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东西部差距的拉大及其政策、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用区域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东西部关系及发展西部经济、以最终达到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的几点战略性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崛起。数字鸿沟问题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梳理数字鸿沟的含义和类型的基础上,描述分析了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数字鸿沟的现状,并从社会学关于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切入,分析了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数字鸿沟的实质;从时空伸延所形塑的现代社会制度“脱域”和“再嵌入”机制.以及西部地区具体的地方空间与信息流动空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西部地区跨越数字鸿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是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尤其是改革开放条件下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关于国家统一与民族感情的关系在关于国家统一与民族感情的关系上,邓小平把两者密切联系起来,总结我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历史的经验和民族关系及其感情发展的情况,认为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意愿和要求,不是人为的哪个党哪个派的主观意志。他的这…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的概念及其内涵,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世界性交往的思想和列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他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全面分析和探讨,把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长期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构想和对外开放的灵活措施,发展了列宁关于对外开放的方式和途径的思想;他还全面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中的四大关系,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和毛泽东关于如何对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等理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西部民间投资的比较及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民营经济获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当前东西部民间投资不均衡仍将制约着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在对东西部民间投资比较的基础上,对其区域差距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我国东西部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理论创新,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我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趋势,探讨了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对如何看待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提出了几点看法,最后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提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民族与国家关系思想是当代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理论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但在当下也遭遇 了时代冲击。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蓝本,可以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思想,结合当下 的时代背景,能非常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民族与国家关系思想对于现时代的指导意义,对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思想结晶,是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典范。《矛盾》以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揭示,谱写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篇章,它不仅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哲学基石,也是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矛盾》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节约思想是发展循环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利用和减少废物是发展循环经济两种途径的思想。马克思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科学技术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劳动大循环。提出与研究马克思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的意义在于:第一,人与自然关系日益恶化的现状凸现马克思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具有超前意义;第二,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进具有警示意义;第三,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统计了2010~2019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密度,使用区位熵判别方法,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问题,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区际间经济的辐射、带动效益有待提升; 中西部地区应构建以铁路为支撑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利用“高铁+”新业态发展高铁经济,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强化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补短板,推动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优化中欧、中亚班列组织运营模式和枢纽节点,打通微循环建立通达全球的寄递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东西部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首先厘清区域之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差异.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对东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稳定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区域开放的模式具有独特性,独特的区域开放模式决定了各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性,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又是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东西发展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中西部地区必须实行区域大开放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的理论方法,对东西部发展差异、西部发展的现状、差距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西部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归结为规模、空间结构的内外部不经济性,并提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是西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分析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二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促使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1991-2003年东部直辖市、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和全国31个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显示,绝对差距逐年扩大,相对差距波动起伏,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非均衡大于全国31个省际间的经济发展非均衡.究其原因,有历史的积累因素,也有现代的博弈缘由.据此,应采取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方面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存在的区域经济差距.高校具有人才、科技聚集优势,根据西部高校的现况,指出西部高校必须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改革的步伐,并提出了几点西部高校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林业非均衡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中国区域林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特征。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区域分类方法,分析了各区域在社会经济状况、森林资源禀赋、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状况、林业投资4个方面的非均衡性特征,得出各区域的林业发展特征,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绿色技术的创新绩效与扩散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趋强化,绿色技术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将绿色技术和一般技术加以区分,构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线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通过检验绿色技术创新的绩效判断经济利益是否已成为绿色技术扩散的有效驱动力量。基于中国1991-2010年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形关系,并求得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发生转换的转折点,针对东、中、西部地区比较了各自转折点发生的时间,发现东部地区“U”形关系出现最早,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继续加快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示范作用与辐射作用,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长期增长,有利于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有利于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