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董事会效率是指董事会各项职能发挥的效果,包括董事会的制度建设、董事会的结构设置、董事会战略决策能力以及对管理层经营行为的监控效率。本文从影响董事会效率的因素出发,以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3年样本公司为统计数据,对董事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董事会效率的各因素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董事会效率的测评模型,借助该模型可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效率实施测评。利用董事会效率测评结果,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绩效的关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会随着董事会效率的增强而提高。同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普遍偏低。因而,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需要设置合理的董事会规模、保持适当的独立董事比例、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增大董事持股比例以及提升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控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6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 ,设置了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模型。在对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上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良好的公司治理将使公司在未来具有较高的财务安全性、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 ,投资者愿意为治理状况好的公司支付溢价;控股股东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董事会治理状况尚有待改善 ,董事会参与战略决策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事会治理水平对公司治理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经理层治理的总体水平较低 ,激励约束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水平对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2007年的数据,研究家族企业董事会与绩效的关系。结合国内外关于家族企业董事会的研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家族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绩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家族董事与企业治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而独立董事规模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依据研究的实证结果,本文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为提高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绩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莉 《经营管理者》2013,(19):180-180
本文通过对董事会基本类型及职责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引出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董事会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如何更进一发挥重要作用,以及针对董事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及有效性的建议。本文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二、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的理论分析;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事会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本文以随机抽样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性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性与财务绩效皆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结论,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宏智科技的股权之争为例,研究了股权设置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制衡结构并不能提高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恰恰相反,董事会总是被某个控制性股东完全控制,并在巨大控制权收益的驱动下,不顾其他股东利益而将上市公司掏空,引起各股东之间激烈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局面。我们认为,被有些学者所称道的股权制衡模式,并不比被大家广泛诟病的“一股独大”更有效率。在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中,股权设置不能解决公司治理中的根本问题,而加强保护投资者的法制建设,约束经营者的具体行为,才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选取五个二级指标,十五个三级指标,作为董事会治理状况分析的量化指标,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董事会治理评价模型,而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评价模型可以更好的研究与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公司成长性是公司董事会治理水平和健全与否的直接而有效的反应,良好的董事会治理必然与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相联系。因此,本文以截至2012年6月30日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治理对其成长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促进公司健康高速成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6年度末实施高送转的6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logistic二元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实施高送转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董事会的规模、独立董事的比例、监事会的规模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对高送转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提高股票股利(分割)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是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桥梁,担任着双重的角色,在公司治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公司的一个重要目标即是提高公司业绩,那么董事会的各特征会对公司业绩有何影响,如何建立更为有效合理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从而促进公司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和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试图找出一些规律,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董事会特征影响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2001-2005年间因为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公开谴责、公开批评或公开处罚的195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95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二分类Probit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和排序Prob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董事会特征是否会影响公司违规的发生概率、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等违规行为.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降低工作效率;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经营越规范;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约束公司行为.美中不足的是,它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其治理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与代理理论相矛盾,关于董事会领导结构的实证结果支持现代管家理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公司越不容易违规,违规程度越轻微,这可能意味着董事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以至单一的理论无法完全诠释其运营原理.此外,董事会会议越频繁并不意味着董事越勤勉,更可能是公司隐患越多.本文结论将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设置乃至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一般占2/3左右的比例,使得占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拥有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这种专权往往为大股东谋求种种不正当利益提供了通道。在这种背景下,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职权和功能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本文将在考察国外独立董事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机理和功效,并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论述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通过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现状和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提出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姚蕊  柏丹  黄华 《经营管理者》2011,(14):57+386
一些经验数据表明,外资的渗透不仅可以弥补资金链上的资金短缺以实现公司扩张业务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本论文主要对2007-2009年我国境内57家境内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样本公司前十大股东中的B股持股比例对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出B股比例与公司业绩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公司价值等都是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为定量研究其内在关系带来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对潜变量进行计量,通过路径分析讨论潜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建立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框架,从整体上评估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董事会特征与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直接影响都不显著,只是存在间接影响;资本结构既存在直接影响,也存在间接影响;公司财务存在直接影响;进一步,按照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总体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排序为: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财务、董事会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转型环境中董事间非正式关系影响董事会战略决策的过程机制。利用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合作调查获取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决策过程相关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数据库数据,考察了中国文化背景下,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会增加决策过程中的政治行为、降低程序理性。在对政治行为和程序理性进一步细分后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提高董事的自我意识、个体影响从而增加政治行为,通过降低决策过程中信息搜寻、信息加工而降低程序理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转型环境中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所具有的分化、竞争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董事会决策过程的"黑箱",丰富了董事会决策过程研究,为转型环境下公司治理行为研究做出贡献,亦对中国公司治理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政府控制,同时分析了政府控制对治理机制有效性的影响机理.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行为影响到了董事会、股权制衡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公司治理的完善首先需要的是政府治理的完善.只有政府治理完善,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减少,董事会、股权制衡机制、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才会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按照中观、微观、个体的逻辑分析思路,分别从连锁董事网、公司董事会和连锁董事的个人行为特征这三个层面来解析连锁董事产生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认为连锁董事网的嵌入性影响着公司的资源获取能力、协调控制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连锁董事的引进可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影响着董事会的战略参与与功能整合;而连锁董事个人的行为动机与个人能力将会约束其治理效应的发挥.从而表现为网络镶嵌、公司行为与个人动机的有机结合与共同作用.本文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构建时刻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连锁董事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公司所处连锁董事网的规模、公司的网络中心度以及连锁董事所担任的董事数目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中连锁董事比例的治理效应没有得到确定性验证,而连锁董事的持股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连锁董事在任职特征及网络嵌入性上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治理的效率将通过公司业绩反映出来。文章以2008年-2011年CCER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即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第二,董事长持股比例、前三名董事薪酬之和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如何发挥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指出要使董事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约束董事会成员即制度的执行者正确行使权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 2001 年为数据来源的窗口期,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改革对高管薪酬水平及薪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薪酬委员会设置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兼任对高管薪酬水平有显著正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与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兼任均显著提高了薪绩敏感性,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对薪绩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可以有效抑制行为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绩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