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间品进口作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对促进一国生产及出口结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基于进口产品种类变化的利得视角,考察了中间品进口种类扩张对企业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企业从国外进口更多种类的中间品有助于促进其出口复杂度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更换核心指标测度方法等多种检验后,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从影响机理上看,中间品进口种类扩张主要通过“产品创新”的直接途径和“生产率提升”的间接途径来推动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此外,受进口来源国类别、企业所有制形式以及行业技术特征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中间品进口种类扩张对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程度存在不同。本文从经验上证明了“以进口强出口”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对评估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扩大进口”政策的经济效益,以及推动“贸易强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1999-2013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和FDI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提高有正向效应,且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正向效应大于FDI技术溢出产生的正向效应,但我国高技术企业的R&D资本存量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没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魏如青等 《统计研究》2021,38(4):103-115
国际分工模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全球价值链分工正成为当下世界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本文首先基于生产阶段分割法识别与测度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各自国内和国际生产分割的具体情况,基于此深入考察了生产分割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内生产分割还是国际生产分割,均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该结果通过一系列内生性和扩展性分析检验,结论依然稳健。另外,在调节效应检验部分,本文还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具有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对一国(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强化全球生产分割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效果。本文为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鹏  岑聪 《统计与决策》2023,(18):61-66
文章重点关注中国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在梳理互联网对市场一体化进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实证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互联网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效果存在门槛效应;互联网发展能通过促进市场整合与强化区域联系这两条路径推动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但影响效果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市场一体化与制造业聚集的关系,用相对价格法对长江经济带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利用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对制造业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商品市场一体化总体水平呈现波动中收敛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格局;运用系统GMM模型估计,在控制对外开放和交通运输变量下,市场一体化对制造业聚集有一定分散作用,逐步加入政府干预和技术密度变量后,分散作用依然显著并且呈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工资空间分布的理论的框架下,运用我国29个省区、直辖市1995~2008年的数据,对地区市场潜能、出口开放对地区工资差异影响做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全国样本分析以及东、中、西子样本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我国的出口开放与地区市场潜能两者与地区工资水平有正向相关性,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浙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取得很大进展,城镇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但也存在城镇职工与农民工收入差距扩大、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建立以农民利益为核心的土地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等,破除城乡发展障碍、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的中间价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同时,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前者是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后者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即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制度回归1994年开始的、但从1997年起被打断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另一方面,中国放弃了实行了近8年的盯住美元的盯住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涨跌,而是参考我国自定的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进行调整。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和人民币汇率形…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市场上对制造业出口进行区域优化布局,既是中国外贸转变的重点,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基于SITC REV.3五位数分类的47国10年的出口产品数据,本文计算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对中国在新兴市场国家市场上的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布局及演进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到了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技术结构的规律性结论.这些结论,对拓宽出口贸易市场,优化与提升出口贸易技术结构,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贸易布局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所起的作用是当前“双向混改”研究亟待验证的一个问题。文章基于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社会背景,以沪深A股节能环保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与生产要素混合视角考察了混合所有制并购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并购能有效促进环保民企技术创新,这一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的企业和高股权质押比例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扩大企业的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商业信用的被动提供、提升知识基础,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在考虑到加工贸易后,构建并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及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指数;利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总体上呈现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国内技术含量贡献指数总体上趋于下降。(2) 对于复合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即国内技术贡献度普遍较低。(3)FDI对于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进口贸易则显著为负;资本在长期内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有助于促进行业FDI的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12.
祝树金  陈艳  谢锐 《统计研究》2009,26(4):25-32
 基于按SITC REV.2 3位数分类的中印两国的出口产品数据,本文分析两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计算两国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相似性指数以及出口贸易的技术复杂度,探讨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中印两国的出口贸易结构都在不断优化,技术水平在不断上升,但中国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改善程度远高于印度。中印在出口贸易结构、贸易品的技术层次方面存在差异,两国之间并不构成完全的贸易竞争,而是存在明显上升的互补性趋势。因此中印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扩大双方的贸易和投资规模,发挥优势互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提升,达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余壮雄等 《统计研究》2021,38(1):92-104
基于2000-2013年海关数据与各省份五年规划数据,本文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出口再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引致产品维度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出口再分配;产品市场获得支持会吸引潜在出口商参与出口、争夺市场份额,也会吸引在位出口商将部分业务转移到获得政策支持的行业、进行业务试探;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加速淘汰竞争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促进产品维度新旧企业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动态,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平均单价与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降低出口市场的准入门槛,导致更多的低价低质企业进入市场。可见,适度的政策支持有助于产品市场内企业的更新换代,激发市场活力;但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企业更新换代过程中的质量攀升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出口再分配的优化作用,推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国高 《统计研究》2016,33(4):56-63
基于2000年1季度~2014年3季度的样本数据,本文利用非线性的平滑转换模型考察了产能约束作用下国内需求波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非线性效应,即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冲击是不对称的。当我国经济增长趋缓,工业产能利用水平低于门限值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负向影响,二者之间表现为替代关系;而当经济形势向好,工业产能利用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二者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当工业产能利用水平处于门限值附近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将在两个机制之间平滑转换。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曦  邹文理 《统计研究》2011,28(12):55-65
 本文采用理论引导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的方法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冲击。我们首先构造了一个反映我国特定利率制度安排下的经济结构理论模型,表明货币政策的三个作用渠道:流动性效应、通货膨胀效应和实际产出效应。之后以其为指引,识别模型内、外生变量,限制变量当期冲击的作用特征,以实现对SVAR模型的整体识别和估计。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分析详细讨论货币政策的作用特征。结果表明:①我国股市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货币增长率增长1%,将使沪市和深市股价分别上涨1%和0.7%;②货币政策的瞬时影响在第3个月时最大,第6个月之后基本消失;其累计影响具有持续性;③沪深两市的政策反应略有不同;④我国股市呈现明显的“资金推动”型特征:流动性效应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解释力分别达到91%(沪市)和70%(深市);通货膨胀效应有一定正向影响,产出效应体现出微弱的负向影响。本文的引申含义是:在我国,货币政策尚不应该对股市动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楠等 《统计研究》2013,30(4):63-69
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对技术进步是否必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存在争议。本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前沿型技术进步与追随型技术进步两类,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对技术进步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施加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前沿型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明显;影响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诸因素,其正向作用力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13,30(4):83-91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测算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每年资本增强型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各自的速率和技术进步的整体偏向性,而且还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使用这一方法对我国1991-2011年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算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劳动的生产效率逐年提升,而资本的生产效率却在1995年以后逐年下降,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使用和劳动节约型;相对于经济增长率,我国1995年以后大部分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都很低,凸现了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利润和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富江  江源 《统计研究》2010,27(12):30-34
 人民币在金融危机后重新与美元挂钩,这一做法在今年上半年遇到了巨大的外部压力,从长期看,汇率固定和大幅升值均不可取,关键是升值的时机和力度。本文利用2009年8万家出口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出口企业影响的模拟测算和压力测试,以及2005-2007年人民币升值期间主要出口行业的利润率和亏损面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被夸大了。研究表明,只要把握好升值时机,升值幅度渐进可控,对出口企业的总体影响就不大,而且有利于稳定出口企业预期,使出口企业对汇率的长期变化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并逐步适应汇率的正常变动。  相似文献   

19.
陈晶  张真 《统计研究》2015,32(5):70-75
近年来我国家庭生活领域碳排放增长迅速,其中电力消费增长是导致家庭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在上海地区开展的居民生活碳消费调查中的居住用电数据,分析了上海市常住居民家庭用电的特征和影响机理。样本中,上海户均年用电量为2184.6kWh,标准差为1398.5kWh,用电基尼系数为0.32,此外生活用电量呈现冬夏高、春秋低,且冬夏两季用电量的离散程度高于春秋两季的现象。回归模型显示上海居民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居住面积、低碳态度和用能习惯的显著影响,且不同用电量家庭的用电影响因素种类和作用效果都存在变化:低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低碳态度和用能行为的影响,中等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显著影响因素为人口规模、收入水平、低碳态度和用能行为,高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用能习惯和居住面积的影响;并且随着用电分布从低向高移动,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或增高或降低,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不同用电量家庭用电影响因素的变化,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群体生活用电影响因素和完善生活领域电力消费的约束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