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夏光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71-76
生态美学的研究在欧美是学术的热点之一,我国生态美学与文学思潮最早兴起的地方是台湾.台湾生态文学受到特殊而历史悠久的原住民文化及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报导文学风潮的影响,进而将环境生态与人文思想结合,表现出其独有的美学特质.这些特质统一在"生态文学"或是"自然写作"的名称之下,形成台湾生态美学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化情境中,人文教育忽视了生命的美学化和人性化品质,这侵蚀和危害着现代教育以及市场化社会。人文教育不等同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在本质上是美学化的生命品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主要是综合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的美学化品质与人文知识和技能应该一体化,但人文课程因流于表面化、形式化而无法保证其培养的生命品质。 相似文献
3.
人文价值作为设计美学中新的价值标准,是设计美学的思想灵魂。它为设计审美提供了新的思考点与切入点,成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亲近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逐渐加大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通过实施通识教育来促成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并形成了自身特点,其中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大陆高职院校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陆庆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9-65
苏轼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其文道观来看,"辞达"的文艺观完全跳出了传统的文道关系论,既肯定了文艺的实践性价值,也强调了文艺自身独立的价值;其次从其自然观来看,苏轼具有形而上本体意义的自然观,破除了性情抒发与艺术技艺之间的对立,强调了人的情感的重要性;再次,苏轼"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观,熔铸成古代士大夫文化人格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邢建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世纪之交中国美学全面转型的先声,是以恢复美学一度被遗忘的人文品格为其标志的。美学人文品格的重新获得,得力于以下几项基础性工作的展开:一、美学学科本体的设定;二、美学方法论立场的转变;三、美学对人文精神的高扬。 相似文献
7.
林强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2):11-16
20世纪80年代引领台湾后现代文学思潮的林耀德高举“都市散文”的创作旗帜,其创作的都市散文形成了独特的后现代散文空间美学,具体特征为:一、以巷弄、废墟和地下都市为典型的“差异空间”,与现代都市文明空间多重并置,营构出文明和荒原并置的差异美学;二、多重的都市空间与都市心灵空间互相形构,形成既压迫、封闭、稳固,又开放、多元、流动的多元空间格局,而隐藏其后的是意识形态的建构与解构;三、由于精神原乡的缺失,都市散文家无法破解流动不居的都市迷宫,因此每一次的空间想象都试图在抵抗和拆解现实与历史的迷宫情境。林耀德开拓的后现代散文空间美学是1980年代台湾后现代散文美学的重要组成,其典范性和历史意义仍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4)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强调音乐情感宣泄与人格养成相统一的教化功能,以乐教和礼教并重,使音乐成为个体和社会文化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并以此形成以追求中和、气韵和意境之美为主要特征的音乐艺术.在对音乐美育功能的崇尚和倡导中,形成了中国音乐独特的审美精神,并以丰富的音乐美实现中国文化自由通脱、优雅平和的人格理想,因而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我校蒋孔阳教授,是当今海内外著名的美学家之一。多年来,他在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有大量的专著和论文发表。其中,尤以《德国古典美学》一书,为学术界所瞩目。此书198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即被誉为是“开拓性的著作”,曾获得1984年上海市高校文科科研成果二等奖和198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10.
袁曦临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1)
学术评价是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数量化学术评价制度所引发的各项问题,同样也引起了台湾学界对于引文分析及其相关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切。在回顾近10年来台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鉴研究及其实践状况的基础上,台湾学界深刻反思了现行学术评鉴制度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据此阐明了对于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评鉴的10点主张。 相似文献
11.
12.
廖建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7
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种新维度,为美学与艺术带来新的视域,产生了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音乐、生态舞蹈、生态美术。而环境是一种审美对象,环境美学的本体为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这是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本质区别。而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另一个区别是其人文性。环境美学以生态性为基础,而生态美学要通过景观来表现其生态观,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张黔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1):14-17
非主流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的非意识形态性,它所研究的是作为私人活动的审美活动,是与真、善区别开来的美,即纯粹美。康德美学中的自由美就是非主流美学所说的纯粹美,但康德认为纯粹美并不是审美理想,崇高和附庸美都高于自由美,这使得其美学从总体上讲仍然属于主流美学。非主流美学要从康德美学中吸取营养,从形式性、非功利性、非概念化等方面突出其美的纯粹性,和认识论美学、功利论美学等划清界限,并寻求在民间而不是官方建立起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能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3):57-63
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实践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从人对现实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与自我)来看,实践美学当然要把生态美学作为自己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人对自然所构成的生存环境的审美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构想来看,生态问题、生态美学都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或维度。实践美学的最终目标———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体,就蕴涵着生态美学的对象、方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庶民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固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55
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以引导感情移入、实物放大、采用地方特色材料的方式,就贴近生活和亲近民众的题材进行多样化的创意与表现,形成了质朴的庶民美学特征。这与台湾地区的政策导向、地域文化、民众审美要求及务实思想有关。受此启发,我国内地应积极制定促进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发展政策,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注重当地文化素材的挖掘,以促进我国内地的乡镇地标公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岱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1):29-36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人文文化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冲击,美学则首当其冲,其学科的重建已势不容缓。但深入地看,美学面对日新月异的审美文化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失语症,主要在于它并未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而并非美学言说本身不再拥有意义。通过人文学科的文化自审和对美学史的重新审视,当代美学能够重新拥有自己的学术生命。 相似文献
17.
论台湾原住民作家对原住民生存价值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5):132-135
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创作队伍都表现出相同的倾向:所有作家的创作都显现出人文精神角度和对原住民生存价值终极意义的关怀。这种关怀是原住民作家为原住民族追求生命价值的使命历程。 相似文献
18.
翟恒兴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1):158-160
有人认为阿多诺《美学理论》“并非一个理论的圆圈,而是一种思索的过程”[。1]这同样适用于徐岱教授《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该书在揭示美之奥秘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思”的魅力。其实,“美”与“思”从来就没分开过。“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的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的思想。[”2]《美学新概念》的“美之思”不仅以重建现代美学为己任,还担负起重振人文学科的历史使命!《美学新概念》纵横驰骋于美学领地的同时,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通过对美学问题的具体论述澄清了人文思想的某些困惑。这主… 相似文献
19.
许良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17世纪荷兰殖民者统治台湾,当时,清政府已经建立了大陆的统一政权。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一带组织抗清复明斗争,未能取得胜利,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立足之地,转而收复台湾却取得了成功,但郑成功始终以明朝孤臣自居。其子郑经主政后期,开始图谋偏安割据,终被清政府收复。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美学重建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当今的中西方美学界可谓共同出现了一种"审美"转向。在美学对象问题上,如果说从古希腊至今的西方美学经历了一种从美,到(纯)审美,到艺术,再到(泛)审美的演变,那么建国以来至今的国内美学研究,则经历了一种从美与艺术到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的美和艺术,再到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审美论的更为错综复杂的历程。我们的美学重建也正是以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起点。坚持以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可以防止那种预成论的美学观,可以使美学研究更具有包容性,也可以更好地克服美学研究上的主客分离的二元论。但美学的重建工作并不能仅靠转向审美"活动"来完成,而且还需要对"审美"概念本身进行反思和重塑,以期重构一种更具整合性的、能对各种审美活动包括自然生态审美、日常生活审美、身体审美、艺术审美等,既具有解释性,又具有批评性、构成性的美学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