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以14d为1疗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肺动脉平均压(MPAP)\体动脉平均压(MBAP),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MPAP,而对MBAP无明显影响.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心衰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合并PH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白介素-6(IL-6)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清Gal-3,IL-6,PAPs,PAPm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降低(P0.05),6MWD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降低COPD合并PAH患者肺动脉压力,运动耐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NIV)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对患者膈肌疲劳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撤机后予以无创通气(NIV)治疗,观察组撤机后予以NIV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序贯治疗。比较两组膈肌疲劳状况、血气指标、肺功能、再插管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深呼吸膈肌移动度为(42.52±3.28)mm,高于对照组;膈肌浅快呼吸指数为(1.01±0.16)次/(min·mm),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aO_2为(76.39±6.24)mmHg, OI为(298.45±15.41)mmHg,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为(52.33±5.18)mmHg,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为(3.38±0.41)L、FEV1%预测值为(79.58±6.12)%,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再插管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IV联合HFNCO序贯治疗老年AECOPD可减轻患者膈肌疲劳,稳定机体动脉血气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补益膏方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呋塞米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辨证而设的中药补益膏方,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呋塞米,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生存质量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和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NT-proBNP、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和6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延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较对照组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较对照组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典型心力衰竭各症状计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心衰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再入院、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益膏方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呋塞米能有效减轻顽固性心衰患者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提升二级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丹东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观察组予以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的精神状态,采用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价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I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两组患者的SI、疗效总评(GI)、疗效指数(E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6周末两组患的SI、G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2周、4周、6周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用米氮平比较,应用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结合心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结合心肺康复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P)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出院前血气分析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有创通气时间[(3.2±1.5)天]、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P)的发生率(7.1%)、死亡率(7.1%)方面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通气时间[(10.1±2.9)天]、住院时间[(13±1.6)天]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在室内空气情况下试验组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结合心肺康复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型脑利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BNP及CRP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BNP及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BNP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及CRP水平,且对不同程度心功能患者均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COPD患者71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口服舒弗美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并随访6月,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生存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生存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生存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方法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较为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治疗。以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估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LVEF为(53.2±4.7)%,高于对照组的(48.2±5.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D为47.2±3.5mm,低于对照组的50.7±3.6mm,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二尖瓣E峰/A峰为1.14±0.57,高于对照组的0.76±0.29,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为5.2±3.6mg/L,低于对照组的8.6±3.4mg/L,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78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样方法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更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一氧化氮明显升高,内皮素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更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内皮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两组,合并OSAS为观察组,未合并OSAS为对照组,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评估患者认知损害情况。结果合并OSAS组男性人数、BMI、颈围大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S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MoCA总分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命名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力、定向力7个认知域的评分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OSAS可以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AHF老年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且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40/42)较对照组的78.57%(33/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血压、心率等,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予以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CHF患者96例予以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和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三联疗法(研究组),每组48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水平,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和对照组的6.25%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三联疗法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CHF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糖胃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1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加用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加用新糖胃康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主要症状积分、胃动素以及胃排空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主要症状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胃排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胃动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糖胃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糖指标,改善胃动素水平,提高胃排空速度,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吸氧及药物等常规综合治疗,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指标、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显著降低,同时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aO_2,SaO_2显著升高,同时其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气管插管发生率为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增加患者动脉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控制呼吸频率和心率,同时气管插管发生率也较低,住院时间短,费用也较低,进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6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及脑卒中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提高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控制血压,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醒后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104例醒后卒中合并OSAH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夜间睡眠采取侧卧位;研究组(56例)在基础药物治疗上,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智力认知度、焦虑程度、抑郁状况及神经功能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E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MMSE评分、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都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都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醒后卒中合并OSAHS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和有创/无创机械通气,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 0%,略高于对照组的90. 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1),动脉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明显升高(P 0. 01),但研究组降低及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1),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 0. 01)。结论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微创术式治疗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普外科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胆道结石合并胆囊炎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各5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WBC,NEUT,ET,hs-CRP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水平及炎性应激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4小时后CRP水平显著提高,治疗1周后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小时、1周后,观察组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