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鹏运为晚清词坛大家,其词集有乙、丙、丁、戊、己、庚、辛七稿,独缺甲稿。时人多以为王鹏运视未中进士为终身大憾,故自编词集时未编甲稿。考察王鹏运生平、创作及其各词集刻本、稿本等,可知起初只是甲稿没有及时选出,后因悔其少作,其甲稿也不再选编,晚年终因感叹自身科举道路之不顺,故更认同先前自编词集的不编甲稿。由于人们将王鹏运未登甲科和自编词集无甲稿自然联系起来,故终有前说。  相似文献   

2.
论起苏轼词的风格,历来的观点是“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张綖《诗余图谱》)、“清雄”(王鹏运《半塘遗稿》),也有以为苏词“韶秀”(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清丽舒徐”(张炎《词源》)。但仔细品评,觉得在苏词中纯豪纯婉的  相似文献   

3.
李煜词千古垂名,异口交赞。余怀说它“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玉琴斋词序)。谭献说它“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谭评词辨)。王鹏运称其“超逸绝伦”(半塘老人遗稿)。王国维则直呼风韵“神秀”(人间词话)。今人读之,品其优劣,褒奖之语也不在古人之下。这就很值得我们思考:李煜词究竟何以博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清人王鹏运所辑《四印斋所刻词》,有《南宋四名臣词》一卷。包括赵鼎《得全居士词》、李光《庄简词》、李纲《梁溪词》和胡铨《澹阉长短句》。应该说:王鹏运将此四公之词合编是十分恰当的。因为,从时间上说,四公都生于北宋与南宋之交;从政治态度上说,  相似文献   

5.
王鹏运是晚清四大家的重要代表,他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清末的几个重要词社,启发和促进了清末词坛的群体意识。在觅句堂唱和群体的活动中,王鹏运与不少著名词家相交结,开始崭露头角;在咫村词社的活动中,王鹏运影响了郑文焯与朱祖谋,初步显示出后来晚清四大家共同的词学追求;在庚子秋词与春蛰吟等唱和活动中,王鹏运身体力行,带动其他成员,将常州派的词学主张发扬光大,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王鹏运所参与并领导的词学群体活动,是晚清词坛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据此梳理晚清四家间的词学传承以及清季常派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王鹏运是晚清词坛上非常重要的词学大家,也是一名兴一派风云的领导人物。作为临桂词派的创始人和中坚力量,王鹏运与该词派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词作风格、词学文献、词学思想方面均导夫先路,在临桂词派的形成与发展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由此成为该词派的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7.
在清末民初词坛,当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等人力尊吴梦窗,以致"学梦窗者几半天下"之时,郑文焯却主张学姜白石,希望通过学姜白石,达到柳耆卿的"疏宕"之境,用以纠正吴梦窗及其追随者的"雕琢"、"晦涩"之弊,这在当时是很有些"另类"的;郑文焯"于举世专言四声清浊之时,兼欲上推遗谱",即考校宫调乐律,研求词乐之精神,也是一种"另类"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评传     
王国维的青少年时代王国维,初名德桢,后改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于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公元1877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城内双仁巷王宅;于民国十六年五月初三(公元1927年6月2日)自沉于北平颐和园内之昆明湖。王国维的先世原籍开封。远祖王禀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以副都总管抗金守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评传     
王国维的青少年时代王国维,初名德桢,后改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于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公元1877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城内双仁巷王宅;于民国十六年五月初三(公元1927年6月2日)自沉于北平颐和园内之昆明湖。王国维的先世原籍开封。远祖王禀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以副都总管抗金守太原,城破殉难,被追谥为忠壮公,赠安化郡王。他的孙子王沆由青州随宋高宗南渡,迁至  相似文献   

10.
初唐四杰     
所谓初唐四杰乃王勃、杨炯、庐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因为他们生活于唐初,诗文一时颇有盛名,所以被称为初唐四杰。即简称王、杨、庐、骆。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诗人王绩的侄孙。八岁善文辞。后渡海省父于交趾溺水鹜悸而卒,年仅廿九岁(647——675)他诗文并茂,《滕王阁序》一时惊震文坛。其中以“落霉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脍炙人口。《杜少府之任蜀州》一  相似文献   

11.
清咸同间词人蒋春霖字鹿潭,世居江苏省江阴县蒋家巷。词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殁于同治七年,终年五十一岁(1818—1868)。和同时代词人相比,他晚生于张茗柯近一个甲子,比周止庵晚四十年,比龚完庵晚不到二十年,和陈兰甫、谭复堂年寿差近,庄中白、王鹏运皆比蒋生晚三十年,朱孝臧则晚于鹿翁四十年矣。词翁行二,父尊典,道光间官湖北荆门知州。他少年时随宦荆门任所。荆门江山秀丽,人文荟萃,鹿翁濡染其间,年未冠即嶷嶷  相似文献   

12.
<正> 晚清词坛呈现出活跃兴旺的局面,一时名家辈出,灿若繁星。王(鹏运)、朱(疆(屯阝)、况(周颐)、郑(文焯)之辈,被号称为“晚清四大家”历来论者颇多。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文芸阁词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是不公允的。本文试图对文芸阁《云起轩词》作粗浅的评析,权当引玉之砖,以期引起研究近代文学史和词史者注意。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芸阁,江西萍乡人。光绪进士,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为赞助光绪帝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受到慈禧太后嫉视,被参革职,戊戍政变失败,几陷不测,东走日本。返国后以著书填词自适,卒于萍乡,年四十九。芸阁博学强识,慷慨有大志,尤长史部,著述甚丰,惜多散佚。其门人徐乃昌刻其《云起轩词钞》一卷于《怀豳杂俎》中,与后来江宁王氏影印手稿本,互有出入。龙榆  相似文献   

13.
王铎(公元1592年——公元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十樵、痴庵、痴仙道人、嵩淙道人、烟潭钓叟等,卒谥文安。河南孟津(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明末清初之际著名书法家。他于书法,诸体皆工,尤以行草为精。《图绘宝鉴续纂》云:“(王铎)书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为最,种种法帖鸣世。”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段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文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和现代文学的先声,而且它本身也有很多文学现象和理论问题需进行探索。为此,漓江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丛书》第1辑,其中有七部著作《近代文学观念流变》(章亚昕著)、《近代文学与鲁迅》(牛仰山著),《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连燕堂著)、《龚自珍综论》(陈铭著)、《晚清诗界革命论》(张永芳著)、《王鹏运及其词》(谭志峰著)、《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康保成著)。另有三部著作尚待出版。此套丛书由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正吾、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陈铭、光明日报社副社长邓小飞主编。  相似文献   

15.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引发八国联军之役.硝烟密布,战火四起,北京遭受到空前未有之浩劫.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困居于北京城中,将战争之感慨写入词中,几人相互唱和,辑成<庚子秋词>上下二卷.<庚子秋词>不仅反映了时事,也响应了时代对于"词史"的呼唤.周济、谢章铤鼓吹"词史"之作,认为反映时代乱离的词作可与杜甫描写安史之乱的<北征>、<垂老别>等诗作相提并论.杜甫诗因安史之乱,号为"诗史",晚清词人连遭内忧外患,将家国之感发之于词,形成"词史".然而词之为体,与诗不同,"词史"与"诗史"的写作手法、反映动荡乱离的方式、观察历史社会的角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王芑孙(1755~1817),字念丰,一字惕甫,号铁夫,尝欲买田筑室于楞伽山,又号楞伽山人。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召试举人,官国子监博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教谕。他久居京师海淀,每年暑期出关居热河。客居京师馆董尚书家(户部尚书董诰)六年。在睿亲王(多尔衮后裔)府又客居六年。在这期间往来于梁诗正(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王杰(东阁大学士)、刘墉(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彭元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诸家,为诸公代起草文章。王芑孙在朝廷中虽然没有官职,但朝廷举行大典,所需文字材料,多出自先生之手,是当时著名学  相似文献   

17.
<正> 张嘉谋是近代我省著名的教育家和修志家。张嘉谋,字中孚,自号梅溪钓徒。南阳人。生于1874年5月14日(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逝于1941年8月5日。他早年曾就学于开封明道书院,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中选拔贡生,接着又中河南乡试举人。后曾主讲于陕州三门书院及淅川之丹江书院。继之主修南阳县志。后在故乡创办新学堂,任宛南中学堂总教习。光绪末年,在开封任河南学务公所议绅,曾先后与李敏修、许子猷、段厚甫、王欢喜等在开封创办中  相似文献   

18.
悲剧性时代与悲剧性人生孕育了晚清词人王鹏运的悲剧意识。他的悲剧意识在悲剧性时代与人生中滋生、衍变 ,相应地影响了他的词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清词号为中兴,词集丛刻亦甚为发达,文献保存之功甚巨。清代前期词坛昌盛,词集丛刻如《国朝名家诗馀》等多为今人词集之汇辑,保存了大量当代名家词集。中期的词集丛刻则更多地倾向于中小作家,于此可见更为普泛化群体的创作状况,同时在编选倾向上又受浙派词风和乾嘉学风的影响,呈现出偏重浙西词派和重音律等特征。晚清词集丛刻数量大增,品类丰富,王鹏运的《四印斋所刻词》等搜辑宋元旧集,开启词集校勘之风,词学贡献尤为卓著。  相似文献   

20.
“碧山词颉颃双白,揖让二窗,实为南渡之杰。” (王鹏运《花外集跋》)王沂孙确实是南宋末年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直可与白石、玉田相媲美,又与梦窗、草窗相比肩。而其词最受人称道的则是他的“咏物诸篇。”在《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中,仅咏物词就占三十余篇。这些咏物之作多寓托,所谓“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 (张惠言《词选》),“中仙最多故国之感”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 (陈廷焯《自雨斋词话》),等等。这几乎是清代词评家们一致的意见,然而,除咏物词之外,碧山另有几首以写离别为主的词篇,也流露了诗人的君国之忧,不无黍离、麦秀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