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亭、廊、桥、榭、舫等主要构筑物无不具备各自的美学特征,形成了丰富的美的景观,其美学价值、哲理内涵极具研究价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主要表现了飞动之美、空间之美和诗情画意之美等主要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网师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以水体为主景营造私家住宅园林的范例。网师园按照空间性质可以分为以水景为主的主景区和以建筑为主体的住宅建筑区,住宅建筑区根据其使用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会客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和宴会庭院区。通过对网师园各个分区空间组织特点以及空间之间组合的手法进行分析,学习网师园在园林空间组织处理时用到的明暗对比、以小见大、丰富空间层次的手法,利用有限空间既满足了生活、起居、休闲的功能,又创造出了丰富的景观。  相似文献   

3.
浅谈园林空间及其处理中的材料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空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景观效果.园林空间及其处理一直是设计师们十分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园林空间的存在意义、组成要素和处理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及古典园林对于园林中空间的利用与创造,并提出对于园林空间处理中材料运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今天,当人们把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文本重新阅读的时候,是以与古人完全不同的视野去欣赏它。古典园林的诗性空间结构与时空语言,使园林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永恒魅力。本文提出诗是园林的核心,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诗性空间的特征与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由于空间的限制,比较注重细部的设计,其丰富的铺地纹样呈现出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于古典园林铺地艺术的生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今欣赏古典园林铺地不能单单停留在其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更要了解其蕴含的文化精髓,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铺地艺术。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古典园林看空间的中国建筑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范,它将建筑溶入到空间环境中,并因人的心理时空的变化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意境。其卓越的空间处理手法和造园技巧,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建筑艺术观。  相似文献   

7.
园林空间是园林景观的中的主角,园林空间是一种艺术空间,是园林设计的关键,而设计手法是空间布置、平面构图、合理造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分隔性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首要表现特征之一,是古典造园的基础和必要手段,它主要表现为园的内外分隔、人与自然的分隔、人与人的分隔。这三个方面的分隔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与西方古典园林多方面的比较和分析,对中国古典园林分隔性进行全局、系统地研究,揭示其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和历史文化背景,有利于人们了解中西方古典园林存在的本质差异,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现代设计师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和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促进人们在当代的园林设计中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的精华,创造与现实环境相吻合的、符合人们需要的优秀设计。  相似文献   

9.
苏州古典园林是园林艺术与文学艺术结合的写意山水园的艺术体系,古典园桥更是意境的产物,文化的载体,园林的标志.园林桥梁分平板石梁桥、单孔石梁桥、廊桥、汀步桥等类型.造园者多为文人雅士,他们借园桥空间赋予的秉性,表现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虚”与“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与"实"是一对既抽象又概括的范畴,大凡艺术创作,都要讲求虚实关系的处理.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园林空间的处理、园林意境的创造皆具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征."虚"可以说就是"无"、"空",或者说就是空间、虚景、联想;"实"也可以说就是"有",或者说就是形象、景物.在中国园林艺术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化景物为情思、化实景为虚境,以达到情景交融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角域是环境中的小空间之一,其景观创造受限因子较多,故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这不仅降低了实有空间的利用率,而且也弱化了景观效果。该文根据视线穿透程度将角域空间的组成要素分为三种:通透的,如水体、道路、矮篱;半通透的,如栅栏、漏窗、景门;不通透的,如建筑物、实体墙等。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开敞、半开敞和封闭三类角域空间。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组成要素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塑造焦点、渗透外延、障景、借景等方法,以此来打破静止封闭,丰富层次变化,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景观效果。这对解决环境设计中的难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抚州市老城区小游园是在稠密的抚州市老城区中见缝插针营建的一种绿地形式.近年来全市范围内小游园的建设如雨后春笋,但建成的小游园有量无质的现象却很严重.文章选取抚州市老城区更新过程中建设的较典型的四个小游园进行调查分析,对小游园的功能、空间、人性关怀、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探索抚州市小游园建设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3大类型之一,佛教寺庙园林又是寺庙园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寺庙的常规布局是“四合院”的形式或在此基础上的变体,大多存在一条主轴线。植物与建筑相结合,更好地烘托了宗教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本文介绍了佛教寺庙园林的景观特色和常用的植物种类(以北京、浙江宁波为例),为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醇王府花园是现存北京私家园林的优秀代表。研究醇王府花园的植物景观,对其园林景观保护和恢复工作及对现代园林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总结了醇王府花园的现状,分析了醇王府花园历史植物景观特点,并对其保护和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南古典园林中,大到浩淼无边的江河湖海,小到涓滴细流,都是造园匠师们不肯放过的水景塑造对象。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有了园林的构筑,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也被纳入到园林的景色之中加以利用,这称之为理水。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水是园林景象构成的重要因素。水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运用,尤其体现了园林是人化的自然这一意境美,以景寓情、以景怡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有景有情。  相似文献   

16.
浙江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某些特定时期其园林营建曾盛极全国,并有相当一批名园对中国各地园林的营建具有重大影响。就整个历史时期来看,浙江省各种类型的园林都相当齐备,并具有较高的建筑和艺术水平。其中,以杭州西湖为代表的大规模、公共性的自然山水风景园林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并对国内各类园林,尤其是大型园林有深刻影响。书楼、书屋园林和书院、会社园林以及纪念性园林等以文化内涵著称的园林独树一帜,并成为国内同类园林的楷模。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浙江古典园林在当代仍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戏曲古老剧种———昆曲发展的兴衰历史与中国古典园林关系的介绍,阐述了昆曲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深厚渊源,并通过对古典文学名著和经典剧目中有关昆曲与园林内容的描述,论述了园林文化与昆曲文化共生共荣、相辅相承的关系。提出了昆曲是最适合中国古典园林的音画意境,体现着人文思想和园林文化的精髓。昆曲已融入了园林的审美文化,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世情小说是明代中后期盛行起来的一种小说类型,在诸多世情小说代表性作品中普遍设有一个形貌鲜明的私家花园,一系列花园物象成就了世情小说独有的美学意蕴和艺术效应,不同类型的花园形态也影响着情节的建构,从而逐渐演变为一种叙事表达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通过花园的兴衰存亡、结构布局来构成情节之间的粘连、阻断、重构、排列等。花园的形态类型具有兴衰、对称与重置等形式,这些形式决定了情节之间的开合、对称与重置,使得情节结构与文中花园形式构成一致,花园担当了故事空间与形式空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民农园参与者行为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民农园以体验农业为主要形式,是当前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参与者对市民农园服务品质的满意程度,表现了参与者预期与实际感受之间的差异。达到较高的参与者满意度,是市民农园获得长久竞争优势的关键。依据2012年8—10月对北京11家市民农园的48名参与者的问卷调查,对市民农园参与者的个人特征、行为状况和满意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已婚、受教育程度高、中壮年、职业层次较高、中高收入人群是市民农园的主要参与者;参与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健康有机的食物、回归田园、体验耕作,以及亲子互动,多以家庭为单位,以种植蔬菜为主,信息来源主要是亲友介绍和网络;参与者对北京市民农园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目前的市民农园在实体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改进。最后提出应开展特色营销,提高核心目标群的参与度,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参与者的满意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