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秀芳 《探求》2009,(6):8-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与利益不断分化,党内利益主体多元化现象日益突出,对党的意识形态、组织制度等方面形成了新的挑战。党内的特殊利益群体更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削弱党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协调党内多元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2.
给付行政的发展,使得行政组织承担着多元化的行政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行政任务被不断交由私人承担,一些私法形式的行政组织开始出现。另一方面,很多行政任务也开始越来越依靠地方基层组织。由此,行政组织法的纵向职权以及横向职权如何配置需要加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主体范畴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主体的研究是经济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以利益为切入点 ,可将经济法主体分为国家、市场主体和社会团体。其中 ,作为新兴主体的社会团体 ,主要是基于其所保护的群体利益和社会自治权而被纳入经济法主体之中。经济法的任务就是要平衡协调不同主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关系 ,促使各方互动 ,以赢得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政主体义务对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公共利益的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中,在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立法模式主导下,行政主体的义务与权力配置失衡、义务设定总量不足、义务设置流于形式、设置模式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结果表明,行政主体义务设定往往被虚化、淡化,使得行政主体义务变得扑朔迷离,而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力则过度膨胀.只有采取义务先定、权力后置,建立开放发展的义务体系,义务与责任切实对接,并建立以法定模式为主,意定模式为辅的多元化的义务设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主体义务设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5.
刘国锋 《探求》2003,(2):38-41
我国行政改革的路径选择应该是多样化的,而已进行的行政改革呈现出路径选择单一化的特点,这种单 一化的路径选择使我国的行政改革日渐陷入困境。行政主体重塑可以成为当今中国行政改革路径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薛明珠 《学术交流》2023,(3):158-166
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农民群众这一群体始终是主体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当前农民主体意识建构仍然受到小农经济思维尚存、民主素质有待提升、文化涵养重视不够、社会生活慢于时代、主体能力拓展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因此,应当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大政府购买农村文化服务力度,防范城镇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大力培养农民职业能力,多措并举推进农民主体意识建构。  相似文献   

7.
社区治理一直面临着治理碎片化与问题复杂化之间的矛盾、治理与服务割裂的困境,以及去行政化与自治化衔接不畅的问题。本文基于S市D社区的治理实践,以权力运作为视角,解释如何通过党的自身建设推动社区有效治理。具体而言,党采用了“刚柔并济”的权力运作方式,一方面通过濡化机制和激励机制改善了社区治理参与性、主动性不足和自治力量发育不全的境况,克服了条块分割导致的服务供给碎片化和责任互相推诿的问题,实现了行政系统重构;另一方面通过渗透机制和响应机制解决了治理资源缺乏和社会回应性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力量建构。由此,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实现了秩序与活力的统一。同时,在社区实现有效治理的过程中,政党进一步提升了执政合法性,实现了权力再生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日臻完善。然而,从整体而言,中国的行政问责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存在着诸如行政问责立法滞后、问责内涵界定模糊、问责主体指向单一、问责客体规定不明、问责范围涵盖不广、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不明确、问责惩罚标准不统一、问责启动方向单一等问题。因此,中国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问责法》,对行政问责主体、行政问责客体、行政问责范围、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行政问责方式和行政问责程序给予明确规范。  相似文献   

9.
李芳云 《社科纵横》2004,19(5):22-23
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行政领域 ,建构现代政府行政的公正精神必须要加强法律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调处政府权力与民众的关系 ,强化责任意识 ,彰显角色美德的建设。这样 ,把公正精神贯穿于政府行政中 ,适应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必将对社会制度认同的产生、社会稳定的获得发挥良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
消费认同是新生代农民工重新定义自我存在与主体建构的能动体现.引致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认同的本质在于:弱化阶层属性的新策略、身份认同的新转向、主体建构的新机制.在"留不下的城"与"回不去的乡"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依然没有定性的归属,消费认同本质上成为他们寻求自我存在和本体性安全感的重要渠道.但是,这种基于消费实践的消费认同与主体建构,是否会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造成认同的扭曲,依然是我们今后要积极面对和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条件下,价值冲突出现了新的特点:它更多地以民族主义、民族传统冲突的形式出现;不同民族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展现;各种价值观更具有了实践性力量的特征;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倾向为国外的价值观念扩展自己的影响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民族价值观的构建必须同探索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必须以人类理性精神的重建为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关系问题。因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价值是动态开放的、具有内在张力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又符合普世价值的;是综合的、多元一体的、以协调为主的;是具有现时代特征的、以人为本的。  相似文献   

12.
留地安置制度是中国土地要素流动非市场化条件之下的特殊产物.本文通过杭州推行留地安置制度的案例研究,认为留地安置制度是政府和村社分配级差地租的工具,并对留地安置制度对于城市治理与社会生活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存秀 《学术交流》2002,1(6):107-110
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然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凭借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 ,利用各种手段 ,自觉或不自觉地推销其文化制品和价值观念 ,推行文化殖民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抵制文化殖民主义 ,采取相应对策 ,建立必要的文化安全防范机制 ,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入口的管理 ,最根本的是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4.
渤海的主体民族是靺鞨,核心是粟末靺鞨,这一传统观点至今仍然最具说服力.仅仅从接受唐朝册封前大祚荣政权的国号为靺鞨,以及当时外部世界对他们的称谓是靺鞨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问题同时.我们对靺鞨族的来源也应有新的认识.靺鞨族、甚至粟末靺鞨部都包含着其他民族或部族的因素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潘志国 《社会工作》2008,(12):55-5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伦理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自然万物能否成为与人一样的伦理主体,从而具有与人一样的内在价值、权利与尊严的问题.本文认为,正是不合理、非正义的人类社会制度决定着自然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公,正是剥夺者们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看不到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不从社会内部的制度改革和伦理关系的合理调整入手,让所有的人都能享有平等的人性尊严,而热衷于无原则地谈论"生态伦理乌托邦"式的"自然尊严"、"生态中心",这是一种危险的思想误导,它有可能产生人与动物之间尊严颠倒的现象,而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却无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赵卫国 《浙江学刊》2008,3(2):50-54
本文从海德格尔的视角出发,揭示出主体哲学背景下伦理学的理论建构特征,表明主体伦理学中的伦理主体,由于其非本真时间性结构的规定,只能局限于理论建构之中而无法真正获得自己的存在,不能真正面对他人承担自己的伦理责任,只有在对存在之领会的生存实践中,才能找到作为本己的、真正能够承担其行为的伦理责任人.  相似文献   

18.
从行政指导看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延民 《唐都学刊》2009,25(2):121-124
服务型政府的实质,是政府在职能和工作方式上的一次根本性转型,是对传统行政管理范式的革命性突破,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国人民政府性质决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简化与整合政府的职能部门;提高政府效率;建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该文提出建筑管理法调整建筑活动中发生的建筑管理关系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建筑协作关系,并探讨了建筑管理法与其它法律部门相区别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