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7年河北省县域人口5965.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5.9%;拥有全部从业人员3252.8万人,占全省的88.7%;实现生产总值10487.9亿元,占全省的75.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4亿元,占全省的34.4%。以上数据显示,河北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特别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正>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就四川情况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数的3.83%,但拥有的资产总量却占工业资产总量的66%;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也分别占全省工业的50%以上,成为全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因此,加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深入贯彻党  相似文献   

3.
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发展壮大县城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现实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单元,立足本 地人文、地理、经济、社会等资 源,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由此产生对内 发展扩张,对外吸引资金、技术,最终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独立完整的 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 本单元。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 GDP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 上,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 上。县域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国力 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性标 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 在。县域经济能否做到长期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5.
新曾都区自2009年成立时,版图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原来的五分之一、五分之二。4年来,曾都区继续保持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位置,连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县域具有农村范围大、农民数量多、以农业获得收入维持民生的特点。县域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只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大发展,县域经济才会繁荣起来,而建设现代农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低碳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山东莘县为研究案例,介绍了莘县的基本经济情况,对莘县县域经济竞争力情况做了具体分析,探讨了低碳因素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提升莘县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发展县城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抉择。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面对21世纪新的机遇与挑战,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新的观念,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在县域中,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县域总体经济实力,而且关系到县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促进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的当前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姚健  周婧  付焱 《决策探索》2011,(22):94-95
近年来,新乡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5万家,就业人数41万人,年销售收入达370亿元,上缴税金7.98亿元,实现利润24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已达到全市国民经济总量的50%以上,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占7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当前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机会和威胁。本文对黑龙江省县域内外部条件和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概括,进而分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泸州县域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多数县仍属"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为夯实全市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基础,打造"两中心、一高地、一门户、一枢纽",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议进一步加快解放思想,科学实施规划编制;加强分类指导,构建竞相发展格局;厚植比较优势,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强化要素保障,做强县域非公经济;促进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差异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3.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今年在恩施召开,吹响了我省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冲锋号。全省列入考核的80个县(市、区)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排名正式发榜,25个县(市、区)脱颖而出,受到表彰。这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初确定对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实行新的考核办法后的首次排名和表彰。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愈来愈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以合肥市为例,对县域经济问题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试图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重点从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府引导诸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丽瑾 《领导科学》2012,(23):23-24
我国的县数量众多,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单元.对县实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2011年,中央编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河南、广东等8个省进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研究解决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全面实施这项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一、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激发县域发展活力的客观要求.我国县域人多地广,发展水平远低于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县域面积占全省90%,人口占全省80%,经济总量占全省70%,尽管近年来县域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综合实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实现全面小康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河南省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2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县域经济占全省GDP近70%,县域经济已占河南经济半壁江山。那么,面对当前金融危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经济,比较城市经济而言,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域经济“争进全省十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一体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89元,比上年增加1035元,增长15.8%,总额继续保持全省第九、全市第一的先进地位。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基本单元,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武的增长结构,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失调,该文从我省目前所面临的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入手,并力求找到解决和平衡二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县域经济覆盖面积超过90%; 13亿国民人口,近3000个行政区划县域高达73%; 2003年116694亿元全国GDP总量,县域经济占有55% 县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最主要集聚地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区、高发区;是3P(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问题的集中  相似文献   

20.
"郡县治,天下安",县政治理自古以来就是安邦治国的根本之策.现在亦然,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