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丹  王娅莉 《管理学报》2006,3(5):580-585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发现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越高.然后对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高技术产业,考察各种不同R&D活动的作用,发现企业内部R&D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公共R&D主要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外资活动仅对技术效率的增长产生影响,未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2.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发现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越高.然后对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高技术产业,考察各种不同R&D活动的作用,发现企业内部R&D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公共R&D主要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外资活动仅对技术效率的增长产生影响,未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2004-2020年中国30个省级数据为样本,探讨专业化与多样化两种异质性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创新网络对该影响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倒“U”型影响,多样化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正“U”型影响;创新网络强化了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各省市需因地制宜选择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创新网络与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协同作用,培育和释放创新网络在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动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年至2009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两阶段间的关联有效程度,并给出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偏低,且呈现U型变化趋势,资源利用模式主要为低研发低转化型;企业规模、滞后期效率值等对知识创新效率影响显著,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等对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作用明显,政府支持、金融环境等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职业高等教育水平、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强化的Russell效率测度模型与单因素效率测度模型,对依赖密集技术创新投资为发展基础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绩效进行了测度,从技术创新效率角度探究其"高产出、低效益"不良发展态势的症结及对策。测度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相对效率水平不佳,且逐年降低;整体规模收益不理想,处于相对最优生产规模状态的产业不到1/3;多数生产状态相对无效的高技术产业在技术引进经费上投入冗余相对严重,而在新产品销售和专利产出上又存在较大的相对潜在产出不足。针对此症结,完善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力度、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以提高或保持增加值率,是中国高技术产业从本质上摆脱"高产出、低效益"不良态势值得选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经济的联结与创新绩效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创新过程三阶段概念模型,用于描述国家层次的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结关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及其改进方法对21个国家的创新活动效率进行评价,目的是比较中国和20个OECD主要国家在创新各阶段的效率差距.通过效率值比较发现,在研发效率上中国正在赶超OECD国家;但近年来中国在研发阶段的投入产出已经达到平衡.研究发现,中国的技术向经济转化的效率远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效率;影响中国技术向经济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是本国人在世界知识产权局申请的专利数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而我国最具有提高潜力的创新产出指标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与国际上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较,当前我国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因此,目前对中国而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创新系统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高技术产业及相关测度的方法对中国现阶段的外贸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出口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外资企业表现尤为明显。最后提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存在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具有相关性。已有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忽略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的局限性。        基于此,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从时间和空间视角,立足于产业整体和五大行业,分别引入时间滞后项、空间滞后项和时空滞后交互项,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与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表现为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分布,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累积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短期内会对创新产出产生负向的区域内和区域间溢出效应,从长期看区域内溢出效应消失,区域间溢出效应由负向转为正向。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还存在行业差异,以行业为研究对象时,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创新产出短期内受到市场竞争的负向区域间空间溢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产出短期不仅受到专业化集聚和市场竞争的正向区域内空间溢出,还受到多样化集聚对区域整体的负向空间溢出,其他行业的创新产出没有受到集聚的显著影响;从长期看产业集聚对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研究结果丰富了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相关经验研究,为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创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嘉兴市创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质量(quality)视角入手分析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及其决定因素。借鉴新新贸易理论最新进展,我们首先放弃单位价值(unit value)等同于质量的假设,采用2485个产品层面回归反推方法,测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然后匹配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结论发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扩大;生产效率、研发效率、广告效率、政府补贴、融资约束缓解、市场竞争均会提升产品质量;但研发投入、广告投入并没有明显效果;企业出口空间分布特征也会反作用于产品质量;外资对本土企业产品质量影响不利,但提升了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从政策层面看,提升企业效率、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均有益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外资作用应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4~2008年44 126家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整合委托代理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理论,研究了所有制类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行业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效率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不如非国有企业;行业集中度正向调节所有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行业技术机会对企业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负向调节所有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行业进入壁垒对企业的创新效率有负向影响,但正向调节所有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出发,构建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和比较2005-2010年中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内资等3类企业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及差异,给出创新资源利用的4种模式,并利用Tobit模型检验了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考察期内工业企业创新整体效率均值为0.694,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偏低成为制约效率提升的共同因素。(2)中国内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创新效率依次递增,效率差异明显。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由于创新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的分离,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和监督。而外资企业利用母国技术、品牌等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较为成功。属于高研发高转化的企业仅占33.3%,主要来自港澳台商和外资企业。(3)企业规模的壮大有利于科技研发效率的提升,而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与科技研发效率负相关。企业规模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整体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则对二者有明显负作用。最后,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产出角度出发,构建效率函数对中国各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2000—2011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在整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也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性;空间自相关Moran's I检验显示,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集群趋势;加入空间效应后,2000—2011年期间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不仅存在着绝对?收敛,而且存在条件?收敛,并且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等均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收敛的重要因素,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收敛的影响则表现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集聚效应的视角,推导出区域总量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以此计算出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对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在1994-2008年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技术产业集聚所发挥的效应非常显著,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了江苏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的视角去探讨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创新网络关系到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及发展,完善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对于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成及功能,全面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并从观念、主体间联系、政府、中介机构以及战略规划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准公共品性质、内生性和效率问题,基于生产函数一般均衡模型,采用中国2002~2010年30省市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和非径向非角度动态DEA方法以及松弛量分解,实证检验基础设施供给与效率对"中国制造"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的基础设施行业供给对制造业具有显著的产出促进作用,基础设施与其他私有部门具有产出和就业互补性,但资本效应不确定。为控制模型内生性,本文加入清代驿站工具变量,发现基础设施行业完全供给效应大于直接供给效应。从基础设施细分行业来看,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增长具有正向效应,但通讯基础设施的作用并不显著。基础设施供给效应不仅取决于自身行业效率;还取决于基础设施对制造业的供给效率。能源基础设施以实物衡量的行业效率较高,而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则存在资本产出的高估偏差。技术效率低下和基础设施投资无效是造成供给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产值为产出变量,在对中国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因素对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创新效率整体较低,有较大的创新潜力;中国研发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且呈现发散趋势;研发创新专利成果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研发投入是促使中国研发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中国研发创新活动不具有规模效应特征;人力资本对研发创新效率的改善作用极小且不显著,应当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在人力资本结构中,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力资本能显著促进研发创新效率的改善,应当加强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性、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集聚模式以及地区人口规模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东-中-西-东北依次递减特征;地区人口规模在多样化集聚和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区人口规模视角下,专业化集聚阻碍绿色创新效率且阻碍作用逐渐扩大,多样化集聚促进绿色创新效率且促进作用先缓慢扩大后逐渐减弱。因此,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战略;根据各地人口规模引导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聚模式的正外部性,协同推进各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高科技产业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高技术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才税收角度分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是60430亿元,相对2003年,高技术产业完成了增加值39874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近3倍。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2296亿元到2010年的9050亿元,增长了近4倍,年均增长率为  相似文献   

20.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就业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正相关。从行业内部看,中低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促进了就业需求,而高中技术行业,行业垄断程度高,技术变化增长明显,但是技术效率低下,不利于改善这些行业就业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