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今年是曹雪芹逝世 2 4 0周年。 1 8世纪中叶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时候 ,脂砚斋就开始了对这部伟大作品的评点———即研究工作。 2 0世纪开始 ,《红楼梦》的研究走上了科学道路。为了纪念红学研究的百年历程 ,并纪念曹雪芹逝世 2 4 0周年 ,河南教学学院学报从 2 0 0 1年开始酝酿策划 ,并于 2 0 0 3年开办了特色栏目“百年红学”。“百年红学”栏目刊发的主要文章采用了“分题综述”形式 ,重点围绕 2 0世纪红学的发展史、《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思想研究、总体艺术成就研究、形象描写成就研究、语言研究、后 4 0回的研究、《红楼梦》的…  相似文献   

2.
百年红学永远芬芳的红学奇葩  ———《红楼梦人物论》序冯其庸 (1 1)2 0世纪《红楼梦》研究学术争鸣述要 (下篇 )梁归智 (1 4 )2 0世纪曹雪芹研究概述胥惠民 (1 18)兼美  ———曹雪芹对未来社会女子的期望季稚跃 (1 2 7)2 1世纪应该尽快确定曹雪芹的生年  ———写在曹  相似文献   

3.
百年红学$红学史研究的三个层面俞晓红(1·1)实录观念:一股贯穿红学史的洪流陈维昭(1·5)从性别视角论《红楼梦》女性文化的“痴情”生命境界李艳梅(1·10)论脂评与“警幻情榜”詹丹(1·19)《红楼梦》评点从文人自娱到商业传播的转型———东观阁评与脂砚斋评的主要差异曹立波(2.1)试探《石头记》脂砚斋四次评语的先后胥惠民(2.7)解读脂评“索书甚迫”条杜春耕蔡义江(2.13)《石头记》的人名演变与甲戌本成书时间徐乃为(2.18)快读《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吕启祥(2.24)纪念本弁言梅节(2.27)《红楼梦》版本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段江丽(3.1…  相似文献   

4.
余英时和宋淇的红学研究,本质是追求曹雪芹的“原意”和《红楼梦》原著的完整艺术构思,其实与红学探佚研究一脉相通。他们追求的“红学革命”没有实现,根本原因是当时探佚学还没有大规模突破,以及他们缺乏更宏观的文化视野。是探佚学实现了他们的未竟之志。《红学通史》对文本意义阐释之绝对的相对主义立场,使它的某些“视界融合”陷入悖论。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是从《红楼梦》研究开始的。百年来,红学研究走向科学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对20世纪红学得失和发展动向等问题进行回顾、总结、反思和交流很有学术意义。为此,《河南教育学院学报》于2003年开办了“百年红学”栏目。栏目重点关注20世纪红学的发展史、《红楼梦》研究的主要成果即《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思想研究、总体艺术成就研究、形象描写成就研究、语言研究、后40回的研究、《红楼梦》的比较研究、《红楼梦》的探佚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及作品主要人物研究等方面。2008年,栏目将更多地审视21世纪红学…  相似文献   

6.
一、假作真时真亦假——为什么要研究续书和佚稿自从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产生以来,研究《红楼梦》的人大致都承认如下事实:百多年来社会上流行的《红楼梦》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分为前后两截: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后四十回是别人的续书,而且前八十回也被续书作者作了许多修改。尽管也有人说前八十回也不是曹雪芹所作,而是所谓“石兄”旧稿;说一百二十回都出自同一个人手笔,但这些都是少数人的意见,并不能推翻“新红学”考证的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佚诗”案说趣——以张友鸾先生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老报人张友鸾与副总编兼二编室主任聂绀弩为莫逆之交,与同事陈迩冬、舒芜也是挚友。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一同卷入了“曹雪芹佚诗”案,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揭露与嘲讽,俨然组成了单位内部的打假团队,表现出了一代学人的堂堂正气。1979年3月31日,张友鸾在香港《文汇报》发表《红楼梦专家大争辩——曹雪芹佚诗疑案》,将学术论争的战火引向海外,在“曹雪芹佚诗”案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此等独特的贡献,红学史家不应忘记或忽略。  相似文献   

8.
<正> 《红楼梦》中有薛蟠把唐寅误认为“庚黄”的细节描写,与《坚瓠集》的某条记载相似,有人认为这是“暗合”,笔者却认为“相似”的不只一条,很可能是曹雪芹读过《坚瓠集》,涉笔时受其影响。理由如下:一、《坚瓠集》刊于康熙年间,作者褚人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为同时代人;且为《坚瓠集·补集》与《坚瓠集·秘集》作序的洪升、尤侗俱是曹寅密友(参见曹寅《栋亭诗抄》、尤侗《艮斋倦稿》),他们极有可能将《坚瓠集》赠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作者问题论争探源王庆云红学百年,关于《红楼梦》作者是否为曹雪芹的问题,至今仍是疑案之一。自新红学创始人胡适先生的考证以来,红学界多认同或进一步论证《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而提出疑义、继续探谜、挑起论战者考为他人者又难以坐实,因而论争的焦点或...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研究的意义——世纪之交检讨“红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一个世纪的红学,其主要成就是在考证方面,在《红楼梦》研究的“意义”层面则始终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开拓。这种缺陷突出地表现在大多数研究者对曹雪芹原著和高鹗续书之间的巨大精神质素的差异不能分辨,以及各种远离文本的红学“热点”所形成的“泡沫红学”的虚浮。老一代红学家中,只有鲁迅、胡风和周汝昌认识到“两种《红楼梦》”的精神性对抗之文化意义。百年来对《红楼梦》“意义”的探询评估其大端有二:“婚恋主题”和“政治内蕴”,但无力作出深刻的历史洞见、文化阐释和美学解剖。脱离开中华文化的大背景就不能发现《红楼梦》的真艺术,对《红楼梦》的审美观照仅仅用西方文艺理论的一般小说学是远远不够的。红学的根本突破在于红学、国学和西学的契合。《红楼梦》研究关系到中华民族灵魂的铸造和民族精神的再振,新世纪的红学生力军已经开始萌动和出现。  相似文献   

11.
<正> 《红楼梦》是一座千门万户的艺术宫殿,见仁见智,争论颇多。近出版的白盾的《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看法。集中收论文廿五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研究红楼梦也应实事求是》、《耽美·泛爱·悼红……》、《论红楼梦的悲剧美》等篇,着重探讨作品的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第二部分有《略探雪芹的“自传性”》和关于宝玉、黛玉、妙玉、宝钗、凤姐、袭人等几篇人物论,着重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历史、美学意蕴;第三部分有《论曹雪芹的思想、艺术大突破》、《红楼梦的现  相似文献   

12.
冯其庸新时期红学批评观点和思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论红楼梦思想》、《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解梦集》等著作之中。冯其庸认为红学需要深化研究,即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他的曹雪芹《红楼梦》思想与艺术研究以及《红楼梦》重议评点派等方面体现了他文本深化研究的倡导。冯其庸由文献考证向文本研究拓展的学术实践不仅有益于优化《红楼梦》研究的基本格局,而且也符合红学未来发展方向。“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这是冯其庸执著的为人和为学的信念,也足可为同道和后来者取法:红学发展之道路漫长,取经惟诚。人能弘道。  相似文献   

13.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评价问题,被红学家视为“红学爱好者至为关心的红学公案”(刘梦溪《拥挤的红学世界》《文艺争鸣》1989年第5期)。为此,笔者把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论争意见,分三个题目,粗略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红楼梦学会和河南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纪念《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百年红学”开栏五周年暨《百年红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学报“百年红学”栏目顾问张庆善,文化艺术出版社总编辑查振科,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将军红学家”田永清等近20名来自北京、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脂砚斋关系探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脂本、脂评是新红学的命根。胡适将脂砚斋与《红楼梦》作者画等号,周汝昌指为曹雪芹的续弦妻,书中的史湘云。根据脂评深入探考芹、脂关系,应该指出脂砚对《红楼梦》不甚了了,是非好恶亦不同于曹雪芹;他干扰雪芹的创作并窜改《红楼梦》原稿;在评本中故意隐去原作者,凸显自己,企图将自己定位为“红楼梦的主人”。本文反对佞脂,但也反对妖魔化、虚无化脂砚斋。脂砚欣赏曹雪芹,供养他写小说,并保存《红楼梦》大部分原稿,在红学史上应有其地位。  相似文献   

16.
百年红学20世纪红学研究历史的回顾—怎样读懂《红楼梦)的发展史20世纪薛宝钗研究综述20世纪王熙凤研究综述20世纪林黛玉研究综述20世纪贾宝玉研究综述论周汝昌先生“写实自传说”的失误20世纪《红楼梦》研究学术争鸣述要(上篇)20世纪脂砚斋研究综述20世纪贾探春研究综述香惠民(1.36)刘春燕(1.47)如匕晓菲(2.40)董哗(2.49)尤海燕(3.5)骨惠民(3.17)梁归智(4.5)徐军华(4.20)吴玉霞(4.30)中州名家研究文学史中的李贺李贺诗歌的结构艺术李贺和比喻李贺研究的语言学实践—李文彬《从转换生成语法看李贺诗歌》述评张剑(3.28) 魏祖钦(3.34)[日]川合…  相似文献   

17.
周汝昌先生在拟补曹雪芹佚诗三首中,涉及一些与敦诚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关的“西轩”、“虎门”和“英王”阿济格等故实。恰巧我最近在与雪芹同时的满族文人恒仁所写的《月山诗集》里,也发现了些与上面有关的资料线索,在此略作小述。  相似文献   

18.
赵冈的红学观点和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红学代表著作《红楼梦新探》(增订本《红楼梦研究新编》)《红楼梦论集》之中。从这些研红著作中可见,赵冈的红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曹雪芹家世生平以及版本考证两个方面。赵冈勤于搜集版本,详于比较文字,且时有新发现,其整理文献的系统性远胜于同期港台及海外红学学人,因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多种原因,百年红学未能将《红楼梦》从文本意义上进行深入的读解,致使红学研究或偏于考证曹雪芹的家世,或对《红楼梦》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猜谜”式的解读,或直接将作品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等同起来等等。本文拟在总结《红楼梦》主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给《红楼梦》主题以文本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20.
邱华东 《南都学坛》2003,23(5):35-41
《红楼梦》中的“大荒山”并非陈景河先生所误引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大荒山”,也与长白山无关,乃“荒唐言”耳。不能认为《红楼梦》主旨是写满族的兴衰史,表现的是中原腐朽文化和关外满族原始素朴文化的冲突等等。红学研究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