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生存.本文试图从科学文化素质对人们的环境意识、产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作用来论述科学文化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影响,提高人们对科学文化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凭借其形而上学的天性构建起来的思想体系.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两者的混沌统一到中世纪的简单分化,从近代科学引领了哲学的方向到现代两者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哲学与科学都曾经傲视群雄,但最终都发现自身有无法克服的局限.人类社会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追问、解释和反思,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哲学和科学统一于自身展开存在的过程中.用哲学去思考,用科学去改造,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与自身的存在本性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求是和创新的精神.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完善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是指导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人文精神是指导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强大武器.在高等教育中, 应该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进步、共同繁荣,这样学生才可以获得全面发展,高校教育才能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信念     
在经验化社会和自然规律或原理不断地被称为科学时,人类也许真的陷入科学盲目主义和科学狂热主义的泥潭中,人类在这种被称为科学规律或原理面前失去了信念之中的永恒理性。让人类盲从和狂热的是人类对科学本质的曲解,人类的思维也发生了极大的混乱,使得他们不得不从眼前的功利的视角来理解这些规律和原理。本文试图从探讨科学到底是什么的角度来认识科学,确证当前人类对科学的错误性理解。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信念     
在经验化社会和自然规律或原理不断地被称为科学时,人类也许真的陷入科学盲目主义和科学狂热主义的泥潭中,人类在这种被称为科学规律或原理面前失去了信念之中的永恒理性。让人类盲从和狂热的是人类对科学本质的曲解,人类的思维也发生了极大的混乱,使得他们不得不从眼前的功利的视角来理解这些规律和原理。本文试图从探讨科学到底是什么的角度来认识科学,确证当前人类对科学的错误性理解。  相似文献   

6.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思维方式、语言工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追求创造性和终极目的方面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为了人类的不断进步.在现代社会,科学和艺术之间相互渗透、借鉴和综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成为促进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民族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背后的深层是民族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败, 这是我读<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科学精神不败, 在于探索者一如既往, 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也正是钟南山院士对科学的大胆探索精神, 推动着他科学人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再向上.科学、科学精神不败首先源于社会对科学的需要, 源于不断进取和永葆科技活力的创新环境, 源于社会对科学投入与应用的合理回报.科学势必会战胜SARS这一人类面临着的共同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样,都是人类的基本精神,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史角度看,17世纪科学革命是基督教内部的启智过程,包括逻辑演绎方法和实验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是宗教价值警惕这种理智对人类终极关怀所带来的影响的过程.这一双重过程具有矛盾、妥协与互动性,而至牛顿实现了科学上的综合,也是文化上的谐和.它表明科学与文化价值的交织存在,科学的成功既模造了时代的科学精神又赖以其发展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条件.如此,科学发展就远非囿于工具的应用,而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寻求人类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科学的进化或科学的革命具体表现为科学实在概念的根本变革,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科学家的外在自由和内心自由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对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对爱因斯坦科学观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化科学的认识,优化科学的要素,改善科学的条件,推进科学的发展,加快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当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既包括探索自然规律,推动科学发展这一最为基本的传统内容,又有与时代发展有关的新内容。在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方面,科学家一要推动科学应用于人类的和平建设事业,二要避免科学应用可能带来的伦理冲突。在与非科学倾向的斗争中,纠正错误认识,弘扬科学精神,揭露和抵制伪科学,也是现代科学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是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科学知识由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构成,科学研究应遵循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社会需求原则,同时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常用的思维方式有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发散、收敛等思维方式。科学与技术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要以科学创造为基础,但技术创新与科学创造毕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人类活动.科学家与创新家在人格、素质等诸多方面不尽相同,科学创造精神与技术创新精神也有许多差异,推崇创新精神不能以科学创造精神的失落为代价.两种精神的失衡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4.
科学建制的类型及其伦理样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自从 17世纪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以来 ,到目前为止 ,人类有小科学和大科学这两种科学建制类型。由于科学建制的类型和结构不同 ,科学伦理也呈现了不同的样态。与小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科学家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科学伦理样态 ,与大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伦理的社会建制为特点的科学伦理样态。大科学建制时代的我们 ,应关注科学伦理的社会建制化。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人类遗传基因和思想感情的形象表达,科学是实现这一表达的必然--它既是艺术表达的基础和手段,又是艺术本质要求的体现.人文精神不但是艺术的旗帜,也是科学诞生的胎记和社会本能.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的社会功能日益彰显.艺术与科学是一个整体,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人文二者自产生以来,就是相互伴随、互相融合,构成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本文试图应用逻辑与历史的线索,从理性、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三个角度来分析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性精神所开出的两条向路,而科学与人文最终的融合也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源,始于人类的求知精神,科学的发展与人文的变更相互关联,二者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再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战后科学呈加速式发展,社会也随之急剧变化和发展,由此引发出了西方学者对社会全域发展的预测,但却未能意识到科学的加速度发展会使人类认识以及社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回顾人工智能奠者图灵、控制论学者维纳和艾什比等科学家相关论述,计算机科学是当代一切新型学科的支撑,在社会诸多领域都得到了成功应用,其持续和迭代发展更是将科学推到再分类的前夕.综观科技发展态势,当代世界正在进入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依托、云计算为支撑、5G技术赋能的人工智能时代,即工业4.0时代,STS研究也再现高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于是,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就应当与人类的科学认识相一致。我们在深入分析复杂的社会系统时,也发现了"人的生存、人的自然、人的思维和社会结构"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四大前提。这样,人类历史科学的基本构架就是由马克思提到的四条公理再加上开放性这一外部条件而构成的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的逻辑演绎将借助科学进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阐述其运动形态和演化规律,最后的实践检验环节将从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实践来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9.
从16世纪上半叶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到17世纪下半叶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改变了科学自身的地位及其格局.这一时期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科学的理性精神即科学的存疑、探索、创新和兼收并蓄的精神,而且包括科学的伦理精神即科学活动主体的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崇德精神和坚持将科学造福人类的伟大目标--臻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对人的研究和人生的研究历来都是人类社会的研究主题。在以往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制约、人类思维的局限、人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因而人的问题、人生问题往往被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掩盖。作者认为人的科学是并列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群,并详细论证了人生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性,人生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律和内容,人生科学产生的必然和人生科学研究的价值,初步提出了人生科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