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权抵押贷款是当前林权制度改革所推出的新型融资方式,也是金融机构开展贷款的重要业务.对福建省三明市5县(市)12乡镇24行政村随机抽取的484户农户进行调查,用Logistic模型研究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户主基本特征、家庭基本特征和林权抵押贷款认知.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总支出对农户信贷需求产生正的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总收入对农户信贷需求产生负的显著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资产理论,将陕西省1469户农户依据生计资产配置结构分为五种类型,研究农户分化类型及其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分析发现农户分化明显,五种类型农户呈现三个总的向度:一向度为农业人力贫困型和关系贫困型农户、二向度为非农负债发展型和富裕型农户、三向度为均衡发展型农户.分化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呈U型,负债发展型、人力贫困型和关系贫困型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旺盛,非农富裕型和均衡发展型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的需求不强烈.为满足分化农户贷款需求变迁特征,发挥农地抵押贷款农户增收作用,丰富分化农户生计资产,促使一向度农业贫困型农户向二、三向度农户转化,提出对不同生计资产配置类型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行差异供给、创新农信社贷款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就业培训等深化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是经林业主管部门确权的林农向金融机构借贷的行为,它实现了抵押物的创新,是一种创新的信贷支农模式,同时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时在可供抵押的林权范围、融资成本、贷款程序、信贷人员素质和风险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应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更好的发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198份银行信贷员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多类别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林业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权登记管理政策、限额采伐管理政策、林权交易管理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影响显著,指出政府应通过健全我国林权登记管理政策与完善限额采伐管理政策和林权交易管理政策等,以进一步维护金融交易安全,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成都试验点农户农房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推进农房抵押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采用问卷调查、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房抵押融资具有一定参与意愿,农户近一年出现资金短缺对农房抵押意愿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及对政策的了解也是其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省铜川市286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支情况及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特征等因素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特征组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论文认为:应鼓励社会资本向农村金融市场转移,充分调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的积极性;在农村金融供给上,要针对不同特征农户金融需求特点,优化供给资源,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视角分析,认为导致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中的林权抵押贷款困境的原因为信贷约束,而信贷约束主要是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时的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匹配造成的.林权抵押物价值保全风险和处置变现风险是金融机构承受的主要信贷风险.因此,打破林权抵押贷款困境,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重要举措为大力发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和适度放宽林木采伐管制.  相似文献   

8.
森林保险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研究影响农户森林保险的需求因素有助于森林保险的良性发展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利用2009年对浙江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森林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年人均收入、是否有未偿还贷款、最严重的一次灾害损失占当年家庭收入的比重、林种以及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经济理论模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那些非农收入足够高的低风险农户才会有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其余农户会自动放弃申请贷款.最后,本文提出了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依据陕西省移民搬迁区19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通过农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与支出状况、家庭经营特征、社会资本及金融知识等变量,实证分析影响移民搬迁区农户信贷需求及信贷渠道选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搬迁区农户强烈的建房置业意愿明显诱发农户的信贷需求,提升农户正规金融渠道的选择偏向.农户收入水平、家庭规模、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农户金融知识水平、社会资本和信贷用途对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设定住房抵押贷款可提前偿付的前提下,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隐含期权特性,同时结合中国利率市场的利率变动轨迹,基于提前偿付隐含期权的蒙特卡罗模拟定价,给出了我国十年期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的合理定价。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西省578户样本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不同特征和禀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对扶持政策的需求优先序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最需要的四种扶持政策依次为科技扶持、项目扶持、贷款贴息扶持、税收减免扶持,对农户政策扶持需求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有:农户文化程度、劳动力人数、农户兼业化水平、农产品技术含量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程度等。鉴于此,政府部门应当有针对性的对农民合作社提供科技支持、贷款贴息、项目扶持与税收减免政策,落实扶持政策,提高扶持效率,从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省晋宁县的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地面积、农业劳动力状况、年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比重、农地在家庭养老保障中的重要性、农户年龄对转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流转中介组织,稳定农民土地承包权,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北省413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心理契约对农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感知的心理契约显著影响农户交易模式的选择.其中,交易型心理契约对农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关系型心理契约,农户一旦感觉到龙头企业不关心其利益,农户选择合同式交易模式的“愿望”会强于合作式,由心理契约的破坏或心理契约违背而引起的交易关系会更加“冷淡”,此时,再建立农户与龙头企业间以长期合作为基础的交易关系就会愈发困难.为此,建议完善农户和核心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构建一体化的合作关系,这将有助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心理契约的建立和更好地开展营销合作.  相似文献   

15.
金融服务具有普惠性,传统农户具有借贷权利。剖析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需求由"意愿"向"有效"转化。以广东省云浮市524户农户为例,将样本特征与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借贷需求关系进行分析后提出假设。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农户户主特征与农户借贷意愿没有显著关系,农户年人均收入及是否以农业收入为主、是否有家庭成员在政府部门任职、是否了解正规金融贷款原则及程序、是否参与信用评级等因素对农户借贷需求意愿影响显著。提出金融服务供给应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信用评级,增加农户贷款可得性,引导资金流向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素质和减负问题方面,较少论及农民的闲暇生活。选取茶农这一特殊的群体,从闲暇时间分配、闲暇活动情况以及茶农对待闲暇的心态入手,揭示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闲闲暇活动内容的单调性以及茶农对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等特征。必须适当地改变茶农闲暇时间的分配;努力丰富茶农闲暇生活内容;有效地改善闲暇生活资源,积极投入农村的闲暇设施建设以及有意识地培养茶农正确的闲暇观,改变茶农现有的闲暇观念,以提高福建茶农闲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农户借贷各有特点。通过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陕西咸阳渭北地区(长武县、彬县)对8个村102个农户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传统农区农户借贷需求大,借贷资金更多地用于资金量大的家庭消费项目、农业生产以及高效农业上,资金供给主要来自民间借贷,农村信用社不能满足农户对借贷资金的需求;针对农户资金借贷的需求和供给状况,提出了促进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西部地区106个村落1575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Probit模型显示: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因素有共性因素和特性因素,年龄、劳动、政府救济金、财产性收入、低保和子女生活费、子女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共性因素;文化程度、健康程度、自理能力和是否有养老保险是影响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贫困的特性因素;子女数、性别、婚姻状况是影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贫困的特性因素。针对这一结论,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基础医疗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缓解西部地区老年贫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建立对数线性模型,从宏观角度对影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年支出每增加1%,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量就会增加0.122 2%。但是宏观层面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一年期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和当前通货膨胀程度,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未在模型中显著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