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族问题,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直接的、现实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宗族问题,化解消除宗族势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甚为重要。一、宗族活动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了在宗族很盛行的广大农村建立基层组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并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先后建立基层政权。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稳定,宗族、宗族势力几乎绝迹。但要使广大农民改变过去的惯性思维,走出宗族、宗族势力的思想束缚是不容易的。近年来,宗族势力在部分农村中死灰复燃,有所抬头,亟需引起重视。其主要表现是:①寻根问祖。随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村宗族问题三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农村宗族不仅仅是传统宗族的“死灰复燃”,而是有其明显的现代特征,有其复活和存在的种种理由。它在现实生活中执行着一定的功能,其中既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从其前景来看,宗族既不会在短时期内被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消灭”掉,也不会发展到它曾有过的黄金时期那样的程度,而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其自身和社会的努力下,朝着与现代化的潮流一致和对社会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两汉的宗族土地所有制与宗族的生产组织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宗族势力的重建和发展,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尤其与大庄园经济的发展相同步.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来源一般有买卖、国家授赐、豪取强夺等几种途径.一方面,宗族势力依靠自己的经济、政治势力获得土地,形成规模越来越大的大土地所有;另一方面,大土地所有者又利用手中的土地作为团结宗族的手段,纷纷采取庄园经济模式,组成一个个宗族的社会经济集团.两汉宗族土地所有制成为东汉以后土地制度的重要形式,宗族组织在社会生产方面也逐步表现出重要的生产组织与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是该民族长期发展的积淀物,它有产生、形成和发展、丰富的过程。它不仅对本民族的过去有所反映,也是现在、未来该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民族文化的全面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民族的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从理论上讲,传统  相似文献   

5.
张氏宗族是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居河南新乡的北方宗族。在明末清初时,凭借宗族内正确的教育方针。张氏族人开始科举仕宦,涌现出以张缙彦为代表的科举入仕之人,张氏也逐渐成为当地望族。本文以个案的形式,考察了张氏宗族在地方社会中的发展状况以及其进行的一系列宗族建设,并且注重研究兴盛后的张氏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希望能使对北方宗族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概念是在生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很显然,生产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了客观可能性;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则要求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我们的党和国家极为关怀人民的生活,对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极为重视。五届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现代化对法学研究方法更新的要求,指出应从注释走向创新,从演绎法走向演绎与归纳并举,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定性分析走向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举,从传统哲学方法走向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现代科学方法;阐明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及其对法学现代化的要求;预测法学基本理论将在人和法的关系、法的效果、法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论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法学的发展方向,认为中国法学的发展应与改革的要求相适应,以应用法学作为重点,带动基础法学与发展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化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经验看,农业必然要从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化农业.农业作为基础生产部门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物质条件现代化;二是劳动者智能化.其中劳动者智能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农民的实现途径主要通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民进行现代化教育;通过对农民身份和职业的转换逐步"消灭"农民阶层.  相似文献   

9.
北宋末,方腊起义失败后,义军大多壮烈牺牲,历史上无其后裔的记载。八百多年来,有志研究方腊的学者曾在当年起义的发祥地新安江两岸和皖南山村等广大地区找寻义军的后裔,都缺乏确实的历史根据。有人还在民间传说里搜寻他们的踪迹,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近阅《慈溪县志》,见戴良写的《四景楼记》一文,为寻找方腊后裔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文中说:“去慈溪(即今慈城镇)北行可二舍,有隙地曰横塘,方氏之族居之。方氏避睦州之乱,蹈海而东,适海舟漂荡之兹所,遂留家焉,迄今若干世矣!”戴良(1317—1383)元末明初诗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浙江浦江县人,因拒绝为明朝做官,隐居慈溪多年。他写这篇文章时,距方氏避地横塘虽已过二百五十年,但  相似文献   

10.
1、父系血缘法则。父系血缘关系是宗族维护自身生存的基本法则。在修谱中对血缘关系的维护出现了两类情况:其一,继续维护同一始祖血缘关系的纯洁性,要求“凡立异姓为后者不书,随母嫁来者不书”,“切不可抱异姓之子为继,致乱宗事”。其二,对同一始祖的血缘关系出现松动或淡化,招郎者均应上谱”;将并非同出一脉的本姓人员联为一宗,形成同姓即同宗的宗族。对父系规则的态度还集中反  相似文献   

11.
12.
主持人:以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互动关系为视角来透视中国乡村社会的性质,并进而来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2005年7月12日至14日,数十位专家学者,汇聚南昌,对宗族与乡村治理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主要围绕宗族的治理功能及其现代变迁、宗族及其结构与活动、宗族、派系与村干部的选任以及宗族与民间社会、经济等主题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养老方式日益弱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正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宗族养老文化对农村家庭代际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新农保制度覆盖初期,农村老人参保对代际转移具有挤入效果,随着政策的深入开展,新农保制度对代际转移的挤出效应逐步显现.而宗族网络对家庭代际转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宗族为载体的传统养老文化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农保制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元代后期的徽州出现了宗族观念兴起的趋势。它不仅体现在地方精英的言论中,也表现为家谱编纂的普及和祭祖方式的变化。它是有元一代理学在徽州深入传播和地方社会结构变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元初对于科举的中止以及重视出身和注重功利的铨选方式,一方面产生了新的拥有世袭权力的地方豪强,另一方面也促使很多习儒者转而成为民间师儒,促进了理学的广泛传播,并使理学中独特的鬼神观广为人知,宗族观念也由此得到了内在的观念基础。而元代后期豪强世家对于理学的接受则最终刺激了理学社会化的实践。宗族观念在元代后期徽州的兴起正是这一系列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之后首先面临着建设民族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繁重任务.发展中国家按其领土面积、人口的数量和密度、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额、生活质量的水平等标准来看,相互之间差别很大.但是,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型,即它们的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它们正在解决本国的现代化问题.许多外国的、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正在探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分析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问题谢圆月为了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周恩来同志生前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翻开《周恩来选集》认真阅读就会发现,周恩来同志的一生,特别是解放以来,在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倾注了一腔热血。他不仅在理论...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的现代化是指社会科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现代社会的特点,回答现代社会所提出的新问题,从而能够对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发展给以理论上的指导。社会科学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研究对象的现代化以及研究成果的现代化。一研究方法的现代化是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有科学的方法论,这是研究和认识社会的一把钥匙。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奠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并不是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11):56-6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民现代化问题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全文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民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评价标准、制约和动力因素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学界在该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就是亚非拉各民族赢得国家独立,进而追寻现代化目标。一些国家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信心,而一些国家则陷于停滞不前,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总结经验教训非常必要。它们面临着不同的初始条件,无法选择起点,但因地制宜方能扬长避短。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行正确的战略和政策,至关重要;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稳定与变革的保证,其内涵远超出“民主”与“专制”之争;文化建设不仅成为现代化的精神支柱,而且给成功后的民族以指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前景取决于对今日发展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雷洪  奚春华 《社会》2004,(2):56-59
1949年以前,宗法组织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宗族势力也一直是国家权力的延伸和补充,两者处于一种同构状态。1949年以后,我国农村经历了一系列的合作化、集体化运动,农民被各个时期的种种准行政性组织予以重组。由此,在广大中国农村延续了千年之久的宗法组织被不同程度地予以摧毁或瓦解,宗族活动基本处于停止状态。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在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农村宗族势力再度抬头,宗族组织活动逐渐呈现出活跃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