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语辨正     
太史公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国语》有韦昭注,可以帮助后人懂读《国语》;其有疑义,余作辨正;兹录《晋语九卷》之辨正,以就正于广大读者,幸指谬误。笔者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于成都[晋语一] 一、隶农韦注;隶,今之徒也。按隶农为农奴。农奴,奴隶之耕田而不自由者。徐元诰谓犹庸耕者,非也。庸耕尚有自由,农奴则失自由者。故下文曰,“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乡,为人而己。”岂非不自由乎! 二、骊姬请使申生主曲沃,以速悬。虞御史云,速,疾也,县,缢也。吴闿生  相似文献   

2.
《江汉论坛》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刊载了宋镜明、刘捷撰写的《李达年表》,这对于研究李达同志的生平和思想,是很有益的。但该文中有几处与事实有出入,特辨正如下: (一)第四十二页中,“回国后,同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等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党的上海发起组”。据笔者目前发现的史料,施存统(即施复亮)已于一九二○年六月去日本。施自己曾回忆:“我于一九二○年六月二十日去东京”(《一大前后》二册第34页)。而李达是一九二○年八月初回国的。  相似文献   

3.
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的校注,华东师范大学本(1983年3月第1版)和中华书局本(1981年9月第1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兹辨正如下:一、沙湖安在?《东坡志林》卷一《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华东师大本注曰:“沙湖在今湖北沔阳县东南一○五里。轼于元丰五年三月来此视察田畴。”疑误。  相似文献   

4.
王汝涛先生主编的《太平广记选》(齐鲁书社,1987年修订本)在注释原文时,间下校语,多有中的之处。然其中可商榷者尚有不少,今试辨正十七条于后,就教于编者及读者。 登山颠倒 《麻姑》(P86,出《神仙传》):“烦信来,承在彼,登山颠倒。而先受命当按行蓬,今便暂往。”注:“烦信来三句,语意不明。当依《王远》篇改为‘烦信承来在彼,食倾即到。’意思是,烦劳你派遣信使来,很快到了我这里。” 按:此事见于《太平广记》(以下简称《广记》)卷七“王远”和卷六十“麻姑”,皆出自《神仙传》。“登山颠倒”殊为费解,而《王远》篇作“食倾即到”也似不合文意。考四库本《神仙传》卷三《王远》载有此事,其文曰:“烦信承来在彼,登当倾倒。”“倾倒”义也不可解。《广记》卷三“汉武帝”引《汉武内传》载王母遣侍女郭密香招上元夫人,上元夫人答曰:“密香至,奉信承降尊于刘彻处,闻命之际,登当命驾。先被太帝君敕,使诣玄洲,校定  相似文献   

5.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纪》“孝武帝太元九年”载:“慕容农之奔列人也,止于乌桓鲁利家,利为之置馔,农笑而不食。利谓其妻曰:“恶奴,郎贵人。家贫无以馔之,奈何?”胡三省于“恶奴”后加注云:“句绝。恶奴,盖詈其妻之语。”今按恶奴乃慕容农之字。《晋书人名索引》303页中载“慕容农(恶奴、辽西王)”。查《晋书》卷九《孝武帝纪》:太元十九年“冬十月,慕容垂遣其子恶奴寇廪丘,东平太守韦简及垂将尹国战于平陆,简死之。”此事《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孝武帝大元十九年”载为:“燕主垂东巡  相似文献   

6.
李贺生、卒年,正史无记载。后人对李贺生、卒年的记述,主要出现两种年数。第一种,是790年至816年。见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朱自清《李贺年谱》、《辞海》(修订稿),等等。第二种,是791年至817年。见于叶葱奇编订《李贺诗集》、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王礼锡《李长吉评传》,等等。两种不同的李贺生、卒年,均出于同一个依据,就是杜牧《李长吉歌诗叙》。杜牧作叙年份已写明大和五年,叙文云:“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注:大和,作“太和”误,钱大昕已辨正,杜牧手书《张好好诗》墨迹正作“大和”。)自大和五年上推十五年,即为李贺卒年,再往上推二十七年,即为李贺生年。一个依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生、卒年?原因是,各自采取了足年  相似文献   

7.
<正> 李清照改嫁问题是由她曾与张汝舟有过一场讦讼事及事后写了《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以下简称《谢启》)引起的。今天要弄清这桩公案,也必须以《谢启》为主。回避或不承认《谢启》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要搞清《谢启》的内容,一方面要辨别其中因传抄而造成的某些讹误,另方面又要结合各种史料,特别是清照自己的历史及有关记述,加以核对和考订。本文将这样来作些探讨,以为清照改嫁辨正。  相似文献   

8.
《史记·殷本纪》说:“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尚书·无逸》也说他“知稼穑之艰难”,“闻小人之劳”,“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因此他“享国五十有九年”。总之,旧史对武丁皆是赞美颂扬之词,这是由其书作者的阶级立场决定的。而昔时为其注疏正义者,也多从字义、音训、史事考证等方面着手,未能用考古发掘所得丰富资料及甲骨卜辞中有关记述加以辨正。本文拟以殷墟科学发掘所得之资料及卜辞中有关内容,对“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予以辨正。看看武丁到底修什么“政”,行什么“德”,“修政行德”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天下成  相似文献   

9.
<正> 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先秦儒家的重义轻利,史学界几乎普遍地认为是一种否定功利、扼杀人性、鼓吹禁欲的说教。我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和孟子的“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是他们对义利关系的最典型阴确的说法。据此,是否就可以断定他们根本不言利呢?不可。因为上述说法实际上并没有存义灭利的意思,而只不过是主张要以义统利,把义放在首要的地位,反对“后义而先利”而已。所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只要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即“见利思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于开成末、会昌初亦即公元840-841年之交曾作江乡之游,虽正史无载,但从诗人创作的诗文中却证据确凿,情景宛然。《文学遗产》80年第3期《李商隐开成末南游江乡说再辨正》(以下简称《再辨正》)一文的作者对此提出异议,拜读后,觉得有不少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享年岁说辨正□魏正申陶渊明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宋书·隐逸·陶潜传》:“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萧统《陶渊明传》:“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隐逸·陶潜传》:“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王质《栗里谱》...  相似文献   

12.
李西兴同志《“共和”新探》一文(载《人文杂志》今年第2期),探讨“共和行政”真义,颇多新意,足成一说。然文中称言:“西周时期有世族而无世卿”、“世卿制度是春秋中期以后列国政归私门(即大夫)才逐渐产生的”,则嫌过于武断。至少从齐国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左传》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记: 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何以礼  相似文献   

13.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目前通行的各种注本,都把后一句“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成是“凡四海之内所居住的人,都是周王的臣民。”其中“率土之滨”被解释为“四海之内”,诸家均无异议。但是追本溯源,却发现这种解释颇有牵强之处。 这种解释的来源是毛《传》、郑《笺》和孔《疏》,主要是孔《疏》(见《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毛《传》:“率,循;滨,涯也。”郑《笺》:“此言……王之臣又众矣。”孔《疏》:“诗意言民之所居。民居不尽近  相似文献   

14.
公文格式有很强的规范性 ,从眉首、主体至版记的各要素都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分别简称为《办法》、《格式》)的规定予以标识。解放后 ,由于《办法》与《格式》几经更改 ,公文写作教材滞后 ,因此公文格式写作弊端颇多 ,较常见的有 :标点符号的标识、数字的使用、字距与行距的安排等。下面拟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规定 ,并结合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辨正的意见。1、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是时代的一大进步。随意使用标点符号 ,则是初涉文秘工作者的一大通病。出错较多的地方 …  相似文献   

15.
南诏世系十分繁乱,而阁罗凤世系又是混乱的焦点所在。它不仅牵涉上起细奴逻,下止阁罗凤几代南诏王谱系,还涉及关于南诏父子连名制的几种不同说法。弄清阁罗凤的世系,对南诏史研究无疑大有裨益。 《旧唐书》、《通鉴》、《云南志略》对阁罗凤世系的记载基本相同:细奴逻(《云南志略》作“细奴罗”)——逻盛(《云南志略》作“罗晟”)———盛逻皮(《云南志略》作“晟罗皮”)——皮逻阁(《云南志略》作“皮罗阁”)———阎罗凤。阎罗凤世系争论的出现,主要因为上述史籍与《蛮书》、《新唐书》的记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神思》篇中几个由于错误译解造成的理论问题进行辨正,包括:一、“驯致以怿辞”;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都是《文心雕龙》中极重要的文句,如何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刘勰文学思想体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楚辞·离骚》中有“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句。就“女媭”词义,历代释家, 解法各异。有言姊者(王逸)、妹者(郑康成)、贱妾者(汪瑗)、女伴着(郭沫若),亦有言女巫者(周振洪)、妇女之通称者(游国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我则认为,媭者,妻也! 何理之有?且先看人们对《说文》释“媭”以及对如上所罗众家之说的渐次怀疑。《说文》引贾逵之说:“楚人谓姊为媭”。由是,有王逸等汉儒及后代各《楚辞》释家之“姊”说。游国恩先生认为,“王选以为屈原姊,盖因贾逵有楚人谓姊日媭之言,遂即谓为屈姊耳,其实别无据也”。《离骚纂义》对许慎不直接释解“女媭”而引贾氏之语提出怀疑。陈  相似文献   

18.
对陈寿及《三国志》所遭非议的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陈寿及《三国志》所遭非议的辨正栾继生在“前四史”的作者中,陈寿在后世的声望远不及司马迁和班固,甚至还蒙受了许多非议,身前身后,皆“位望不充其才”①,实甚冤之.本文旨在就陈寿遭到非议的主要事端加以辨析,力求给陈寿及《三国志》一个公允的评价.一、“曲笔...  相似文献   

19.
《左传》注疏辨正举例朱瑞平《左传》杜预注及孔颖达疏为今人提供了不少方便,他们的说解不乏精采过人处,但也有杜注欠妥,孔疏附会杜注,曲为之解,今人又沿其说而不加详辨处。兹择数例,略申如次。《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注:毛,草也...  相似文献   

20.
《人文杂志》1981年第4期发表高信的《鲁迅<别诸弟>诗辨难》一文,对一些注家非难此诗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我以为是对的。但有点历史事实高文引述不确,谨作一小的辨正。 该文在说明鲁迅写《别诸弟》前后六首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