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日本社会对儒学的认知和实践看,日本儒学可以划分为对中国儒学的全面接受和儒学本土化过程的两大阶段.随着汉字、汉文化的东进,儒学以大化改新为标志在日本得到全面认同和接受,在日本列岛上扎根并成为日本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经过千余年的传播与发展,儒学不断地与本土文化融合,以朱子学的出现为标志,成功地完成了日本儒学本土化的过程,成为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孕育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2.
梁武帝萧衍是一位奇特的历史人物,居帝王之尊却醉心于佛教,甚至三次舍身入寺。有人说他因崇佛佞佛而亡国,他却毫无遗憾至死坚守戒律。在他的一生中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其在位期间大修佛寺,广塑佛像,为僧人制定戒律,与不信佛者辩论。梁武帝对佛教经典有独到的见解,尤其精通《般若经》《大涅榘经》,并提出独特的“神明佛性论”思想,他对佛教在汉地的进一步传播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班班多杰 《中国社会科学》2012,(12):157-178,209
由于汉、藏本土文化的内容结构使然,传入两地的大乘佛教在与本地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出现"由苯入佛,融苯归佛,反客为主"和"由儒入佛,融佛归儒,客随主便"的不同结果。藏传佛教强调佛教的出世关切,经历了从苯教安乐地界、苦难地界、天神境界到佛教密宗的即身成佛再到显宗的三士道的转换过程,可概括为素朴的神秘境域与精巧的超验形上学。汉地佛教则注重佛教的现实关怀,经历了从禅宗到宋明道学再到人间佛教以至居士化佛教的演变轨迹,可称为祛魅化过程和脱脂化现象。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对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佛教语汇浅析佛教汉化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多的学者关注佛教汉化的历程,其探讨主要集中在哲学的层面立论,鲜有从佛教语汇的角度进行探求.其实,佛教的语汇亦能反映佛教汉化的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佛教早期的音译词折射佛教汉化的初始;梵汉合璧词、意译词的产生反映了佛教渐入汉化;佛教语汇渗透到汉语语汇的血脉是佛教汉化彻底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佛教宗派对朝鲜半岛、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和产生了八大宗派,其发展达到巅峰时期.中国佛教宗派在朝鲜半岛和日本迅速地传播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佛教宗派的传播和影响不仅仅限于宗教领域,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社会中的其他社会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佛教对日本传统政治和军事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在日本经历了国家化及与政治相互扶持的长期历程,因此与其政治和军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联系。日本佛教存在着某种功利化倾向,不太强调是非善恶的区别和“因果报应”以及“轮回”与“涅”等观念。僧侣和武士曾经相互影响,佛教禅宗在武士和政客的训练过程中发生过重大作用,对于日本民族独特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武士道发生的重要精神根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梁漱溟根源于佛教而又融通儒家的重视生命内在修养的人生哲学 ;认为他外现儒者内实佛家 ,可谓以佛家精神立身 ,以儒家践行济世 ,终至入世的现实情怀和出世的终极托付有机统一。其崇信佛法 ,不舍众生不住涅般木 、出世超世而入世救世的悲心正是他毕生忘我无私献身于社会国家的根本动力。综观梁漱溟一生著述行迹 ,作者更倾向于把他看作一位以儒家方便行大乘菩萨道的圣哲  相似文献   

9.
日本汉诗中的和习是日本人最初尝试汉诗文创作时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经过长期吸收、消化中国文学之后,日本人在创作汉诗时为了体现民族文学特色,有时故意在诗文中表现日本语的特点即和习,这应该看成是汉诗日语化(本土化)的表现形态之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使日本汉诗内容与形式趋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同处于亚洲东部,中国隋、初唐和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后期以及日本的推古天皇、天智天皇朝代①大致处于人类历史的同一时期,当时三个国家都有佛教。佛教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以及相同之处,又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密切的联系和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佛教的传播和相互间的影响,截然不同的特点则主要表现在佛教在各自国家不同的影响和地位。而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虽然刚刚传入,却形成了政治佛教、国家宗教。  相似文献   

11.
汉魏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初级阶段,主要分布在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和长江流域.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是皇族和士大夫信仰的佛教,而长江流域的墓葬出土的佛教文物,则表明佛教与民间丧葬风俗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首先草根化.汉魏时期的佛教信仰,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佛教都是一种祭祀工具,日本学者称之为“道教的佛教”.汉魏佛教信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在洛阳和建业的政治中心,佛教的祭祀功能表现为为现实生活祈福,满足上流社会的重生需求,而在长江流域的民间,则表现为祈祷祖先在彼岸世界过上美好生活.祭祀化的汉魏佛教的形成,标志着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时至今日,人们普遍地认为,佛教文化并非外来文化,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张小虎 《社会科学》2022,(4):154-165
生命历程犯罪学是当代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创新性领域。经验性的手段以及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是生命历程犯罪学与生俱来的特质。生命历程、轨迹及转型的分析范式,是生命历程犯罪学的根基性学术路径;犯罪生涯、参与、频率、严重性、持续性、终止,是生命历程犯罪学的专业性骨架;同生群体效应、年龄分级生命模式、标准社会时间表,则是凝结于这一根基及骨架上的典型性分析工具。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犯罪波动日益加剧,拓荒我国生命历程犯罪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作为程朱之学重要承传载体的《近思录》在宋元之际流传到日本后,在日本社会广为教习,被当作理学之经典、圣学之阶梯。日本人通过重刻、注释、翻译、讲读、仿编等途径整理生产了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近思录》相关文献。他们在接受《近思录》思想体系时,又对中国注本的部分注文予以批判、加以新解。由《近思录》在日本的传播和本土化,可见中日两国在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电影产业格局日渐优化的当下,悬疑惊悚片以低投入、高回报、产量大而备受关注,遗憾的是悬疑惊悚片的质量却一直发展保守、缓慢。受中国内地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以及观众心理诉求的影响,中国的悬疑惊悚片自出现就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网络的无国界性极大的丰富了中国观众的审美体验,这无意中提高了观众对内地悬疑惊悚片的要求,增加了内地悬疑惊悚片的发展难度。内忧外患下,更好的"本土化"成为悬疑惊悚片作为舶来品扎根中国市场的最佳手段。在中国悬疑惊悚片中,鬼怪文化、儒家、道教、佛教文化是独有的文化特色,东方美学原则不自觉渗透在视听语言中,传统戏剧思维影响着剧作结构,但当下中国的悬疑惊悚片总体依旧呈现出"本土化"不高级的现象——文化特色不突出、视听语言风格混乱、剧作缺乏新意,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焦虑没有通过视听手段和剧作很好地在悬疑惊悚片中得到表达。本文通过对当下中国悬疑惊悚片中文化特色、视听语言特色、剧作特色的"本土化"程度的分析以及悬疑惊悚片在中国发展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的解读,为中国悬疑惊悚片深化"本土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广告在传达基本信息的同时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在强调广告作品实用性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而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本土化运用不但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要,还满足了企业文化营销的需求、多元文化的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应运用一切可用的国际化资源,发掘自己本土的文化,努力使现代广告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比较文学与美国的比较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在中国依然生气勃勃,并在中外文化学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中国的比较文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其发展速度之快是令世人瞩目的。它迅速地进入了国际比较文学的学术视野并参与了理论争鸣,且成为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一个重要成员。既然比较文学早在80年代的中国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而它既与“区域研究”相结合,同时也具有跨越学科和学术领域之特征,目前它的一个重点就是中西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即使在全球化的时代,当整个人文学科都受到冲击和挑战时,比较文学在中国依然有着相当的活力,并与世界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在近几年里在学科建制上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一个学科。此外,国际学术界的一些前沿理论课题也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和拓展,从而使得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完全有能力从本土文化的视角出发参与国际性的理论争鸣和对话,并发出日益强劲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的本土化充实和完善了心理科学。通过考察心理学本土化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心理学的本土化采用改造运用和自主创立两种途径,通过求同、求异的两种研究定向,达到以本土问题为研究中心,培养本土的研究人员、编写本土的教科书、得出与本土相适应的研究成果——建立本土的数据库和量表、形成本土化的理论——建立本土心理学。通过构建中国人的个性量表,研究孝道、人情以及社会生活中关系等,心理学在中国开始了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佛教智识并举,有着智识主义的理论特征。其通过对一种特殊“智慧”(般若智慧)的追求,提供一种对生命的认知方法、解读态度和拯救手段;通过对世俗知识的摒弃而达无上圣智。佛教智识主义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智慧体操而创造一个有意义的、智识主义的人生。大乘佛教的出现,正是智识主义佛教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都市佛教”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都市佛教不同于都市中的佛教,它是都市中的佛教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依都市中的佛教而得名,以都市为自己存续的基础空间,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有强烈的整体观念和组织观念,发展目标明确,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都市佛教是人间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抑或是大陆人间佛教在当代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佛法在世间的现实版。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构成了大陆人间佛教的全部内容。都市佛教概念提出已经十年,它逐渐成为学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并由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随着城镇化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和研究都市佛教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20.
王思斌 《东岳论丛》2024,(1):78-85+191-192
本文以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分析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认为在民政部门的主管推动下,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发展不平衡,社会工作的发展呈弱生态系统状态。《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建立中央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全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生态系统向强生态系统转换,并呈现一系列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转换,会提高社会工作的生态位,获得新生态机会。要坚持党的领导,在专业社会工作新本土化与本土社会工作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