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继英美“新批评”之后形成的另一文艺学本体思维模式。美国学者罗伯特·斯各尔斯(Robert Scholes)将结构主义界定为两种含义:1、作为一种思想运动;2、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结构主义发轫于六十年代初的法国,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lrauss)的名著《野性的思维》(1962)的发表标志着结构主义的开始。此后,哲学家和文化思想史家福柯(Mirkel Foucault)、精神分析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美学与符号学家巴尔特(Roland Barthes)、马克思学说研究家阿尔杜塞(Louis Althusser)以及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德雷达(Jacques Derrida)等人,短短几年内相继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发表了别具一格的新作,轰动了巴黎,波及到欧美,在二十世纪文坛上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人们将这股突兀而出的新思潮统称为“结构主义”。本文重点将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作些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知识界开始对福柯进行广泛介绍和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是一位当代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代表性的后结构主义批判理论家,他对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蓬勃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中的许多多学科的一种哲学思潮。它的广泛流传和应用,并不是因为它有着统一的哲学观点,而只是因为它对于社会一文化现象的结构分析的方法有着较为广泛的适应性。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克罗德·列维一斯特劳斯作为法国结构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就毫不讳言地说:“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理论,而是一种方法。它对社会事实进行试验,把它们转移到实验室。在这里,它首先注意的是关系,试图以模型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正是由于他首先把结构主义为分析方法首先应用于人类学和神话学领域,建立起结构主义方法的基本模式和操作程序,使结构主义开始从语言学正式走进了社会—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戴着结构主义徽号的学者,如结构主义历史哲学家米歇尔·富科,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结构主义政治理论家濮兰查斯和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等等,在法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掀起  相似文献   

4.
《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一书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尼科斯·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普兰查斯是希腊共产党员,1936年生于雅典,1960年以后移居法国巴黎,师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阿尔都塞,深受他的影响,并采纳其总体理论框架和一些主要概念。《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于1968年出版后,引起西方社会科学界普遍重视。西方学者评论此书填补了二十世纪后半期技术官僚  相似文献   

5.
梁志敏 《理论界》2005,(12):197-198
语言学在发展到现代时期之前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由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贡献进入了现代时期,即结构语言学时期。他的主要观点为四个二元对立: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共时和历时以及组合和聚合。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引起了法国巴黎60年代的结构主义革命以及西方整个人文科学的“语言学转向”。但结构主义最终衰落。两个主要原因是:(1)自身有缺陷并无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2)应用过于宏观化并陷入形而上学泥潭。  相似文献   

6.
“实在”与“符号”,是当代哲学讨论的两个热点。M·玻恩在对现代科学成果的思考中涉及了这两方面问题,并把两者统一起来,构成了他的哲学的中心部分——符号实在观。这一理论有许多可取之处,也有逻辑上不明晰的地方,本文将对之作出分析。M·玻恩是二十世纪著名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在理论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上多有建树,但他没有满足这一点,而是努力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理论上升到哲学观的高度。如他  相似文献   

7.
李小缘(1897——1959年)是我国老一辈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是江苏南京人,原名国栋。1920年初,毕业于金陵大学文理科。1921年,自费出国留学,先就读于美国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获学土学位;继转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社会教育学,并旁听哲学、文学等课程,获硕土学位。 小缘先生毕生用力最勤、成绩最著的,是目录学著作。在他所编著时多种我国边疆  相似文献   

8.
<正> 这里谈到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指的是现今流行的一套成体系的理论,是就整体性而言的。我们一般教科书把这种理论视为哲学的组成部分。但是,社会学家却把这一套理论视为社会学的组成部分。问题仅仅到此为止吗?确实存在着到此为止的观点,苏联学者Ⅱ·M·乌格里诺维奇的话是相当典型的,“有些同志想从历史唯物主义中寻找哲学和社会学两个部分、两个‘半拉’,这种立场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同时既是哲学科学又  相似文献   

9.
卡尔·波普(Karl·Popper,1902~1994)是以科学哲学著称于世的学者,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历史哲学家。他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年)中,把人类社会区分为“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主张通过渐进的改良实现“较合理的社会”即“开放社会”,并系统地阐述了改良主义历史观。他认为抽象的哲学认识论并非远离政治的,恰恰相反,不论自觉不自觉,认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是相互影响的,并声称他的认识论观点和他的改良主义历史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渐进改良”的历史观在波普看来,“开放社会”比之“封闭社会”是…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结构主义批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年前,西方现代批评方法已陆续引进,但我们在结构主义批评的引进、接受和运用方面还没有登堂入室。由于汉语和西方语言的差异,由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不同,结构主义美学和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文学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困难。70年代台湾学者在引进结构主义理论时,就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学本质有其独特性,不宜施以结构主义的分析”,但却也有人审慎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权利诠释前人的作品与看法,20世纪的结构主义,从整体、从底层的观点看文学,自有其立足之根据,也不必因它无法鞭辟入里地勾出中国文学的精髓,也因此扬弃不用”。①…  相似文献   

11.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米·杜夫海纳(M·dufrenne),其基本的现象学美学思想系统地反映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中。杜夫海纳研究“悬搁”、“还原”、“意向性”理论,主要吸收了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观念》一书的思想,他对胡塞尔后期先验现象学和早期心理描述现象学的不同有细心的把握,他在主客体二元对立之中趋向于“主体与客体一起构成一个完整整体。他同意梅洛·庞蒂的看法,认为感觉引导我们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互为存在条件,主体依赖于客体,客体也依赖于主体。他坚持唯实论却又认为审美对象的物的存在依赖…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承续了19世纪末以来由尼采开创中经海德格尔的理性形而上学批判传统。依据"知识型"理论和权力理论,他力图揭橥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理念的衍进中无可摆脱的种种困境及其渐趋消亡的路向。福柯的学说在法学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这部分归因于其纯粹哲学方面的著述,另一方面则源于他对一些特定法学论题,如犯罪、刑事政策、监狱等的直接涉猎。在法社会学、法律语言学、犯罪学,以及刑法学等诸多研究中,都可见到对其学说观点的批判性借鉴和援引。据此,通过对福柯思想的解读,当可辨析出其之于当前的法学研究所可能引致的某些理论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雅克·德里达是法国当代的结构主义哲学家,文学理论家和符号学家。德里达的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当代哲学和文学论争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德里达作为一位哲学本文的读解者,表现了他对于所谓“逻辑中心主义”或“在场的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性说明。他指出:不同的哲学理论和论题不过是同一系统的不同版本而已;尽管我们没法回避这样一个系统,却至少可以通过注意它所寻求抑制的东西来确定它所铸造的思想条件,虽然我们不能带来哲学形而上学的终结,却还是可以确定和倒转它所建立的分类并从内部来完成对它的批判。他对于各种本文的阅读变成了例示分析,一种新的解释实践的典范。这种新的阅读和写作的实践,在文学批评的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德里达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这一思潮在当代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形成了重大的影响。结构主义者集中关注语言和结构的问题。但是,由于结构主义以及它以后的发展并没有构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个以各种方式联结起来的复杂的写作网,也就非常难于对他们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方东美 ( 1 899— 1 977) ,安徽桐城人 ,现代学者、哲学家 ,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 ,同时又一是位诗人。三、四十年代 ,他已享誉于哲学界和教育界。四十年代末他去台湾 ,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他毕生立足于教育界。当今一些学业有成、正活跃于哲学界的学者 ,如刘述先、成中英等人 ,是他的学生。方东美著述宏富、思想活跃。美国当代学者S·瓦赖特科在评论方东美的英文专著《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一书时 ,说 :“方东美教授能轻而易举地从一场关于中国佛教理论深奥论点的讨论 ,转移到对存在主义的现代倾向进行评述 ,在他的评论中穿插…  相似文献   

15.
曾军 《社会科学研究》2006,2(4):184-189
视角问题之所以受到重视完全得益于深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影响而产生的小说叙述学的发展。对于影视这类以“图像流”为特点的表征而言,其“视角”问题远比小说叙事要复杂。“视角”研究从结构主义叙事学转向“话语”研究,得益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如果说,叙事学仅仅从形式上区分了“谁说”、“谁看”、“谁如何说、如何看”的问题的话,那么,借助福柯话语理论,我们便可进一步对“视角”进行意识形态的剖析,探讨“为什么是这个人看/说”,“他/她为什么要这样看/说”,“他/她所看/说的意识形态动机是什么”。而所谓“视取向”,来自于现象学观看的“意向性”的启发,强调的是意识对于意指对象的一种指向性,具体到作为观看情境中的视角来说,“视取向”则是指各种由表征符号(如色彩、线条、明暗、框架等技术手段以及视像表征中人物形象的目光眼神等内容特征)的意指性、观者身处具体情境中的观看意向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6.
著名学者费孝通曾于20世纪80年代盛赞梁漱溟为当代中国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说,“正是从梁先生的做学问和他的为人中看到了一个思想家之所以成为思想家的缘由”。在笔者看来,梁漱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约翰·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道夫 《学术研究》2003,(1):100-104
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是他在欧洲许多理论大家的理论资源基础上,根据他自己对大众文化的迷恋、参与和体验,以及他对诸多大众文化文本的提炼、分析和解读而得出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理论。他运用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方法和文本理论,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大众文化文本,并分析了大众文本阅读的愉悦和快乐;他借用布迪厄“趣味差异”的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考察了不同于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大众审美趣味和快感、狂欢的审美体验;他在斯图尔特·霍的编码/解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电视文化理论和受众意义再生产的主张;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则为他的“文化抵抗”说提供了直接的理论灵感和理论资源。在为数不多的有关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在国外,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政治科学的一个范畴,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政治学家们逐渐确定的。60年代和70年代政治文化的研究掀起了一个高潮,出现了G·A·Almond、F·M·Barnard、A·Brown、S·Verba、R·C·Tucker、S·White等许多热心研究政治文化的著名学者。他们对政治文化的理解和研究的角度不尽一致,但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开拓,政治文化成了政治学和文化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这项研究在今天仍在不断深入发展,它将在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研究和国际文化比较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有些文化学家主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由思想和行为的习惯模式构成的。从这种文化学观点理解政治文化,应当  相似文献   

19.
段志平 《理论界》2012,(7):98-100
作为当代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福柯,其学说在法学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这部分归因于其纯粹哲学方面的著述,还源于他对一些特定法学论题,如犯罪、刑事政策、监狱等的直接涉猎。在法社会学、法律语言学、犯罪学,以及刑法学等诸多研究中,都可见到对其学说观点的批判性借鉴和援引。据此,通过对福柯思想的解读,当可辨析出其之于当前的法学研究所可能引致的某些理论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拉康的无意识与语言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继承和创新方面已经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相当的不同,那么,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0),却在众人纷纷背离弗洛伊德原则之时,呼唤“回到弗洛伊德”。拉康作为一位震撼了二十世纪学术界的著名思想家,在学术思想的多方面都有所拓进。他反对英美新弗洛伊德主义从外部即社会文化方面来阐释弗洛伊德,同时,他也反对荣格那种心理化倾向和集体无意识化的神秘倾向,认为这些观点使弗洛伊德的学说平庸无奇地“精神病化”了。拉康与其他法国结构主义者重视弗洛伊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