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统包统分”的计划分配机制过渡到现在“双向选择”的市场配置机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约行为和现象也越来越多,并带来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几方面利益的冲突。如何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违约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效降低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率,既有利于维护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利益,也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实现顺利满意就业。本文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毕业生就业违约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制约和减少毕业生违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现象及其辅导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心理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研究了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现象,并从认知辅导和心理问题干预两个角度提出了就业挫折心理的辅导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现有的经济理论对此少有关注。文章在对不同投资主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性质和毕业生就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失业、毕业生就业经济效益的较佳位点、劳动力价值与毕业生就业的经济效益、毕业生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获取有效就业信息 缓解就业压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舒晓丽 《云梦学刊》2006,27(1):125-126
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方位、多渠道地获取有效就业信息,充分利用信息获取的主渠道和非主渠道,能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使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挑战,造成大学毕业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金融危机,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丰富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以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愈显突出,对于这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并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我调适,对大学生群体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转变就业观念 面向基层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面对拥挤的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树立“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意识。这也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视大学生在就业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和职业观的教育,注重就业心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就业指导机构,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消除心理障碍,走出就业误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就业手段、就业环境与就业机制的不断变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一些新的难题,亟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指标体系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动态监测.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毕业生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构建方法与构建模型,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分为填空型就业和开拓型就业。填空型就业是指在现实空余岗位上的就业;开拓型就业是自己将潜在就业岗位变为现实就业岗位的就业。大学生能够使自己顺利就业,关键在于调整择业思路,要把自己的择业要求调整到与客观实际需要相吻合的思路上来,调整到先就业,后创业,为创业而就业的思路上来。大学生有活力、有知识,如果建立起完善的创业支持系统,大学生必将成为我国开拓型就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区就业概念界定与现代就业政策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对于转型过程中的当代中国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影响的热点问题,“社区就业”概念与政策是中国就业政策框架与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创造,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理论与政策意义。作者归纳了社区就业概念的四种界定取向及其内涵外延,提出由自由市场就业、准市场就业和政府保护就业三部分组成的新型现代就业政策框架,并分析其理论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3.
就业质量:内涵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质量是就业的重要内涵。当前,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劳动”是我国政府就业工作的目标。就业质量是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的优劣程度。其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的性质、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数量与质量两手抓、两手硬,才能使就业工作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而且人口增长惯性强,劳动力几乎具有无限供给的显著特征。这将是中国实现充分就业的重大瓶颈性制约因素,中国未来实现充分就业的压力将更加巨大。我们必须走出传统的充分就业陷阱,寻求新的充分就业路径。中国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基本路径是:(1)促进市场化就业;(2)加快城市化进程;(3)新型工业化道路;(4)发展第三产业;(5)民营经济吸纳;(6)教育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我们在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然而,仍然存在职业培训欠缺、就业待遇歧视以及社会保险参与率低等问题,我们应该在制度上、法律上和思想观念上探讨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创造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矛盾是长期矛盾积累的结果 ,出现失业并不是暂时的现象。不管是哪种取样和统计口径得到的结果 ,都说明目前的失业现象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是具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主要有三方面影响因素 :一是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 ,二是体制转换因素的影响 ,三是经济长期趋势因素的影响 ,也就是经济结构变换和产业结构升级因素的影响 ,而且是三种下降性趋势交织在一起 ,从而对就业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要创造就业机会 ,政策调控的效果是有限的 ,必须重新跳出原有的发展模式 ,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矛盾,高等教育观念存在误区也是原因之一。解决这些问题,应重新建立高校评估机制,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经济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时中国,就业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都可以成为经济活动的投资主体。有效劳动时间反映的是效率,给定劳动量,也就给定了用工数量。需要区分用机器导致的裁员与减工资导致的解雇。要区别滞销和滞胀,政府可以采用新办法来解决两难博弈。通过举例分析,说明国有经济增加就业是可行的。依靠国有经济降低失业率就不能搞经济私有化。可以考虑在国有经济实行工作-工资分出规则。这既涉及考验政府实力,又要发挥舆论导向对观念形成的影响作用。实行工作-工资分出规则需要有共同生存观念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通过对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进行文献梳理和国际比较 ,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的不同概念定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论证了由于概念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政策导向和管理上的问题 ,提出了在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阶段应以就业优先为目标开展非正规就业研究 ,推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