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西部大中型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必须充分重视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并主动做好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为此,我们以西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围绝经期妇女为对象展开调查与研究。(1)对象:2005年8月到2005年11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接受调查的围绝经期妇女;(2)方法:测查工具采用SCL-90;利用大学生心理测评软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建中编制)及SPSS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处理;(3)结果:7.91%进入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严重,与其他年龄段相比,52.42岁左右的妇女心理健康水平最低。(4)结论:对于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的西部大中型企业来讲,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充分重视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做好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进入围绝经期的妇女越来越多,围绝经期由于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疾病.因此,正确认识围绝经期心理问题,加强围绝经期的护理,减少各种症状的发生,使之平安度过围绝经期,顺利迈进老年生活是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黄维新 《老友》2009,(1):54-54
围绝经期,以往叫"更年期"。围绝经期,是绝经过渡期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引起的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身体和精神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0mg,治疗前后均检测各项指标以监测子宫及肌瘤体积。结果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22例贫血患者贫血得到纠正。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是一种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0mg,Ed,共60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和雄激素(T),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49例中有48例服药后出现暂时性比闭经,血FSH、LH、E2、P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P的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而PRL和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副反应小,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此期可出现月经紊乱、月经停止来潮。下面我们来介绍我院100名患者更年期的心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做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变化.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科住院的围绝经期女性63例,另有55例同期住院月经正常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对象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结果 围绝经期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等各成分评分以及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常常出现明显的主观睡眠质量下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接受雌激素补充疗法的新药一、皮下植入雌二醇预防骨质疏松症健康的绝经期妇女绝经经开始应用雌激素补疗法,(ERT)能有效地预骨质疏松,皮下植入雌二醇75毫克的29名绝经后妇女,总结分析植入三年后,妇女体内的总钙量平均增加2.4%,脊椎骨...  相似文献   

9.
《老友》2011,(8):59-59
绝经是妇女一生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是女性的一个共同的生理现象,但每名妇女在更年期所表现的症状却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绝经期妇女的表现形式有以下3种: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11,(8)
绝经是妇女一生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是女性的一个共同的生理现象,但每名妇女在更年期所表现的症状却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绝经期妇女的表现形式有以下3种:1.多数人月经逐渐错后,经量逐渐减少,有时月经会停止几个月,后又正常一段时间,逐渐走向绝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确诊为围绝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伴有不同程度内膜增厚患者作为观察组诊刮术后进行药物治疗,口服妈富隆1片,1次/12小时,流血停止维持用药3天后减量为1片/天,连服21天为1周期,均不加用其他止血药,3周期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及血糖、血脂,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雄激素。术前均已行B超及妇科检查除外其他妇科病变及乳腺疾病。另取同期本院就诊的仅行诊刮术的确诊功血的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1疗程后,贫血得以纠正,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血清PRL、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LH、T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11例出现暂时性闭经,贫血有所好转,两组贫血纠正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诊断性刮宫术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较好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老友》2009,(1):62-62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更年期就是绝经期,其实这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医学概念。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性腺功能衰退开始至完全丧失为止的一个转变时期;而绝经则仅仅是指月经绝止不行。也就  相似文献   

13.
我们调查了54例机关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常见身心症状表现和护理保健需求,并与39例同龄健康女性比较,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择2008年度春季民航东北空管局机关体检女性参加人员。纳入标准:①符合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年龄≥40岁;③月经紊乱或自然停经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多发于45~65岁绝经期前后妇女,45~49岁、60~64岁间的女性发病率最高。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家族史、生育因素、性激素水平、饮食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年纪大了很多人的脸上或者手背上开始出现褐色斑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斑。老年斑大多在50岁左右开始出现,特别是当身体开始发胖或妇女进入绝经期后更易出现。 中医认为进入老年期后肺气虚衰、卫气不足、皮肤腠理失养,是长老年斑的根本原因。现代医学认为老年斑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细胞代谢机能减弱,细胞不能排泄的废物沉积在细胞体上,加速细胞的老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10,(5):33-33
WHO(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更年期女性将超过2.1亿,约占总人口的1/7。更年期不等于绝经期,更年期是指女性从性腺功能衰退开始到完全丧失为止的一个转变时期,而绝经期则仅仅是指月经停止。更年期是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的总和。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5倍,尤其是绝经期的妇女更为多见。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退行性变和脊柱畸形最为突出,常引起患者脊柱,四肢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立,最终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预防和正确合理的健康护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困扰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多数病例常伴见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心律失常、“心前区疼痛”,类似冠心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有交叉。由于血压波动大、心律失常(早搏、阵发性心房纤颤),造成需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决策与处理变得更加复杂。为探讨其发病机理,增进对其认识,除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压、心电图等变化外,  相似文献   

19.
章征源 《老友》2012,(4):58-58
桡骨(在手前臂)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手臂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该项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是较为常见的骨损伤,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青年人和老年人。青年人发生这种骨折,主要是运动等高能量损伤,并常合并软骨和韧带损伤。而老年人发生这种骨折,则是由于自身骨质疏松.特别是绝经期后的妇女,其骨量减少明显,轻微的损伤即可导致此处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辽宁南部城镇(大石桥市)老年绝经后(APM)女性睡眠障碍表现。方法选择辽宁南部大石桥市老年APM女性49例,对照组为生活在相同地区、中年健康女性51例。两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结果老年APM组PSQI量表中各维度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辽宁南部城镇老年APM存在着明确的睡眠障碍表现,并可能是围绝经期各种症状体征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