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针对否定论者认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缺乏创作基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不能结合;“两结合”创作方法没有质的规定性这样一些论点加以评驳,强调指出,“两结合”与革命现实主义的区别,在于所着力描绘的“现实”具有不同的特点;“两结合”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区别,则在于所描绘的“理想”具有不同的特点;“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努力塑造现实与理想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文系师生召开了一次科学讨论会,对邵荃麟同志提出的“现实主义深化”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剖析与批判。会上首先剖析的是:邵荃麟的“现实主义深化”,是什么性质的创作方法,它与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有什么关系?发言的同志认为邵荃麟同志在“现实主义深化”理论中,提倡写“矛盾错综复杂的人物”,写“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写“阴暗心理”’这完全是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翻版。邵荃麟同志提倡写“阴暗心理”,写“矛盾错综复杂的人物”,实际就是提倡写“精神猥琐”、“內心分裂”的人物,而这正是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贯特点、一贯手法。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包括它的一些特点的形成,有看深刻的历史根源与阶级根源。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徐缉熙同志在《“创作方法”是一个科学概念吗?》一文里,有一小节论述席勒和席勒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笔者认为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一、阐述美学见解与探讨创作方法并不矛盾徐缉熙同志认为:“席勒写这篇论文是为了进行当时所谓的‘古典诗’(古典主义)和‘浪漫诗’(浪漫主义)的论战。论战双方都不是在争论什么创作方法的问题,而是涉及哲学和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诗同自然亦即文艺同生活的关系问题。……不管怎样,席勒在上述文章中是在阐述他的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深化”的理论,是邵荃麟同志等所提倡的“写中间人物”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实主义理论,排斥社会主义文学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世界观的作用,反对塑造完美的英雄人物形象,反对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群众。这种理论主张,处处是和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唱反调的。这种理论,只能为资产阶级旧文艺的发展开路。如果,按照这种“现实主义”的道路,“深化”下去,那么势必把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文艺引向资产阶级的歧途,从而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复辟开拓道路。  相似文献   

5.
近一、二年来,我国文艺界有不少同志否定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存在。他们的主要论点是: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绝然对立”,“不能混同”的创作方法,两者是根本“结合”不起来的。2、一种新的创作方法的出现,必须有体现这种新的特质的作品作基础,而“两结合”的提出,没有作品依据,不过是一九五八年我们党在经济工作指导上所犯的“左”的错误在创作方法上的反映。凡按此方法指导创造出来的作品,几乎全是失败之作。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提出的“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承继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来的.毛泽东1939年的题词和1958年的讲话,都没有明确把“两结合”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后来之所以变成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与1958年的中苏关系有关.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它主要由周扬等人阐释而成.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更强调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7.
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当中“有两种基本的‘潮流’或倾向,便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尔基:《我的文学修养》)。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际,也是这样。作为作家认识生活、反映现实的原则,创作方法是不断发展的。对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方向,高尔基曾经这样予示过:“是否应该寻找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试论《红楼梦》的“时序”和“年龄”描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志 《南都学坛》2001,21(2):28-34
《红楼梦》中的“时序”“年龄”描写 ,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不统一现象。但这却不是作者的“失误”“疏忽”和作品的“纰漏” ,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它是作者不为书中人物作“传记”、不为贾家作“年谱”的特殊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既使作品“历历生动” ,又是对我国优秀传统小说创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 ,更是作者“象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作者的这种写法是为其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3月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是对文艺历史上先进创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创作方法的产生,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它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应当提倡的一种较好的创作方法。但近几年来,有的同志否认这一创作方法的科学性,认为它没有存在的基础,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其至有的同志还认为它是“左”倾思潮的产物,对社会主义文艺起了很坏的影响。对这种否定“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意见,我不能苟同。本文想就这一创作方法产生的基础,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三突出”这个修正主义的反革命文艺主张,本来是对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下称“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篡改和背叛,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四人帮”之流吹嘘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具体运用”。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论文艺》第26页)。所以,凡属创作方法,则必然是作家在一定阶级的世界观指导下,艺术地反映生活所恪守的基本原则。不同阶级的作家,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他们所  相似文献   

11.
华主席在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就给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工作提出了一个迫切的任务:认真总结作家、艺术家运用“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成功经验,努力研究“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美学特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开拓道路。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在运用《两结合》创作方法上,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小说第二卷的创作,处在“四人邦”疯狂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艰难岁月,却能不受其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坚持“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确乎难能可贵。我们有必要就这部尚未完成的小说,对“两结合”创作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反封建战士还是真的狂人?已经争论多年,两种说法都言之成理,但都不够完满。这篇杰出小说的创作方法,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现实主义,也有人说是浪漫主义,但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三年前,陈涌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他说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用的是象征的艺术方  相似文献   

13.
“席勒式”并非一个贬义的美学概念,而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席勒自己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诗歌,戏剧等大都具有浓重的主观性,重视中世纪文学传统和追崇自然的浪漫主义色彩。而马克思对“席勒式”的批评是有其特殊历史语境的,从揭露与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革命需要出发,他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批评,在运用美学批判标准的同时,也使用了历史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相似文献   

14.
一、毛泽东同志提出过“两结合”创作方法吗? 作为高校文科教材的现行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无论是《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主编)、《文学概论》(蔡仪主编),还是《文学理论基础》(十四院校合编),都详细地介绍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为“两结合”),并肯定地指出,这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五八年在成都会议上提出来的。除《文学理论基  相似文献   

15.
巴尔扎克在世界名著《高老头》中借用穷大学生拉斯蒂涅的口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隐藏在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其实,在西欧文学史上,正是这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以其气势宏大的《人间喜剧》写尽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中资本主义金钱的罪恶。公开问世于十七世纪初叶(1617年)的《金瓶梅词话》,也以其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巨制鸿篇写尽了明末时期“隐藏在金银珠宝下的丑恶”。  相似文献   

16.
对《长生殿》创作方法的认识历来存在分歧.有说它是浪漫主义的;有说前半部是现实主义、后半部是浪漫主义的;更多的人则认为后半部是消极浪漫主义的. 笔者认为《长生殿》是部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又具有积极浪漫主义色彩的历史剧.形成这一独特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先从它的基调说起. 明王朝的顷刻瓦解和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使汉族士大夫和文人的思想受到空前震动,很多有民族气节之士痛定思痛,开始认真思考招致“社稷沦亡、天下陆沉”的原因,于是总结历史教训与抒发兴亡之感便成为清初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情绪.这种社会情绪给传奇创作很大影响,戏剧家们不但更加关心社会重大问题,而且多采用现实主义方法制作  相似文献   

17.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题西林壁》的哲理诗,开头的两句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观赏庐山奇丽的姿容是这样,立脚点不同,面目就各异。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看法又何尝不是如此?视角不同,结论也就迥异。有的认为“两结合”是我们时代唯一正确的创作方法;有的则说“两结合”不科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两种意见,相去何远?孰是孰非?以笔者一孔之见,均觉欠客观。  相似文献   

18.
江青这个野心家、阴谋家,不学无术,厚颜无耻,自封为“文艺革命旗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她欺世盗名,借口总结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狂热鼓吹“三突出创作原则”。偷换概念,贩卖黑货,妄图以此篡改毛主席关于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文艺纲领。它在理论上是十分错误的,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给予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9.
近来,人们对毛主席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了较多的议论和探讨。严家炎同志的《关于现实和理想的统一——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些理解》(《文艺论丛》第二辑)一文,就“两结合”问题,谈了一些看法。鉴于严文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个人又有一些不尽相同的思考。这里,打算谈几点粗浅的意见,兼与严家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刘振华的长篇《悠悠天地人》的出版 ,标志着他的创作“三级跳”已跃入了新阶段。五、六十年代 ,是他创作的“第一跳” ,主要写农民 ,采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新时期到来 ,他的创作进入“第二跳” ,着重写农民意识 ,运用的是开放现实主义 ,即批判地吸收并采用了西方现代派的一些技法 ,丰富、发展了传统现实主义。“悠悠天地人”是“第三跳” ,自谓用的是“神秘现实主义” ,我称之为中国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通过神奇的描写把现实与非现实交织在一起 ,表现人的隐秘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