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克服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构成商业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之一。尽管商业银行运作也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困扰,但我国的信息结构等因素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外部原因,对商业银行而言,减轻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信贷部门内部信息不对称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一条带有根本性的措施。解决银企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以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解决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信贷内控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严重,自愿性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以2009~2010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熵权系数测度模型,通过计算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测度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研究发现,预测类信息对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最大,2009年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高于2010年,国有商业银行自愿性披露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从信息不对称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银行与企业签订信贷协议前后的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银行信用风险;而银行上下级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重了银行内部人员的寻租行为,使银行信用风险更加严重.作者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运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理论模型,对银行与企业、银行上级和下级之间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分两种关系框架下进行论述,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使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中提供的有关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认为通过深化信用风险信息分析、签订限制性协议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等能有效地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防止和减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机构准入监管是保证银行体系安全的重要预防性制度安排。在实行银行机构准入审批制的国家 ,银行监管机构在颁发许可证过程中会面临信息不对称困境。这种信息不对称状况损害了监管效率 ,为此必须设法解决银行机构准入监管中的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监管效率下降。本文将主要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约束下的银行机构准入监管效率的降低 ,并提出通过建立银行机构准入许可证拍卖制度来化解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监管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存在是由于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进而形成资金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所致。我国国有商业根行在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因各项改革措施的不完备出现了信贷风险加剧发展趋势。尽管金融危机不是单纯信贷风险而是多种因素诱发,但信贷风险对金融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表现着手探讨如何有效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措施,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7.
信用卡交易纠纷源于信息不对称。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交易纠纷中长期角色缺失的状况,影响了信用卡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博弈论、产业结构理论、信息经济理论等经济学观点,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交易纠纷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其贷款具有"小、急、频"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使中小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导致融责困难.中小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应该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克服市场经济体制的微现运行基础不完善所带来的制度摩擦,找出一条能够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效果的灰色多层次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下级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对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效果评价的综合体系。用这一综合体系对某商业银行的经营效果进行评价,发现了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该评价体系具有计算简单、评价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食品市场上,食品主体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影响市场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了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后果。并针对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后果提出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将对教学管理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探讨了其影响的各个因素,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食品行业市场机制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对食品行业进行质量规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不同的食品安全信息揭示策略,以减少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由此,本文立足“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分析其导致食品市场失灵的现象,通过探讨政府介入食品行业进行规制的必要性,进而系统性地阐释政府对食品行业进行质量规制的相应机制,并借鉴美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制度来探讨我国的食品行业质量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及管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信息披露通过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因而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由于存在契约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第三方审计失灵等问题,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政府管制成为保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国际经验,健全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管制体系,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资本市场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信息化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业信息化的博弈分析 ,主要是由双方间的信息非对称 ,即承包商与业主、承包商与承包商产生的信息非对称博弈。本文针对建筑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的经营轨迹 ,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与非对称信息下的静态和动态博弈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客观存在,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适度的盈余管理是相关利益主体利用现有会计政策的弹性来实现自身利益。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契约的有效性,降低交易成本。但大量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对过度的盈余管理,应通过健全相关法规、加强监督、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途径加以限制,这样才能保护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6.
在两权分离的企业,为防止代理人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道德风险,委托人常常从信息系统、激励合同两个方面实施控制。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的内部审计方式和薪酬激励合同对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及风险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持续审计方式可以显著减少管理者盈余管理程度;但采用持续审计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者的风险投资意愿;采用长期激励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风险投资意愿,降低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7.
教育问责视野下的信息不对称与高校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问责的实质是基于信息披露与传递的责任落实过程.当前影响我国建立高校问责制度的首要因素在于信息不对称.加强高校信息披露工作,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我国高校问责制度建设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与预算编制程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分析表明:信息不对称程度对预算编制程序有系统影响,采用自下而上的预算模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高,自上而下的预算模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低,上下结合的预算模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居中;信息不对称与预算模式匹配对预算管理业绩的有系统影响;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预算编制程序匹配正确的企业占全部样本企业的51.92%。这表明相当数量的企业还需要优化预算程序。  相似文献   

19.
贺文华 《东方论坛》2012,(2):116-122
民营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依然是难以破解的难题。而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制度的缺陷,产权不清、信息不对称、人才缺乏、管理模式落后都成为制约邵阳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因而须加快制度创新,构建联合信用体系和联合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