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单一产权和产权不清等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造经验,指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说明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优化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安排,强调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要充分保证国有控股水平,并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国家的最优持股比例模型。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决定了我国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国内外银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证明,股份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灵活有效的产权组织形式,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在股份制改造的具体实施上,国有商业银行理想的产权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制,国家采取相对控股甚至不控股,并争取实现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这种迅速成长扩散的风险根植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和不可转让性.从上述观点出发,在分析产权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潜在的金融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以国家控股的资本结构多元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切入点,并逐渐使国有股份全部退出国有商业银行,方能彻底避免出现"公有地悲剧"式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运用公司治理理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和缺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从产权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一的国有产权结构和产权主体缺位是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从深圳发展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构以及发展资本市场,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而其改革的实质就是政府在银行这一特殊企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管制经济学研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基于管制经济学的逻辑论证,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产权理论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现代产权理论 ,从商业银行的存在意义、提供产品、经营特点等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适宜的产权结构。通过对国有产权特殊性的分析 ,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都能从产权结构缺陷中找到根源 ,并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以及关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最新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结论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产权理论重塑产权结构 ,改变单一国家产权的现状 ,实现私人产权的进入和国有产权的退出 ,从而把国有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相似文献   

9.
产权制度不合理,产权主体单一,产权关系模糊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问题和矛盾的主要根源。因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根本上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是金融体制改变的关键。而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理当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最佳选择模式。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如何通过股份制改造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可以从产权改革和加强竞争两方面入手。在短期之内,通过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这对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会有所帮助;但从长远来看,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经营绩效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困难重重,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其根本原因在于银行没有彻底摆脱政府干预的阴影、资产所有者缺位、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迟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银行内部、各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对此存在着“变革惰性”,产生这种“变革惰性”现象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银行经营管理者、监管者和各级国有银行对国有银行的资源拥有残缺的产权 ,必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消除这种残缺产权的发生机制 ,加快国有银行市场化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3.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体系之外建立起多层次的银行机构,例如民营银行,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乃至整个中国银行体系的健全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为发展民营银行提出了五大理由。首先,民营银行的核心优势是明显的:民有加民营带来产权明晰、独立经营;其次,由于没有国家信用作为最终保障,民营银行需要各种相关外部条件作为其发展的前提,包括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全面有效的监管体系,相关制度的健全等。同时,发展民营银行本身也可以促进上述外部条件的建立和完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互动关联。最后,发展民营银行还可以大大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总之,发展民营银行,对于中国银行业迎接WTO带来的挑战,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困境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国内外竞争形势的严峻挑战,金融业为了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实力,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存在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五条运行机制作为相应对策。国有商业银行才能逐渐改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产权主体的现代公司型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5.
科斯定理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理论命题,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对于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首先论述了科斯定理的由来和含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最后从产权的界定、产权的交易和产权结构的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斯定理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对国有财产的权利应当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经济法关于公民对国有财产的权利不仅很少,而且过于笼统和缺乏强制力。我国应当建立起有强制性的公民与国有财产的法律关系,完善公民对国有财产的权利。公民对国有财产的权利根据行使方式的不同,应当分为直接权利和间接权利;根据义务主体的不同,分为对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权利和对国有资产使用者的权利;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事先”、“事中”和“事后”权利。公民对国有财产的权利难以通过传统的救济途径获得保障,需要建立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的产权意义极大,在金融交易主体产权中的其他权利有缺陷的情况下,如果单纯地实行利率市场化,会受到现有的公有产权的约束,这种约束将通过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等不同的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系统论述了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模式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了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制度和治理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并试图构建一个基于产权制度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经济信用问题,认为造成中国经济信用秩序紊乱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济转轨时期产权不明晰导致的资金借贷契约非市场化,提出改善中国经济信用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培育资金借贷活动的市场主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资金借贷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认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应是建立和规范化运做信用中介机构,完善经济信用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