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每组41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口服治疗,治疗前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安全性,之后在治疗2周、4周、8周时再次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间比较,评分显著呈阶梯式逐渐减低;两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时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之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效果优于帕罗西汀组(P0.05)。两组患者GDS评分比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间比较,评分显著呈阶梯式逐渐减低;两组间比较,治疗2周之后直至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效果优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后8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治疗中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均有显著疗效,艾司西酞普兰见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中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应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临床疗效及给药后1周、2周、4周、6周评分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4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各周后较治疗前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1周、2周时,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4周、6周时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4.236,P0.05)。结论中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临床效果好于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和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各45例,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血清BDNF浓度,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试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12周末,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2.50%和69.0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1;P0.05);2疗后12周,两组BDNF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BDNF浓度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2.307,P0.05);3研究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P0.05);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黛力新和丙咪嗪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丙咪嗪治疗)44例和治疗组(黛力新治疗)46例,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优于丙咪嗪,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右佐匹克隆对老年失眠患者伴发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老年失眠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联合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加右佐匹克隆),每组各50例,治疗8周。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来评价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压及心电图结果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组内而言,联合组与单药组在治疗后的HAMD,HAMA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而言,治疗后,联合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P=0.00),而HAMD,HAMA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8周后的TESS评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压及心电图结果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效果较单独用药的效果更为突出,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尿失禁患者运用提肛肌训练和心理护理联合干预的自我效能。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84例老年尿失禁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提肛肌训练和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分别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和抑郁症状。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困扰、逃避和限制性行为、心理社会影响及总分值均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GSES评分和高自我效能感比例(57.14%)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量表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均明细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提肛肌训练和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中、重度AD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予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对照组单用多奈哌齐治疗52周,每4周随访1次,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16周后MMSE、ADAS-cog、ADL、NP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PI评分试验组于治疗4周后即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的比较,MMSE、ADAS-co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于治疗28周及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I评分于治疗4周及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以及单用多奈哌齐均能有效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行为症状,但在改善精神行为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多奈哌齐。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黛力新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和治疗组(加用黛力新)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抑郁障碍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老年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老年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医组(54例)和中医针灸组(70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和临床症状和功能评分。结果中医针灸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西医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针灸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与西医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针灸组患者临床功能和症状评分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减轻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中医五行音乐为背景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以中医五行音乐为背景采用rTMS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氟西汀肠溶片治疗,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Barthel)评分、抑郁症相关因子(5-HT、OFQ)水平进行测定,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SDS和Barthel积分,抑郁症相关因子(5-HT,OFQ)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结论以中医五行音乐为背景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抑郁量表的评分,降低抑郁相关因子5-HT与OFQ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配合度,加快患者回归社会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例同意参与研究的酒精戒断综合征男性患者,对照组20例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评分都下降,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为2. 51±0. 36分,对照组为9. 20±0. 62分,P 0. 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也降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3. 30±0. 25分,对照组4. 20±0. 50分,P 0. 0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SA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为35. 64±3. 66分,对照组为42. 28±4. 82分,P 0. 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认知行为治疗可能通过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左洛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用左洛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入选治疗组、对照组各65例,脑卒中均经临床、影像证实6个月内,抑郁诊断为Zung量表≥40分,或GDS量表5~10分。两组患者均给予类似的规范脑卒中治疗,而治疗组加用抗抑郁剂左洛复,连续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Zung量表、GDS量表和ADL评分变化。结果Zung量表、GDS量表评价发现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4、8和12周末均有好转,以12周末最明显,亚组分析提示左半球、多灶患者抑郁症状较明显,其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ADL评定发现,治疗组总体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4、8和12周末均有进步,以12周末最明显,亚组分析提示左半球、单灶患者的ADL康复效果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洛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效,也促进ADL康复,副反应少,有延时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颈肩部穴位治疗,取穴:大椎、天柱、风池、颈夹脊、大杼、肩井、天宗;试验组取穴同对照组,并在每个穴位上行温针灸三壮。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随访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颈痛量表(NPQ)评分、颈椎活动度(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治疗2周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项指标,同组随访1个月与治疗2周后比较,试验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分值均上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2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试验组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及普通针刺常规颈肩部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温针灸效果均优于普通针刺;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在疗效稳定上优于普通针刺常规颈肩部穴位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52)给予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的常规治疗,研究组(n=5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FS-BS)、中文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FS-B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SE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R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增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认知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比较正念治疗(mindfulness therapy)和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对门诊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在门诊收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慢性失眠症患者60例,按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正念治疗组(MG)30例和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组(CG)30例。在入组当天、治疗第8周周末分别使用使用GDA-7、PHQ-9量表评估焦虑情绪,在入组当天、治疗第2周周末、第4周周末及第8周周末分别使用PSQI、ISI量表评估患者主观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入组当天两组患者GAD-7、PHQ-9、PSQI、ISI比较分别为(4.500±1.042 vs 4.700±1.055)、(4.167±1.392 vs 4.500±1.592)、(21.467±4.790 vs 21.433±4.014)、(16.467±3.758 vs 16.633±3.459),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第2周周末两组患者PSQI、ISI比较分别为(20.667±4.604 vs 13.200±5.416)、(16.200±3.605 vs 11.633±4.230),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4周周末两组患者PSQI、ISI比较分别为(13.967±4.038 vs 10.033±3.157)、(10.800±3.231 vs 7.700±2.793),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8周周末两组患者PSQI、ISI比较分别为(11.700±3.669 vs 10.633±3.489)、(7.900±2.564 vs 7.067±2.348),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8周周末两组患者GAD-7、PHQ-9比较分别为(3.433±1.382 vs 4.400±1.354)、(3.200±1.215 vs 3.900±1.373),P0.05,差异有显著性。由此可见:正念治疗与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较远期疗效相当,但正念治疗比失眠症认知行为治疗起效慢,正念治疗能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定颤安神方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定颤安神方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上述各量表评分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通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各量表的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颤安神方可以显著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与探讨老年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A组和B组,A组61例,B组57例。A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B组采用舍曲林治疗。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比两组的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评分明显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6.56%,B组的不良反应率是14.0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舍曲林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此外,度洛西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等情绪,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预后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采用针刺百会、神庭穴与康复训练对老年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7例。常规组使用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刺百会、神庭穴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认知量表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了注意力外其他项均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72.34%),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神庭穴与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腹针疗法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4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进行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薄氏腹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HISS)、Barthel量表对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并且采用HAMD减分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间的NHISS,HAMD以及Barthel量表之间的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卒中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采用薄氏腹针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而且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金乡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出血常规基础性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小血肿体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