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生物技术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化工程、微生物、细胞生物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内容。从整体上看,现代生物技术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无污染等特点。目前,它在农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走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未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这不仅是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评价,也是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指向。所谓农业就是人类通过其劳动,利用自然条件,调节…  相似文献   

2.
一、高新技术迅速推广和普及是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关键  所谓新农业科技革命是指冲破旧理论旧技术、创立新理论新技术 ,是一种质变、飞跃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农学学科的拓展与创新 ,形成新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结合模式 ,农业产业领域大大拓宽 ,等等。纵观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是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基础 ,而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并使农业发生质的变革是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根本。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某些方面自主研究已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时…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技术产业化是运用生物技术成果专业化、规模化和一体化方式融入农业生产过程,加速科技带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入手,论述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从大力培植科技型农业企业、规范农业科技企业的经营运作、改善外部政策环境等角度提出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问题,不久前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些同志认为,由于我国地少人多、底子薄这个特点,我国农业现代化,当前应以生物化学措施为主,而不应强调农业机械化。我们认为,农业机械化与生物、化学措施现代化(或生物技术现代化)都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不过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途径、步骤、速度和安排机械技术现代化与生物技术现代化之间的比例方面,则可以因国、因  相似文献   

5.
吕澜 《浙江社会科学》2006,7(6):193-197
在生物技术应用过程中,公众的态度和接受性已经成为影响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比较中国和欧洲公众的态度差异,揭示了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效益知觉、风险意识、道德评价和鼓励发展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试图从两个地区的科学氛围、媒体宣传导向和社会价值观方面寻求差异的解释,旨在帮助生物技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社会公众环境,以利于规范生物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及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立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山西农业的现实状况,山西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应以生物技术为先导,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产业正在经受着新科技革命的改造。甘肃农业在资源限制强烈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半性”状态下 ,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依托农业科技新革命 ,在加快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重大单项技术突破的同时 ,强化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成推广 ,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 ,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加速甘肃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开发已经进入区域综合开发的新阶段,采取何种技术方针促进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是迫切需要明确的重大问题。不少发达国家通过农业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我国也曾经数次以机械化、化学化或工业化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农业区域综合开发中,应该扬弃这些传统观念,确立以生物技术为主促进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的技术方针。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从引导和促进生物技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防范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害的角度看,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相关法制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法律保障机制亟待完善。价值定位问题是构建和完善生物技术产业相关法制的基础性问题。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法律必须体系化和专门化,应以鼓励科技进步、促进产业优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立法原则,以此为指导构建生物技术产业法律体系,完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闽台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与合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高度重视低碳农业的研究,目前主要在增加土壤碳汇的生态种植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和复合生产模式;节能减排的零排放养猪模式;以沼气和鸡粪发电为特色的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模式;"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等生物农药技术应用模式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日臻成熟。台湾当局制定了政策性"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目前在农作物生产的合理化施肥和农药减量使用等技术与策略、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畜禽废弃物的减少和再利用研究等方面成果卓著、技术应用也已日趋成熟。闽台低碳农业协同发展可以立足优势互补,加强低碳生态农业、畜牧业低碳技术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推进闽台农业减碳创新平台建设合作,并加强以CDM为主的闽台碳交易合作。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0-2014年青海省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基于DEA分析中BCC模型,结合Malmquist TFP指数方法对青海省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整体较低但呈逐年递增趋势,规模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化趋势一致,纯技术效率一直处于有效状态;综合效率低是由规模效率低引起;同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是由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基于实证结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可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提升规模效率角度入手;具体可通过加大农业生物技术支持力度,及时推广科技成果;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技术服务支持力度;加大农户培训力度,提升农户经营管理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使本世纪40年代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已发展成为全方位的世界性革命,并形成一股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13.
王巍 《北方论丛》2006,(1):110-113
生物技术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纪元的开端。它给人类展示了一个光明的充满希望的未来,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生物技术将压倒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所有其他技术。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新资源———基因,一整套改造人类和自然的新技术,通过重组DNA和其他的生物技术,科学家和生物技术公司能够操纵和开发遗传资源。生物技术刺激了贸易的商业保护形式,全球生命科学产业已经开始对地球上许多的生物资源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生物技术世纪人类将体验新的生存方式、新的自然观、新的文化思潮,它为人类创造了新的遗传进化方式。总之,基因、生物技术、生命专利、全球生命科学产业、……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刘纯彬 《江淮论坛》2009,(4):192-192
生物经济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学者斯坦·戴维斯和克里斯托弗·迈耶于2000年5月正式提出的。几乎同时,中国国内学者也开始了生物经济的开创性研究,提出生物经济是以生物科技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经济,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经济形态。自此,生物经济概念在各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共识,日本、新加坡、欧盟、澳大利亚等纷纷将发展生物经济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作为国家研发重点,予以重点投入,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提升科技竞争力、经济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点,生物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点。中国政府也于2003年确定了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即切实加强源头创新,重视集成应用,积极推进产业化,确保生物安全,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中国农业发展6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刻。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本文基于农业技术进步的视角,阐释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变迁与农业发展的路径,对目前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模式创新、政府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人均资源持续减少,而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在下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在下一世纪30年代人口达到最高峰值时实现粮食和农产品基本自给,这是中国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迎接这一挑战的唯一武器是农业科学技术。 一、国际农业科技革命向中国农业的挑战 回顾当今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以现代育种和化学技术为代表的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孕育了一个世纪,带来了本世纪中叶的农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又出现了新的重大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术,以及化工、新型材料和自控等现代化技术,展现了21世纪农业发展的图景,从而开始了一场新的更为丰富多彩的农业科技革命。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8页)。中国农业发展不能再走土地扩张和劳动力巨大投入的歧路;相反,科技投入和培养出广大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才能创造出农业  相似文献   

17.
一、战略型农业产业的崛起上海应该创造一个新概念:战略型农业产业。农业的战略产业,有别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它虽然目前所占比重不大、效益不高,甚至有一定风险,但却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有着光明前程的产业,即建立在现代生物技术基础上的高科技农业。提出这个概念,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上世纪的农业是建立在物理和化学,特别是化学革命的基础上的,而未来的农业将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上。物理和化学技术对农业的作用功不可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DNA的重组成功,使人类对于生命的认识进入分子层次,农业将进入一个空前发…  相似文献   

18.
石器时代末期、陶器时代初期,发生了"农业革命"。陶器使得先民的定居生活得到了保障,在农业革命中,陶器和磨制石器、木器、骨器等都起了重要作用。陶器技术促进了史前社会大分工。制陶业是当时最重要的分工部门,陶纺轮、陶网坠、陶刀、陶镰、陶锉等,是与木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同等重要的生产工具。特别是陶器作为既能盛水又能用火加热来进行生产的一种崭新工具,解决了煮茧抽丝的技术瓶颈问题,也为粮食蒸煮之后发酵酿酒提供了技术前提,促进了纺织业、丝绸业、染整业、酿酒业、制药业的诞生。陶器在史前的火技术——火热应用技术(炊具及陶窑等)、火光应用技术(照明灯具)和火种存续技术(罃)三大技术范畴都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以陶器为主的这些高度专门技艺的手工业,实现了史前社会大分工。对这些重要分工来说,"新石器"的具体作用比不上陶器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更应该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  相似文献   

19.
近一、二年来,报刊上陆续发表文章,探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大家一致认为,搞农业现代化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吸取国内外农业生产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出现了不少的分歧和争论。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把农业现代化分为生物技术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两个部分。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工业水平低,资金和物质基础都比较薄弱,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加强技术创新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使得世界各领域的运行节奏都在加快。要使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就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简言之,就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鼎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全国的商品粮、棉、鱼生产基地。自1995年以后,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鼎城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也愈加严峻:一是粮棉等大宗农产品增产在现有科技条件下已接近极限,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