的化身,保证文化伦理共同体——社群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关注理性、真理、自由、主体性等基础性话语,关注公民道德与社会正义,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是一致的,也难怪坚持社会政治批评的伊格尔顿将其视为自己社会政治和文化理论重建的逻辑起点.但是,回溯阿诺德的文化理论,在马克思的否定的意识形态论面前,他的“文化-国家意识形态论”流于简单化和平面化.他没有看到与阶级性相关联的文学艺术观念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它与意识形态的支持或对抗的复杂关系,更没有看到意识形态的对现实政治的维护和对人的规范塑造等主体建构的实践功能.所以,他心目中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联姻,那种诉诸现实国家作为文化的权威和传播中心的构想,只不过是维多利亚中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心中的幻象.  相似文献   

15.
西方民主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始终起着独特的复杂的作用.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教义,整体上不是革命的,但这并不排斥其关于平等和法治的一些教义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它在经过民主革命者改造和利用以后,有利于鼓舞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的暴政,捍卫人民的自由权利.在现代推进民主事业的过程中,基督教的不同派别,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西方国家在宗教和政治文化上的差别,与其民主进程也有相当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西方政治文化具有西方文化的特征 ,但也具有自身的特性如 :理性主义传统、公民文化传统、自由至上传统、法律至上传统等。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的踪迹与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经历了“街头政治”的绿色抗议、“国家政治”的绿色回应、“平民政治”的绿色参与、党派“议会政治”的绿色较量以及“国际政治”的泛绿化这样几个阶段。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具有运动主体的广泛性和多元性、哲学基础从“深绿”退到“浅绿”、运动策略由“激进”转向“温和”、绿色理念从政治“边缘”走向了政治“中心”等特征。从近期看,绿党不可能取代传统主流政党的主政地位;从总趋势看,当代生态政治将进一步走向政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一、政治与哲学的“博弈”——政治哲学对政治思想史的阐释当政治哲学经过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1899~1973)的治疗似乎得以死而复生并逐步进入“中心话语”时代以来,研修西方政治文明的学者的认识似乎正在慢慢渗入西方政治文明的内核。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不仅在历史上充当了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工具,至今仍然是美国对华实施遏制新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习近平外交思想在辩证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上,坚持“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进而创新地缘政治思维模式、赋予地缘政治关系新的内涵、开辟新的地缘政治目标及实现路径,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努力建构适应新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需要的政治文化,倡扬社会主义的人民权力观,并在社会主义本质、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政党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统一等一系列问题上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科学地指导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