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矿化学堂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官办新式学堂,也是全国第一所矿学专门学堂,其开办计划最早缘于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期间对盛宣怀在山东烟台筹办“矿学学堂”之构想的积极响应,此后曾一度尝试在广东开办此类学科,并最终在移督湖北之后,在他所筹设的汉阳铁厂内成功开办。由于当时湖北地区近代新式教育基础薄弱、经费与师资匮乏等原因,矿化学堂开办数年后成效甚微,最终并入自强学堂。其短暂历史可反映出洋务教育注重实用技术、忽视普通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张之洞对西学的认识反复多变,在人事任用方面亦是有得有失。尽管湖北矿化学堂存在诸多缺陷,而且只是昙花一现,但其作为中国近代矿学专门教育以及湖北近代官办新式教育(尤其是实业教育)历史先驱的开拓意义仍然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2.
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是清末洋务派的著名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湖北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具有高等教育萌芽性质的学堂之一,1902年自强学堂更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方言学堂停办。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和师资为基础,创办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师与北京高师、南京高师、广州高师等一起,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四所国立高师。从自强学堂演变至武昌高师,一所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是清末洋务派的著名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湖北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具有高等教育萌芽性质的学堂之一,1902年自强学堂更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方言学堂停办。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和师资为基础,创办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师与北京高师、南京高师、广州高师等一起,成为当时最著名的  相似文献   

4.
邵力子于清光绪三十三年 ( 1 90 7)在同于右任赴日本考察时 ,经于右任介绍 ,被聘为西北大学的前身陕西高等学堂教习 ,次年到堂讲授法文与西洋史课程 ,并兼任陕西师范学堂西洋史教习。他在高等学堂任教两年 ,待人接物 ,谦和热忱 ,师生们多愿与之交往。他一贯主张妇女解放 ,男女平享教育权 ,主张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清宣统二年 ( 1 91 0 ) ,辛亥革命前夕 ,陕西高等学堂的两名学监姚荣波和严肇卿 ,常与学生发生龃龉 ,以致在年终时酿成全体学生驱逐姚、严的风潮。由于学生的要求始终得不到满足 ,遂全体搬出学校 ,移住市内西大街桥梓口客栈内…  相似文献   

5.
通过新发现的原始期刊文献论证西北大学前身———晚清西安五学堂参与陕西辛亥革命以及西北大学诞生于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为辛亥革命在西北的研究提供新线索。研究表明:西北大学的陕源前身陕西高等学堂、陕西法政学堂等五学堂均曾爆发以反清、保卫路矿权益为主的学潮,给行将覆灭的清廷以很大震动,是陕西辛亥革命的前奏;西北大学前身各学堂留日学生通过结社、办刊等形式,积极策应陕西反清斗争,还有马步云、张蔚森两位回国留日学生作为陕西代表参加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并为陕西辛亥革命保卫战筹集军费;陕西辛亥起义的总司令部即设在陕西高等学堂内,教师和学生在组织炸弹队、攻克凤翔城、发动地方起义、维持地方治安、支持辛亥革命后军政府的财政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秦陇复汉军政府的8个部16个正副部长中,5个部都由西北大学前身的学生或教师担任部长或副部长,正副部长中有6位出自西北大学前身;战事甫定,甚至西路战役尚未完全结束,张凤翙大都督即亲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由五学堂合组创设西北大学,并使其成为陕西辛亥革命失败后存留的唯一成果。  相似文献   

6.
清朝末年,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庆教育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也肇端于这一历史时期,其标志即为新式学堂在重庆的创办和发展。重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小学、中学、半日学堂等类型,分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创办方式一是设立新学堂,二是由书院、私塾改造而成。重庆各区县积极筹措经费,加强选用和考核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地创办新式学堂。所以,虽然重庆新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后来居上,短短10余年时间,重庆的新式学堂就初具规模。新式学堂的兴办,引进了西方近代文化知识,促进了重庆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当地社会风气发生转变,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前夕学堂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在我国的大地上,绵延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止,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兴起。它是我国历史上教育制度、甄拔制度的一次大变化,对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影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探讨这个时期中学堂的兴起,将有助于了解我国近代学校制度、科学、思想的演变,以及从更多方面来研究辛亥革命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教育最早出现于18世纪40年代,它是由外国教会举办的一些学堂,其中有些学堂后来发展为著名的大学,但这些大学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当局和民众对于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发展愿望.直至19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出现了北洋西学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产生了中国近代大、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系统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划时代的创举.  相似文献   

9.
1902年,袁世凯创办的北洋军医学堂,开辟了近代中国军事医学医务教育的道路.1906年,陆军部接管,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从北洋军医学堂到陆军军医学堂的发展沿革,反映了近代中国军事医学医务教育的缓慢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成才与就业》2009,(21):8-8
“静安白领学堂”是静安区政府为了提升在职白领文化内涵、丰富在职白领业余生活、增强在职白领就业技能、拓展在职白领交流空间而特意打造的在职白领学习平台,同时“静安白领学堂”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静安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静安区创建学习型城区的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11.
清朝政府在引入电报时,曾创建了一系列电报学堂,其中以福州电报学堂为滥觞。该学堂在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中所具有的示范意义不容忽视。从办学动机看,福州电报学堂是清朝疆臣“权自我操”理念之产物,透视出的是近代国人的强烈主权意识。从教学运行看,该学堂属临时性质,无论是教学内容抑或教学手段,皆具有较强的近代性,与中国传统教育大有区别。从教学效果看,该学堂培养出的中国首批电报技术人员,为日后中国电报建设尤其是台湾地区的电报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成功移植西式近代工程技术学校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06年爆发的萍浏醴大起义是洪江会组织发动的.与马福益在湘鄂赣四省的会党组织和反清活动一脉相承.1905年春,长沙明德学堂的学生魏宗铨在马福益被害之后,邀朋集友,筹资会党,反清复明,不久加入同盟,麻石事件后,遂揭旗起兵.起义虽败,但洪江会的组织、筹资、精神和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就以这些会党中脱胎而出,辛亥革命的序幕从此揭开.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废除后,学堂选官为选官正途。学堂选官是由科举制通向现代文官制度的桥梁和中介,它决定了清末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和特色,使其成为选官制度的附庸。该选官制度实施的结果是自行瓦解  相似文献   

14.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5,(16):22-24
新闻背景: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建设新南京的总体要求.在科学发展中提高执政能力.在加快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在协调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市委宣传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以“市民参与工程”为主题.着手开展了“市民论坛”、“市民学堂”、“市民听证”等特色活动。其中。“市民学堂”,作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素质、推进市民现代化的一项“民心”工程,于今年年初启动。“学堂”围绕家庭教育、医疗保健、文明礼仪、成才成长、投资理财等主题,至今成功开讲17期.深受好评、社会反响强烈。到现场听讲的市民这1.8万多人.填写反馈意见表的市民达到700余人次,拨打热践电话咨询的市民超过8000余人次,许多热心市民还专门写信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在电视台播出录像.制作光盘、编发讲座内容的小册子等等。如今.“市民学堂”已成为南京周末一景,成为文化古都南京在新时代打造学习型城市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新化籍辛亥革命志士戴哲文联络新化、邵阳、武冈等地会党,开展反清革命活动;1907年与黄兴、蔡锷等在广西发动武装起义,因积劳成疾,28岁即英年早逝。  相似文献   

16.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遭遇惨败,有识之士纷纷认识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乃至“商战”不如“学战”,从而使洋务教育偏重学习“西文”和军事技术等“西艺”的思想和做法有了调整,兴办服务于民族工商业的实业教育渐成风气。在这样的背景下,1896年“俾育人才而济实用”的江南储材学堂应运而生,开两江治下实业教育之先河。在维新运动中该校更名为江南高等学堂,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又嬗变为江南格致学堂,在清末“新政”中于1904年改办成江南实业学堂,又于1905年升格为江南高等实业学堂,成为江苏和安徽等地实业教育的最高学府。民国以后,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以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和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两脉延续和发展。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随着大学区制的实施,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和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南高等实业学堂的办学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转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世纪末叶所创办的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湖北总师范等,为1913年建立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源头,而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又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武汉大学的直接源头,因此武汉大学校史前段追溯至19世纪末叶确证无误。自强学堂已开始具备近代高校性质,而方言学堂则为自强学堂变名,并于1913年重办,定名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幸亥革命前后在朝鲜族地区新文化教育启蒙运动中的新学堂创办活动,作为朝鲜族教育史的序幕,将延边各族创办学堂活动和官府的一些教育措施加以对照,提出对民族教育思想和办学特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存古学堂从书院到学堂的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书院到学堂的历史进程中,受“中体西用”教育观的影响,清政府设存古学堂与新学制并行,以“保存国粹”。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历史反思,以大文化为背景,从一个侧面阐释了新学制建立的不易  相似文献   

20.
将所办学堂与所处环境的生产与生活密切联系,使工商团体的兴学活动与教育界呈现出不同的路径;同时,工商团体兴学对官方教育出现的弊端进行适当修正,并积极实践;借助各种机会工商团体将自己的经验及愿望反馈于教育决策部门,积极影响政府对教育的决策。近代工商团体参与新式学堂的创建,不仅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而且对近代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的早期现代化作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