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22岁,主因"咳痰10余天,高热伴头痛4天"于2011年8月9日入院.现病史:患者10余天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少量白痰等不适,自觉低热(未测体温),间断自服感冒冲剂无好转,痰量增多.4天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40.1℃,头胀痛,发热时加重,热退头胀痛减轻,于社区医院查血常规WBC 18.2×109/L,N0.87,胸片示右下肺野斑片影,诊断右下肺肺炎,给予头孢呋辛2.0g,每日2次静脉输注3天,无明显好转,仍反复发作寒战高热,发热时头痛加重伴谵妄,应用"泰诺林"等退热药物体温下降后可好转,无大小便失禁及四肢抽搐.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7岁,农民。因"发热、腹胀、纳差3周"于2013年9月13日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畏寒,热型无规律,体温波动在37~39℃之间。同时感腹胀、纳差、恶心,偶有反酸、呕吐,伴间断双下肢浮肿,无腹痛、腹泻,无明显咳嗽、咳痰、气促。起病后患者消瘦、乏力明显,体重减轻约7.0kg。在院外曾做胃镜检查,为胃体黏膜微隆病变。经上海市肿瘤医院会诊读片,报告为:胃体黏膜内见  相似文献   

3.
癌症治愈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平日留意癌症早期的“蛛丝马迹”颇为重要,一旦发现,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判明。 肺癌 有吸烟史者痰中带血;痰的颜色和吐痰量短期内发生改变;咳嗽伴有低热,抗感染治疗无效;呼吸时有喘鸣音并逐渐加重;肺部疼痛不愈但无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4.
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慢性咳嗽患者占比达三分之一,久咳不愈,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向其他肺系疾病转归的风险。因此如何治咳、止咳一直是研究热点。咳嗽的治疗,中西医各有其法,西医从肺脏病变出发,根据病变特点分门别类,依照"标准"进行治疗,对于功能性、过敏性等病因不确定或病变不显著者,收效甚微。祖国医学发展至今,源远流长,众多古今典籍可供当代中医师们挖掘,因此中医治咳是优势项目,底蕴深厚。中医治咳嗽,先论咳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黄帝内经》指出:"五气所病,肺为咳",点明了咳之病在于肺,然肺主气,五脏六腑之气传于胃,先于肺,故咳嗽之病非独肺,五脏六腑皆有因。故治咳要明其类,知其因,运用"肺胃论",师古法,不拘泥于古方,结合实际情况,对咳嗽进行治疗,继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肺汤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汤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常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并行胸部CT检查观察肺部炎症吸收情况,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症状减轻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感染评分(CPI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症状减轻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CRP数值及CPIS评分数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清肺汤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有一定的疗效,联合抗感染治疗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最终的结果。多年的临床经验显示,老年患者早期心衰的征象常不典型,比如低体力劳动或上楼梯时发生胸闷、气短,休息后即可缓解;站立或坐位时不咳嗽,躺平后即出现干咳;晚上入眠后大约1~2小时,突然憋醒或者呼吸气促、喘息,但是坐起来后症状就消失等征象。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者在白天可从事一般活动,夜间初入睡时  相似文献   

7.
项春 《山西老年》2009,(7):56-56
心脏病是人类三大杀手之一,但是,只要早诊断,早治疗,也会避免一些悲剧发生。其实,在生活中,只要多注意,多留心,还是会发现心脏病发作前的一些身体信号的。呼吸做一些轻微的家务活动便会出现呼吸短促、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8.
<正>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由于合并多种症状,容易引起误诊。超声做为一种无创检查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心脏疾患,减少误诊率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3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2℃,伴有心慌、胸闷,自诉有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伴有双手皮下出血点,无胸痛,无头痛、头晕,无呼吸困难,无夜间不能平卧,无晕厥,无咯血,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不适。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后间断发作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联合中药方剂清热化痰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雾化吸入结合支持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化痰汤,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 O2,Pa CO2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发热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排痰难度、痰性状、黏稠度以及昼夜痰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显效44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95.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清热化痰汤可有效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呼吸功能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应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经过10余年对深圳地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临床研究观察,深入分析本病的病因病机,率先提出"鼻咽咳"之中医诊断病名,认为风邪为本病的外邪;湿、热、痰、瘀为本病的重要内邪,提出以"肺鼻同治"理论为本病的指导原则,采用通窍宣肺、清热祛湿、化痰止咳、逐瘀利咽的基本治则,并在临床上运用鼻肺咳方进行治疗,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8岁.主因意识不清1小时入院。患者于2009年7月17日下午16:20睡觉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大叫,之后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间断出现全身抽搐(4~5)次,每次抽搐大约十几秒,无恶心呕吐,急送我院,在急诊测血压220/130mmHg,查头颅CT未见异常,以“高血压脑病”收入我科,患者发病后一直未进饮食。否认发病前误服及大量服用药物。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3岁。腹痛2月余入院。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中腹部为主,呈间断性隐痛,疼痛程度中等,可忍受,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时疼痛缓解,未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反酸、恶心,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中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阴性。  相似文献   

13.
王彬 《新天地》2015,(1):47
陕西读者章斌:我今年68岁了,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憋气已经40多年了,还曾经咯过血。年轻时只要一发烧就咳大量的黄脓痰,有时候痰有臭味,吃几天消炎药或者输两天液就好了。前几年终于确诊了支气管扩张。这3年来,每年冬季只要一感冒,都要因为咳嗽、发烧住院,甚至一年住院不止一次,实在是害怕住院啊。现在又到了冬季,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1.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于2010年1月17日因“进食后胸骨后不适10余天”就诊于本院,行胃镜及病检提示:距门齿33~38cm处食管鳞状细胞癌、距门齿26cm处见食管增生鳞状细胞上皮。于1月25日行食管癌根治、胸顶胃食管吻合术,术中见病变位于食管中下段,约5&#215;4cm,质韧,侵及食管外膜,活动性差,周围见多枚肿大淋巴结,胃左淋巴结肿大(2.5&#215;2cm),术后病检(201001408)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高-中分化,侵及食管壁浅肌层近深肌层,两切缘未见癌累及,胃左淋巴结见癌转移。术后于2月23日行DF方案化疗1周期。后于2010年3月~5月行NP方案化疗3周期。于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行纤维鼻咽镜提示:左声带固定;复查胸部增强CT考虑食管术后并气管左侧淋巴结转移,遂行气管左侧转移淋巴结适形放疗31次(DT=62Gy),11月10日放疗结束,放疗期间口服希罗达(卡培他滨片1.0片/次2次/日)化疗3周期。于11月18日行全身热化疗1周期(OXA 200mg d1+卡培他滨片2.0 d1-14)。后长期口服氟尿嘧啶。因CEA升高于2011年2月15日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行PET-CT示:食管-胃吻合口处团块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大小4.7&#215;4.4&#215;5.4cm),最大SUV12.5,考虑局部肿瘤复发,腔气间隙、主肺动脉窗多个增大淋巴结。2月17日行胃镜提示吻合口处黏膜慢性炎症;来我科查胸部MRI提示:T3-7椎体左侧椎旁团块,考虑转移。于2月24日至4月4日行吻合口复发病灶放疗27次(DT=54Gy),于3月15日、3月22日、3月29日分别行紫杉醇100mg化疗增敏3次,治疗后好转出院。2011年5月患者出现背痛,有咳嗽咳痰,查胸部CT ( c110330)提示:食管纵隔瘘形成。遂于2011年5月19日胃镜引导下行支架置入术,并行异体造血干细胞及异体免疫细胞输入治疗4次(即先行一次异体造血干细胞输注,以维持生命体征。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利用患者自体肿瘤细胞,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培养靶向免疫干细胞回输,靶向杀灭患者的体内肿瘤细胞)。患者咳嗽咳痰及背痛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胸部CT及MRI示食管胃吻合口及椎旁肿块基本消失(见图1)。  相似文献   

15.
吕沛宛  刘硕 《百姓生活》2014,(10):68-68
内蒙古沈先生讲述,他自入夏后经常干咳,吃了不少药,最近同事推荐他喝天冬汤,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确实有效。 肺燥咳嗽属于中医咳嗽中的外感咳嗽,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口舌干燥、舌苔薄、脉细。中医认为,该病治疗上应以润肺止咳为主,而天冬正好有此效果。天冬可养阴生津、滋阴润燥,可用于缓解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等。可以煎汤内服。  相似文献   

16.
老林近3个月来久咳不止,服用各种止咳药、抗感染药均不见好转,去医院进行胸部检查也无任何异常。患者自诉最近脾气不好、易发怒,闭眼站立时全身晃晃悠悠,一侧手有些迟缓。医生怀疑其脑组织可能患病,经脑断层造影检查后确诊为轻度脑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7岁。"右侧耳垂区疼痛2年余,发现右侧耳垂下疼痛渐增性包块1年余"入院。患者约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耳后区出现疼痛,遂到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头孢、炎见宁)10天,疼痛无明显缓解。约半年后,发现耳垂下长有一约"花生米"大小包块,略疼痛。再次在当地医院行右侧腮腺区穿刺检查,给予抗炎治疗(头孢拉啶),疼痛缓解。穿刺病理检查提示:镜下见大量血液及炎细胞。约半年前再次在  相似文献   

18.
<正>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es,CA)是指可溶性前体蛋白的错误折叠成为不溶性聚集物沉积在心肌细胞外,破坏心脏结构及功能。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积累导致心室壁增厚和舒张功能障碍,逐渐发展为一种限制性心肌病的晚期表现。该病对心功能的影响主要在心脏充盈,而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影响较小[1]。1.病例特点患者,男性,62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加重4月"收入院。2年前无诱因活动后胸闷、气短,起初为爬坡用力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马来酸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9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氧疗及抗感染、祛痰、镇咳等基础治疗,并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茚达特罗吸入粉雾剂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疗程根据病情决定,吸入药物均应用2月。(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2)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耐力水平;(3)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V_1、FEV_1/FVC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两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MWT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AT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T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马来酸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86岁.因"流涕、咳痰、喘憋1周,加重1天"于2001年3月21日入院.入院前1天喘憋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门诊查血白细胞10600/mm3,中性86%,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