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戍与劳役相兼的番兵,又称为役,是北朝封建国家责于州郡民丁的基本徭役之一,已述于上篇。本篇讨论州郡民的另一基本徭役——杂徭。杂徭,有关北朝的历史文献既无概说,又乏资料,遂令后人有莫衷一是之叹。诚如日本学者掘敏一所云“是该时代的研究史中的最大难题之一”。拙见以为,北朝杂徭有一个逐渐制度化的过程:北魏献文帝以前,未见使用杂徭之名,  相似文献   

2.
在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北朝史学有自己的特点。与南朝相比,北朝在研究前代史学、修撰前代史方面;在重视修撰当代国史方面;在民族史学的研究方面;在直书与曲笔修史方面都表现了与南朝史学的异趣。本文在揭示以上事实的同时,指出这些特点的出现是与北朝政治紧密相联的。北朝纷繁复杂的阶级、民族矛盾严重影响、制约着该时期历史学的发展,使之带有明显的不同于南朝的政治烙印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旱灾多发期,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和江南、中原及西北等广大地区。旱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各封建政权对赈灾工作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实物赈济、移民就食、减免租调和徭役、掩埋遗骸、放贷、减轻刑罚、节约开支及开关弛禁等一系列赈济措施,对于减轻灾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及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北朝,佛教研究领域涉及到几个重要的论题:其一,北朝佛教发源于多个历史起点;其二,放弃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汉族中心主义,建构"大北朝"的历史新概念;其三,北朝佛教是农牧文明冲突的产物;其四,"胡人"在北朝佛教传播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五,佛化和汉化是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双动因。  相似文献   

5.
对于南北朝诗歌,历来论者大多重南轻北.通过北朝社会历史、北方自然环境以及北朝士人的生活习惯三方面来分析北朝诗歌的勇武豪放、朴野真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而北朝诗歌这种独特的气质也为后来唐诗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朝佛教以其鲜明的性格,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北朝各民族的统治者和信徒在佛教的旗帜下,较好地完成了佛教的地域性、人间性和社会性的转换,同时又以实践性方面注重功德与南朝佛教的注重学理相并列。北朝民族政权对各民族佛教徒采取尊重信仰、但要教化的态度,使其在承认政权的基础上,修其教不改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减少了民族间的矛盾。由于北朝民族关系复杂,夷夏关系复杂,佛教史也异常复杂,北朝佛教研究非常重要,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北朝民族关系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学界已在民族融合、鲜卑与汉族的关系、北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以及北朝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如下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微观研究成果较多,但从宏观角度探讨北朝民族关系发展演变的成果较少;二是对具有指导意义的民族关系思想缺乏足够的重视;三是北朝民族融合的研究范围比较狭窄;四是研究着力不均.对北朝民族关系的研究还需要专家学者付出更多的心血,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力求取得更多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8.
北朝是鲜卑族建立的国家,由于母系氏族的遗风及礼教观念的淡薄,使得北朝上层女子形成了对男子纳妾的严格限制并产生了严重的嫉妒心理;在婚恋方面,上层女子有着高度的自由,可以率性而为。这些对北朝开放的社会习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笔者研究南北朝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一。中亚文化因子以佛教的东渐为主要媒介,对北朝文化发生较大影响,其对北朝自然科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历算、天文、医学等方面。故本文分七曜历在北朝知识界的盛行、中亚天文学说在北朝的传播、中亚医学在北朝的传播三节,细加考论,尤详于中亚自然科学图籍在北朝的传译流播及东上学人对中亚国籍的介绍吸收。笔者以陈寅信先生“自来宗教之传播.多假区药天算之学以为工具”的理论,为贯穿全篇之暗线,以证明陈先生立说之独具通识。对陈先生《崔浩与寇谦之》一文所涉及之有关问题.亦多所发挥。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妇女再婚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妇女再婚考述赵志坚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社会动荡和思想解放的时代,其婚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妇女再婚的难易程度和范围大小,是衡量婚姻关系自由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再婚做一考述。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后妃到公主,从士族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至今,河北磁县发现了一批北朝壁画墓,这些壁画墓极具考古价值。本文以墓葬图像中人物服饰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并以图像资料与史料相互印证的方式,归纳北朝服饰文化特点及成因,从而论证北朝服饰文化在中国服饰史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赵郡李氏是北朝重要世家大族,是河北大族的代表,其家族婚姻也关涉北朝很多高门大族,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系统考索可以发现,赵郡李氏大约与二十余家族有婚姻关系,现可知婚姻近百例,因地缘因素,与河北世族的婚姻占约一半。北朝后期,赵郡李氏通婚的家族面有较大拓展,体现其社会基础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了提高家族政治地位,赵郡李氏与元魏宗室和高齐宗室有较多婚姻,北朝宗室愿与之通婚,也体现了赵郡李氏在河北旧族中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北朝的尚书祠部是隋唐礼部的前身,它仿自魏晋南朝,经自身整合改造后又为后世所沿袭。北魏祠部与仪曹始终并行,共同担负国家仪礼事务,后来祠部尚书例与尚书右仆射通职。北齐祠部成为尚书省唯一的仪礼机关。北朝祠部已经初具日后礼部的职能。北朝甚重祠部官员的人选,通常青睐具有良好素养的士族子弟。  相似文献   

14.
北朝文学的发展,是通过模拟南朝文学,以北朝文学南方化的方式实现的。大致说来,这一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北魏初到孝文帝迁都以前,是北朝文学在模拟中复苏的阶段;第二阶段,从孝文帝迁都到东、西魏分裂时期,是北朝文学全面模拟南方文学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东、西魏分裂时期到隋统一北方时期,是北朝文学与南方文学走向全面融合的阶段。北朝文学与南方文学经历了一个相对疏离到最终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胡国瑞教授提出的问题值得重视。魏晋南北朝文学前承两汉、后启隋唐,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在十分关键的地位。可是,我们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却很不够,甚至尚有许多空白地带。为推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希望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深入开展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有关问题,畅所欲言,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6.
北朝时期,各民族间的通婚频繁,婚礼习俗彼此融合。汉族婚姻“六礼”不仅得到鲜卑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在整个北朝社会风行;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青庐交拜”、催妇上车、新妇乘马鞍、戏新婿、婚礼用乐等呈现“胡化”色彩的婚礼习俗亦广泛流行于北朝社会,反映了北朝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政权林立,其中多个政权为非汉族的北方民族建立。在民族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今,北朝文学的研究理应受到关注。但在一般学者的观念中,北朝的民族文学,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可以言说,于是研究也就一直很受冷落。高人雄教授的专著《北朝民族文学叙论》改变了这种状况,因此可以说,该著是北朝民族文学研究之拓荒。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周一良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陈寅恪先生的影响下,治学范围涉及史学、语文学、佛学、“敦煌学”等许多方面,而以治魏晋南北朝史最闻名。周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大体上是在不同的两段时间里完成的,一是30年代至1949年,一是...  相似文献   

19.
北朝诗人活动的中心区域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即无论西部的长安地区,还是中部的洛阳、晋阳地区,都是中古时代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活动于这些区域的诗人们,立足于华夏文化的沃土,背靠着绵长的文学传统,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素养和个性,共同创造了北朝诗歌的三个辉煌时代。本论文以北朝诗人的地域特征为切入点,揭示了洛阳、晋阳、长安三个诗歌中心活动的主要诗人及其诗歌创作情况。  相似文献   

20.
行旅诗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蔚为大观。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类别,行旅诗以其特有的成绩奠定了在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的地位。本文以行旅诗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上来考察其在魏晋南北朝各个阶段发展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