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货币政策主要是以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基础,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政府或货币当局通过运用一般性控制工具、选择性控制工具或运用行政手段与道义劝告,直接控制并通过金融途径来影响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其经济政策目标。这些控制工具、对经济的调控各有利弊,必须依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与财政政策等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派”和“物价派”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以及分析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通货膨胀成因,得出结论:通货膨胀必然归结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并进而分析企业、政府和银行三者的经济行为,指出货币供应的唯一闸口是银行,尤其是中央银行。银行之所以没能控制住货币供应量,根源在于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没理顺。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关键在于控制货币供应量,这有赖于理顺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动态相关系数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货币长期内呈现中性,货币供应量的长期变动最终导致物价的同幅度增长,并且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纯外生货币经济中由于央行控制货币量的能力较强,因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显著;内生性较强的货币经济中央行无法准确控制货币量,因此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时效果不好。应尝试新的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1—2011年的经济数据,测算出未观测金融规模,并进一步分析了未观测金融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未观测金融规模对货币供应量有着显著的影响;未观测金融规模扩大倒逼货币供给增加;未观测金融可以减轻货币供给增发的压力。上述结论表明,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重视未观测金融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波动影响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货币供应量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导致了两者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另外从交易方程式推导的函数可以看到,货币供应量增量才是影响物价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不是货币供应量本身。因此,本文采用1997—2013年的月度数据,以逻辑型函数为转换函数的STR模型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物价波动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和物价水平波动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滞后期的货币供应量增量对物价波动的影响程度比当期货币供应量增量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要大许多。同时,当货币供应量增量大于和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物价水平的波动呈现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会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发挥其政策效果,并借助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一国经济的各个层面,其供应量的变动对资产价格的变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用VAR模型,选择一定的变量以及对数据进行整理,对货币供应量对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一般通过进入经济实体和股市两种途径影响股票市场,M1的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M2对上证指数波动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8.
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是影响国民经济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是经济学者热衷于探讨的话题。在建立了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函数关系模型的基础上 ,在模型通过各种检验的情况下 ,采用适应性预期的预测方法 ,作者估计了未来 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并以此为前提 ,计算出 2 1世纪头 1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增长率 ,指出了从货币供给的角度来稳定经济的方法是按单一规则控制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9.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汇率制度条件下会对一国贸易差额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构面包含汇率制度虚拟变量在内的面板协整方程,结合1994-2011年中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别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贸易差额对货币供给并不产生影响,而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贸易差额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同方向变化,即贸易顺差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贸易逆差则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因此,在当前实行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要适度控制贸易顺差对货币供给的冲击作用,以防范通货膨胀等风险。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利用我国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指数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分别对牛市和熊市两种行情下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两种行情下,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指数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牛市行情下,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指数的上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熊市行情下,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指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应当是防范经济过热现象的出现。为此,必须充分利用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做好每个金融年度的宏观调节工作,使不得已从事的周期性的宏观调控让位于年度性的宏观调节。做好宏观调节的前提是认识市场经济结构的网络系统,把握好这个系统的五个门类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互相促进与互相制约的关系。将市场经济划分为五个门类以及对其间的网络性关联的探讨,有利于清晰地发现市场经济结构的消长变化,对于提高宏观经济调节的科学性,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要实现对国民经济按五个门类的科学的宏观调节,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以确保对五个门类发展状况以及金融投资在供给量与供给方向等方面信息的准确把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资本投放与收缩的盲目性与强制性。  相似文献   

12.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崭新的货币形式,不仅具有国外学者所揭示的满足交易者对不同形式货币需求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特征,还具有本文所提出的隐私性和匿名性交易的特征.随着电子货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电子货币对经济发展及宏观调控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使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中央银行应审时度势地改变监管方式与调控手段,以适应电子货币时代金融调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正式金融市场的存在是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 ,它对货币政策实施的效用及宏观经济的运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 ,非正式金融市场的存在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 :( 1 )导致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和货币供给量可控性的降低 ;( 2 )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 ;( 3 )导致二元金融结构与区域金融的回流效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销。因此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非正式金融市场活动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十一五”期间,如何将经济增长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ECM模型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保证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客观上要求不断提高投资效益,改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化生产、经济货币化和经济金融化社会基础之上,充分交换论将经济学视为为生产、分配和充分三个不同阶段问题的集合。本文是对充分交换论的集中解释。在深入货币价值观的讨论和利率选择之后,界定了一个好的经济体系内在的全面逻辑适配关系,并框架性地在理论逻辑和数量技术关系上讨论了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第三方,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收缩提供零利率的货币供给循环可以维持经济的平衡可行性,这体现了普遍的经济民主和最大限度避免了经济体系运行中的缺陷和摩擦。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机制。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利率管制程度高、利率调整不灵活、缺乏有效的基准利率和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为此,我们必须从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两方面进行改革,以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本,促进利率市场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在能源经济高质量转型关键阶段,需要基于行业视角建立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评估和监测能源经济发展进程。以15个关键能源子行业为研究主体,建立包含宏观经济环境、中观产业发展和微观企业表现三层次指标体系,在测算能源子行业实际经济动态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2023年短期能源行业的安全保供、高质量转型趋势以及投资热点进行预估和研判。实证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稳步回升,2023年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走势向好,预测可回归至2019年水平。短期内,光伏发电行业和风力发电行业具有高行业质量、高股票指数等综合优势,可作为优先投资对象。长期而言,电网自控设备行业指数平稳提升,具有投资潜力。2023年能源供给需求预计反弹,火力和水力发电传统能源行业仍是保供主力,需激发系统调节新价值。能源行业整体需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抓住宏观经济复苏机会,快速升级,反哺国家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8.
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积极的财政政策既不利于控制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财政政策必须调整取向,由积极转为稳健。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内涵:一是控制赤字,但继续保持一定财政赤字规模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二是调整结构,把更多的钱用到需要加强的农业、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三是推进改革,不再主要依靠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腾出财力用于体制和制度创新;四是增收节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是维系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关于货币政策效应问题一直都未形成统一意见,在此背景下厘清中国货币政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一个包含货币参数的经济增长模型来考察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在稳定状态下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在实际经济中的适用性,以中国2000—2013年经济数据为例,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证明了倒U型关系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