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中国哲学史上随时代发展含义有所不同的自然、宗教、政治、伦理道德等范畴 ,以人类的存在和道德关系为标准 ,区分为自然天、主宰天和形而上学的天。揭示出“天”向形而上学演化的过程 ,阐明了东方宇宙观、自然观、世界观与“天”的密切联系 ,探索以“天”思想解决现代环境与人类关系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早在二千七百年前,《管子》书中就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与天调”的生态哲学思想。阐述了“天”是自然之天,天地有“则”;又指出“人”是自然的产物,可贵之处在于能“务”也能“虑”;提倡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和与合,促进人类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主题是揭示叔本华如何使一个不可能的自然意志论成为可能。在简要地评析了他所提出的哲学—逻辑学以及语言学的证明或证据之后,重点研究了他对中国哲学尤其是朱熹哲学的援引,并借助他与朱熹的遭逢比较了中西哲学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的同与异。其中对国内哲学家冯友兰、李泽厚等关于宋明理学的某些说法提出了商榷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奠基者,近代唯理论学说的创始人,他使人们从中世纪宗教势力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虽然"上帝"这个被人们视为理性最大敌人的观念在他的哲学中大量存在,但他极力证明上帝存在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证明理性的伟大;作为真理的化身的上帝,不过是理性的代言人罢了。  相似文献   

5.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反映的是康德的宗教态度,在书中,他为宗教找到了合适的位置:道德必然产生宗教.上帝在康德看来对人类是有存在必要性的,它来源于道德的需求.人性的至善禀赋,以及人类对幸福的渴求.上帝对我们来说是种信仰,这就是我们对待上帝的态度:一种道德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从尼采杀死了“上帝”到福柯消解了“人”,西方哲学经历了以人作为主体的确立和解构的过程。福柯从时代的本质要求出发,通过宣布“人之死”实现了其后人道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功能性超越,展现了其特有的后人道主义旨趣。  相似文献   

7.
儒耶对话不应该是寻求"教义问最大公约数"的乡愿似的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更像是哲学或神学意义上的对话,不仅掩藏了各自最根本的原则立场,而且回避了儒耶之所以需要对话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在儒耶对话中承认自己是以儒为本或以耶为本,是儒耶对话的真正起点,而处理好儒教和基督教的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尼采宣称"上帝之死"以及福柯欢呼"人之死"之前,黑格尔其实已经宣告了超验的、彼岸的老上帝的死亡.与此同时,在黑格尔的"死亡哲学"那里,"上帝之死"亦同时伴随着"人之死".本文力图考察黑格尔、尼采与福柯各自的"上帝之死"与"人之死"的思想意蕴,考辨其深刻差异,以期梳理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脉络中,有两个特征尤为明显,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但是,科学的光辉并没有能够完全驱逐上帝,自斯宾诺莎(Sp inoza)的泛神论之后,"上帝"的身影依然存在于许多哲学家、科学家乃至普通知识分子心中。这并非罗素判断的错误,其实泛神论中让众多哲学家、科学家陶醉的上帝并非圣经中创世纪的上帝,而是人们心中关于宇宙、星空、美与和谐的法则和秩序。  相似文献   

10.
牟宗三以现代主客二分的认知论把朱熹的"格物致知"诠释为"泛认知主义",又认为朱熹以《大学》"格物致知"诠释《孟子》"尽心知性",因而"尽心"是"认知地尽",非孟子意。但事实上,朱熹的"格物致知"之"知"是主客一体的"德性之知",并非主客二分的认知论,而且朱熹把"格物致知"与"尽心知性"联系起来,主要是为了从语言结构次序上说明"格物"对应于"知性"而为先,"致知"对应于"尽心"而在后,并不是要用"格物致知"诠释"尽心知性"。从"格物致知"的角度看,朱熹《孟子集注》解"尽心知性"可以被看作是格心之为物,而朱熹《大学章句》解"格物致知",则是要求以格心之为物为中心,并进一步推展格"天下之物"。这样的理解,不仅可以看到《孟子集注》解"尽心知性"对于《大学章句》解"格物致知"的密切而互补的关系,而且能够揭示出《大学章句》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又能避免把朱熹《孟子集注》解"尽心知性"看作"认知地尽"。  相似文献   

11.
奥特的位格“上帝”与老子的自然之“道”均展示的是世界的本原和奥秘,老子“自然”之本体论涵义与奥特的“位格化”的世界观位之本意是完全契合的;面对不可言说的“上帝”与“道”,奥特、老子均采取了“非连续的具象性”的象征性方法,从而展开其不可言说的言说;奥特指出了人与上帝相遇的根本方法是“象征言说”,其实,老子同样如此。对于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语言的诠释的方式,我们以前忽视的正是老子的语言的象征性。在奥特和老子看来,我们通过象征言说就可以与“上帝”或“道”相遇,就会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当代作家DBC彼埃尔以美国社会为背景,获得2003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弗农小上帝》,是一部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杰作。通过对文本叙述的弗农事件的分析,揭示其所蕴涵的借用耶稣督神话原形的叙事在后现代传媒文化中的狂欢化表现,是具有强烈娱乐精神的后现代大众传媒及其文化对耶稣基督神话原型的讽刺性颠覆。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犹太作家E.L.多克特罗于2000年出版了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上帝之城》。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站在世纪之交的制高点上,对20世纪的"世纪病"——信仰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反思,并在批判继承奥古斯丁宗教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伦理道德,创造性地建构了"进化派犹太教",倡导一种现世的、当下的信仰。面对人类日益加剧的信仰问题,多克特罗以一个作家的责任心,在后现代文化的荒漠中指出了一条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李锐新作《张马丁的第八天》为我们展现了一副中国大地上的文化奇观。在这奇观中,李锐拷问了信仰、良知、生存以及东西方文化之争和结果。透过这种拷问,李锐将笔触深入到人类心灵内部,剥离了所有的争执与差异,将人性的良知及其生存的追问逼在了前台,延续了他创作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两个哲学命题的相似性为切入点,对解构主义与尼采在哲学思想上的渊源进行了探讨,证明解构主义理论中对于作者权威的解构以及文本终极意义的不确定性等基本观点皆可自尼采对理性以及宗教的解构中找到根据。因此,可以说,尼采是现代以及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想的理论奠基人。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科学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形的方式彰显.  相似文献   

1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熊十力先生通过"广演理论",发掘孔子六经中蕴含的微言大义,力图揭示新共和背后的儒法政治传统,从而在政治哲学意义上完成共和革命大业。六十余年后,刘小枫《共和与经纶:熊十力〈论六经〉〈正韩〉辨正》一书出版,对熊十力先生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演绎和发挥,对于我们思考共和政制之心性和形而上学基础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和作为文化核心部分的哲学,它是各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特别是孔子哲学抱有偏见,事实上,孔子的哲学范畴"仁"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范畴"善'互有同异。孔子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黑格尔对孔子哲学的偏见主要缘于他对中国汉语文及孔子哲学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作家DBC彼埃尔以美国社会为背景,获得2003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弗农小上帝》,是一部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杰作。通过对文本叙述的弗农事件的分析,揭示其所蕴涵的借用耶稣督神话原形的叙事在后现代传媒文化中的狂欢化表现,是具有强烈娱乐精神的后现代大众传媒及其文化对耶稣基督神话原型的讽刺性颠覆。  相似文献   

20.
董仲舒在天与王的先验关系中,建构出国主人君之位的基本性质和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天的绝对权威和无上尊严的确认,确立起人君国主的德性标准和行为规则。从哲学的高度论证出“皇帝”即“天子”,是董仲舒的发明。王,既作为类群性质的人的社会核心性因素而存在,而且也已被置入到“天——地——人”的三重结构之中。为君作王的重要职责就是把天、地、人三者有机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彼此融合的宇宙整体。王者应该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体现出对天道的效法和绝对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