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理论为主线,揭示出21世纪信息时代市场这一对立统一体内一侧面“场”多维结构中的商品信息场、资本信息场、劳动信息场和技术信息场,并把这些不同信息场及它们共同组成的多维结构分别规范在狭义耗散结构或广义耗散结构中。通过对各个信息场和统一场的信息进行量化,推导出各个信息场的通用场场方程和统一场场方程,并对所提出的所有随机变量组成的随机过程的函数分析模型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形式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广平 《江汉论坛》2001,48(4):24-28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学界有人开始撰文批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1992年后,这种批评越来越尖锐,否定劳动价值论已成为重要思潮。笔者以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劳动价值论,弄清它的本质、具体实现形式和科学价值。由此确信,只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才是人们分析市场经济和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李萍  王伟 《学术月刊》2012,(4):90-95
检视和比较中西方关于生态价值问题的研究文献,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将其引申扩展到探索生态价值的致思路径是:沿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线索,从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考察商品总价值、生态总价值和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数量变化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的提升,商品总价值、生态总价值和商品价值总量三者之间呈现由同向递增变动到无序变动、再到更高层次的同向递增变动的趋势。在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生态问题的状况下,重新认识和理解生态价值问题,将有利于改变当前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过度单一的局面,有利于转变人们对自然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传统发展理念,有利于有效推动自然资源定价和参与市场化治理,并为其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使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被科学、合理、协调、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解释为耗费劳动价值论,并且是用直观的以时钟计量的自然尺度的具体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的耗费量,这是导致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长期未能得到卓有成效的发展,相反地却受到越来越多的非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应解释为有效劳动价值论,才能更贴近现实、解释现实并指导现实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劳动价值论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我们的生活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及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期 ,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劳动创造价值产生疑惑。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所处的时代 ,也应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性。时代在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发展 ,但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突出的是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美尔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人为抽象理论展开了批判,他的真实旨趣并不是建构新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反对货币对劳动性质、劳动价值的遮蔽。货币量化和平均化物质、精神世界,如何拯救不可通约的个体价值,让自我和生命具有丰富性和不可替代性,西美尔批评理论提供了独特而敏锐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价值转化形态及其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良  张雷声 《学术界》2003,25(4):7-19
价值转化形态包括以价值的内在规定为主线的转化形态 ,即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序列 ,也包括以价值规定外在化为主线的转化形态 ,即价值外在化为价格、生产价格外在化为市场生产价格等。价值转化形态的形成 ,在理论逻辑中 ,必须借助于反映这种理论逻辑过程的“中介”环节如竞争、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等 ;在经济现实中 ,必须借助于资本主义自身的一系列价值转化形态的形成 ,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层次。价值转化形态的形成 ,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重大意义在于 :⑴以对价值与生产价格关系的分析为基础 ,深刻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很强的理论张力 ,从而使其具有完整形态 ;⑵以对价值创造与价格形成关系的分析为基础 ,深刻说明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 ,价格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但影响因素很多 ,不能因为有多少种因素对价格形成产生影响 ,就认为在现实中存在着多少种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周青笛 《南方论刊》2008,(12):45-46
本文从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出发,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与价值问题,提出了具体劳动的二重性观点,把具体劳动分为效用劳动和非效用劳动,尝试把效用劳动纳入劳动价值论的讨论范围,来解决传统劳动价值论中争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理论以及由此而生的价值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传统认识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由此造成了理论研究的困惑和停滞,并造成了相关领域中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混乱甚至矛盾。本文的重点是纠正这四个方面的缺陷,展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在体系上重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义,并由此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现代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和谐互通,并不对立。  相似文献   

11.
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过程中,我国理论经济学界存在着以下八个方面的误区: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相混淆;把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相混淆;把价值的特定含义与词语学上的价值含义相混淆;把价值的决定与价值的源泉相混淆;把价值与均衡价格、生产价格相混淆;误认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为了准确地制定市场价格;误以为肯定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按劳分配,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误认为劳动价值论妨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价值问题和价值理论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话题。但是,价值问题真正成为一门学科,被学者专门进行研究,是从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因受前苏联哲学的影响,价值论曾被看作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阵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因此,对价值及价值理论进行学理性分析和阐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解读当今社会现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劳动财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使用价值或财富是劳动和生产资料共同创造的,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大误解.其本来的观点是: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劳动一个要素创造的;劳动制造出来的生产资料不是财富的源泉;非劳动要素所有者能够参与分配,仅仅在于非劳动生产要素--价值资本、生产资料、社会资本是价值形成与使用价值创造的条件.劳动是财富唯一创造者的真理,是一切财富(有所有权的静态财富即财产)由全体劳动人民所占有的伦理性基础,或要求把资产者的利益限制在引致投资所必要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社会劳动价值论是钱伯海教授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新见解”。其所提出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收入”、“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等观点需要澄清。对社会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的辨析: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但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和新价值;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如果认为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那就混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价值论;社会总产品价值只分解为收入的观点是马克思严厉批判过的“斯密教条”,它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说明产品价值中的C部分为何消失了,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构成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价值创造和使用价值生产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结果 ,价值的实体是劳动 ,价值创造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财富创造的实体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与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 ,是具体劳动生产的。商品生产过程是生产财富过程和创造价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价值分配必须同财富分配结合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具体劳动创造的财富应该由劳动者和其他参与的生产要素分享。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产权与分配的关系理论 ,分配关系是由产权制度而非劳动或价值创造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关系 ,在产权存在的社会制度中 ,分配有二重性 ,一方面各生产要素有权凭要素所有权获得对财富分配的索取权 ;另一方面 ,有权参与生产中人类劳动凝结的分配 ,这是合法收入 ,不是剥削 ,也不是萨伊要素价值认为的生产要素具有生产性可以创造价值。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范畴 ,要与时俱进地科学拓展形成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概念 ,在此社会主义劳动内核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是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合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合作经济思想,不但有助于提高对合作制范畴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正确把握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论劳动价值论与其他四种价值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理论是一种与静态资源配置、产权关系、财富分配和经济发展等研究都有关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除了劳动价值论以外,西方经济学界还存在四种其他价值理论,它们是货币价值论、使用价值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论。作者试图结合对其他四种价值理论的评析,就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具有不可动摇的稳固地位,效用价值论只是从表象说明了交换的比例关系.在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人们对效用价值论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效用价值论虽在本质上是错误的,但这一理论对企业的竞争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就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不再是劳动时间问题,而是产品的使用价值与效用,消费者对商品的效用评价是商品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对我国企业来说,必须通过产品的对象化,生产效用能被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为此,创新型竞争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王峰明  牛变秀 《学术界》2005,26(6):98-111
"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同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第三产业发展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系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没有给以科学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对主张"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的"拓展论"提出质疑,并以马克思的原典理论为依据,阐明(1)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从正面系统、直接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2)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看,一小部分服务劳动因其生产物质产品而在"可能性"上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绝大多数服务劳动因其中耗费的服务劳动力商品和其他物质商品而具有价值,但本身则不创造价值.一切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只要它们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就必然是"物质的",或者说是物质的东西所具有的.服务产品的商品特征和价值规定,与其中的非物质内容比如它的政治的、精神文化的内容,与它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规定没有任何关系.(3)要正确认识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必须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劳动体系".社会生产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劳动的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同时这些劳动又密切相联,彼此不可或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着就是剥削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