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商隐的诗歌是“优美”的,但其诗歌也有“崇高”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李商隐政治类诗歌的创作中。以郎加纳斯的《论崇高》为基点,探求李商隐诗歌中的“崇高”特质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2.
崇高作为一种美学范畴,无论是在自然界、社会生活还是艺术中,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精神人格的崇高显现和象征,是人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在超越客体的艰难搏击中表现的人格力量和宽广胸怀。许浑是晚唐时期的主要诗人之一,与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一起被称为"晚唐铮铮者",其诗歌在当时尤为杜牧、韦庄所推崇,陆游也称之为"晚唐之杰作",其诗歌饱含着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并创造出雄浑浩大的崇高意象,洋溢着激昂慷慨的旋律,表现出了强烈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悲剧的身世铸就了他悲剧性的意识,反映到诗歌里便化为一种悲剧的感伤美。就诗风而言,李商隐诗歌是以“优美”见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审美思想里还有“壮美”的另一面。就思想内涵来讲,李商隐的诗歌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在他的审美思想里对“美”的追求和对“善”的追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是晚唐富于艺术独创性的诗人,一直以来其诗歌受到"香艳绮靡"等指责,对其创作的研究也受到相当长时间的冷落.直至清代,掀起对李商隐诗文评注的热潮.清人对李商隐"诡薄无行"的人格和"文词华丽"、"无用于世"的诗歌重新审视,从比兴和诗史互证的角度出发得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此方面颇多发明创新,并对当下的李商隐研究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阐释中国古典诗歌崇高美的三个来源,指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崇高美偏于社会领域,它主要来自诗人对人和以人的生活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抒写,来自对崇高情志和崇高悲剧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李贺与李商隐的诗歌意境大多虚荒诞幻.传统文学观念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其艺术功能,以至后人对二李诗歌的"模糊"意象褒贬不一,或片面认为李商隐步李贺之后尘.比较二李诗歌兴象的美学特征,一日情势,一日情韵.探讨其诗歌艺术的成因,乃在于有普泛的宗教意识的渗透.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心理对诗人审美体验的影响,故有各自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崇高是近代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康德在他的哲学美学体系中完善了崇高的内涵.康德认为崇高在于主体内心的道德情感,把崇高的审美判断建立在一个"人之为人"的尺度,为审美超越和审美自由的实现奠定了哲学基础.崇高体验中痛感到快感的转化过程,也是人生境界提升的过程.我们只有理解了"痛感"的实质,才能寻找到超越痛苦的力量,体会到真正的审美快感.康德的崇高论对于现代美学的发展和超越现代文明的困境都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晚唐社会的苦闷,使诗人李商隐产生了强烈的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使李商隐创作的一部分诗歌表现出由现实向理想、由凡俗向崇高、由爱的阻隔向爱的融合发展超越的趋向,从而扩展了李商隐诗歌的审美心理空间,产生了悠长深远的情韵,并照亮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歌中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就其本质而言意象是属于诗歌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诗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性的意象来抒情表意,而意象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创造性想象的产物,浪漫主义诗人施展超凡的想象力,创造了大量具有崇高美的意象。崇高是西方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它是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1的一种美学形态。崇高的自然意象主要是浩瀚无边、神秘莫测的海洋、汹涌澎湃的波涛、晦暗恐怖的死亡、黑夜等。从美学角度看,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之意象多为高山、大海、狂风、暴雨等,体现了西方崇高美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文艺中“崇高”的反思:失落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高在艺术领域中历来都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但在当代由于种种原因崇高遭受了被冷落的境遇.崇高的实质是人的心灵超越,它既是人性发展的自然需要,也是人性走向最终的自由与完善的必需元素,是人永远不可缺少的精神一维.当代艺术应该走出"躲避崇高"和"虚"与"伪"崇高的误区,重塑当代的崇高美,使崇高的精神深入人心,为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14.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7.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8.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