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6岁。发现右大腿包块7年余、包块逐渐增大3年入院。患者7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后下端包块,约2.0cm×2.Ocm大小,质软,无压痛,不影响行走,患病期间,未行治疗..最近3年包块逐渐长大,影响行走,遂就诊。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1岁,突发下腹疼痛1天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剧,遂送到医院就诊。查体:急性病面容,腹肌紧张,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因疼痛剧烈做妇检。平素月经不规则。(4—12/20—30)天。急诊阴道彩超:子宫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内膜厚0.9cm,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右侧附件区见大小约9.5×7.6×7.7cm不均质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以实性为主,实性部分强弱不均,内见小片无回声区,实性回声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PS:28m/s,RI:0.45。腹盆腔见小片不规则液性暗区。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包块回声。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区不均质包块,考虑:①卵巢肿瘤;②宫外孕包块,腹腔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0岁。因“发现左腿包块13年余”入院。患者13年前发现左侧大腿内侧直径约2.5cm大小包块,不伴肿胀及疼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溢液等,无慢性低热、盗汗,未行特殊治疗。病程中左大腿肿块逐渐增大,外形似乳房,直径约6.0 cm大小。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以“左腿肿块待查”收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体格检查:T37.0℃, P78次/分,R20次/分,BP 120/80mmHg。专科检查:左侧大腿中上段内侧见一直径约6.0 cm大小肿块突起,外形似乳房,并见一类似乳头样结构,皮肤无红肿,质韧、无压痛。左侧腹股沟区未触及淋巴结肿大。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局部麻醉下行左大腿肿物切除术。术后肿块送病理学检查,病理报告:(左下肢肿块)副乳腺(见图1)。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会阴包块并逐渐增大5年"入院。患者5年前发现左侧大阴唇中上1/3处一黄豆大小包块,质中,无压痛,未行特殊诊治,后包块逐渐增大,无痛经,无发热及尿频等不适,行走不受限。患者平素月经规律,G3P1A2,24年前自然分娩1次,药流2次,否认会阴侧切及外伤史,结扎避孕,否认家族类似病史。妇科检查:外阴左侧大  相似文献   

5.
1.病例 患者,女性,67岁.因右下睑包块2年,流脓血半年余,于2005年3月入院.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在右下睑中段出现一黑色芝麻大小包块,伴痒痛,且持续增长,后覆盖整个下睑.查体:右眼视力0.5,肿物范围:上侵犯全部睑缘及部分球结膜,下至眶缘下0.3cm,内侧破坏内眦,外至眶缘外约0.2cm,破坏外眦.包块约4.0×1.4×0.8cm,表面呈黑褐色,中央隆起,质脆.触之易出血.未触及耳前后和颌下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0岁。“发现双侧颈部包块3月余”入院。患肯于3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双侧颈部各有1个包块,无局部疼痛不适.病后未诊治,自觉包块稍增大,伴声音嘶哑。吞嘲唾液时感疼痛门诊甲状腺彩超示双侧甲状腺内多发囊实性包块(图1)。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胸痛半年,加重10小时入院。患者半年前发现右胸部有一黄豆大小包块,伴疼痛,逐渐增大,疼痛逐渐加重。10小时前胸部剧烈疼痛,入院就诊。患者既往有胃炎病史多年,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彩超示肝胆脾正常。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正常,糖类抗原724:12. 8IU/ml(正常值0~6. 9),CEA:5. 770ng/ml  相似文献   

8.
病例 患者高峰 ,男 ,2 0岁 ,住院号 1 1 0 4 2。因右下腹包块月余于 2 0 0 1年 7月 6日入院外科。患者入院前一个月发现右下腹有鸽蛋大小包块 ,伴局部持续烧灼样疼痛 ,未经治疗 ,肿块逐渐增大。入院后行肿块穿刺 ,抽出 1 0 m L脓性液体 ,诊断为“阑尾脓肿”。给抗炎治疗近 3周 ,肿块有所缩小 ,病人家属要求带药回当地治疗 ,1 0 d后因肿块继续增大伴发热 ,未呕吐 ,大便正常 ,急诊入院。入院查体 :体温 38.7℃ ,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腹平 ,右下腹肌紧张 ,可扪及鹅蛋大小肿块 ,质硬 ,活动度差 ,表面不光滑 ,压痛。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总数 9.0× 1…  相似文献   

9.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34岁,公务员,育二子.因胸闷气促、乏力2月余,于2004年1月2日入院.患者起病始感胸闷气促、乏力,活动后症状明显,无咳嗽及咯血,在当地医院行胸部X线检查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并抽取乳糜胸水2000ml,李凡他实验(++++),此后,右侧胸腔积液仍反复生成.  相似文献   

10.
陈声波 《老友》2009,(12):52-52
有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对我说,他手臂、腹部及腰部长了好几个包块。几年来,每个包块都有所长大,而且个数也在增多。现在全身一共有13个大小不等的包块。听了他的诉说,我约他来医院门诊检查。我告诉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已婚。子宫肌瘤剥除术后1年余,发现盆腔包块半月。妇检:子宫可触及大小约8cm包块,质中。我院彩超示:子宫形态失常,轮廓不规整,肌层回声不均匀,前壁见范围约2.8×1.8cm等回声结节,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轮廓不规整,肌层回声不均匀,左侧壁见一8.7×6.3×5.0cm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呈葡萄状,凸向外,向子宫左侧及后方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块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侧乳腺肿块,如拇指大小,不伴乳头溢出血性分泌物,无畏寒发热,不伴局部疼痛,局部皮肤未见色素沉着,病后未治疗。近半年来,患者自觉肿块逐渐增大,遂就诊。门诊彩超示(图1a):左乳3点位见一3.5×2.2 cm低回声包块,界清,形态规则,周边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门诊以“左侧乳腺肿块性质待查”收住入院。既往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于外院行左侧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具体不详。体格检查:T36.4℃, P76bpm, R20bpm,BP 110/70㎜Hg。专科情况:双侧乳腺对称,左侧乳房外侧象限可见两条约4.0 cm陈旧性手术瘢痕。左乳外侧象限可及一肿块,大小约4.0×3.0cm,边界清楚,质地硬,表面光滑,压痛(+),活动度可,无皮肤颜色改变,挤压乳头无血性分泌物。双侧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局麻下行左侧乳腺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左乳外侧象限可见一肿块,约5.0×4.0cm,边界欠清楚,剖视呈实性,有明显包膜,呈鱼肉状,锐性切除肿块及周围少许正常组织约6.0×5.0 cm大小。术后标本经家属过目后送病理学检查,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会诊意见(图1b):左乳腺神经鞘瘤,免疫组化:CD117(-),S-100(+),Vim(+)。  相似文献   

13.
[案情介绍]2000年1月4日,刘某因停经42天在&#215;镇卫生院门诊行取环+人流术.术中吸出绒毛样组织,出血不多,手术顺利.术后第9天因阴道出血较多,于1月10日又在该卫生院再行清官术,术中未清出组织物,术后带抗生素回家口服.1月16日晚,刘某突感下腹部持续性钝痛,在当地另一家卫生院予以抗炎、补液治疗.1月17日,刘某前往苏北某人民医院就诊,该院B超检查报告示:①子宫后方及两侧出血性包块;  相似文献   

14.
案情介绍2005年6月9日,原告薛某因为乳房小,前往被告某三甲医院要求行丰胸美容手术,经检查被告医院决定对原告行"亲水性聚烯酰胺水凝胶(商品名为"奥美定")注射法隆胸术",手术前原告签署手术同意书,在该同意书中被告医院告知术后的并发症为红肿、疼痛、出血、硬结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并发症发生后不需要开刀切开乳腺,通过消炎治疗或穿刺抽吸,引流等小手术解决。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医嘱:手术后三天复查,一周后再来门诊、随诊。术后予以消炎止血治疗。此后原告双侧乳房出现硬结,被告医院行常规处理并对硬结进行"软化"。  相似文献   

15.
罗兴中 《老友》2013,(7):62-62
《老友》专家门诊:我年近古稀,5年前曾因发现血精被诊断为前列腺增生钙化,前年在医院做前列腺穿刺活检又发现前列腺增生病变。近5年来我多次行PSA检测,平均值为5.19,最近一次为6.49。目前仍有血精,彩超检查还是前列腺增生并钙化。请问:血精能不能治好,应该怎么治?PSA偏高是否与血精(慢性精囊炎)有直接联系,有血精是否可行房事?  相似文献   

16.
罗兴中 《老友》2008,(10):56-56
《老友》专家门诊:我老伴右眼经常流泪,且内眼角流脓,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点用了很多消炎眼药水,但不见效。请问:这种眼病能治好吗?遂川县·刘××  相似文献   

17.
1.病例 例1:患者男72岁,2年前开始有慢性腹痛史,时有缓解,大便时稀时结,无脓血,曾多次去医院检查,均未明确诊断,近1天来右下腹疼痛加重,伴呕吐腹胀,PE:血象偏高,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右下腹压痛,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回肠段触及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阑尾长5cm,轻度充血,行阑尾及肿物切除.  相似文献   

18.
1.病例简介 患者,男,49岁,因"言语笨拙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一日,渐加重"人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平素系统服药,血压控制在140-145/85-90mmHg.患者于1994年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救治,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治后好转,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于1996及1998年分别行头部MRA及DSA检查,后未予特殊处置.于2000年因"头痛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人院治疗,诊断为右基底节区出血,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遗留左侧轻偏瘫,可行走.此次入院后,查体:神志清楚,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肢轻瘫试验阳性,双下肢病理反射阳性.诊断为脑梗死,经改善脑循环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情况患者79岁,男性,因"胸闷、心悸6年余,黑朦半年余,再发1周"入院。2005年开始于上楼、活动、情绪激动或情绪变化时发作左胸前区闷胀感,伴心悸,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1~2)片后可于数分钟后缓解。曾在我院诊断为"冠心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莫名久咳不愈,胸闷气喘,5 3岁陈先生到医院一查,体内竟暗藏"血管炸弹",咳嗽一声都可能被"引爆",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在武汉市某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通过一站式"杂交手术",成功解除了危机。陈先生6年前查出高血压,每天仍然烟酒不离手。半个月前,他突然开始咳个不停,到医院检查竟发现问题出在主动脉——主动脉弓处的血管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瘤体最宽处直径6厘米,且压迫到肺部主要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